簡介

筷子節(Chopsticks Day)在每年的8月4日,是日本的民俗節日之一。
筷子節由一位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發起,目的和宗旨是為了感謝筷子成年累月、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服務,保持和發揚筷子精神。
每年的8月4日,日本一些地區的人們會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共同慶祝這一節日。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筷子的作用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從日本和西方飲食文化的比較角度看,日本的筷子與西洋的刀叉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在於二者皆是進餐的用具,不同在於前者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載體。筷子,這件小小的餐具,魔力般的印在日本人民的心中的。這無論在物質生活或精神文化領域,都有奇特的影響。
來歷

歷史
日本筷子,是世界公認的日本“專利品”,海外有“東方文明”之一的讚譽,可見其影響淵遠流長。如今不僅亞洲人使用筷子,連歐洲人也在學著使用筷子了;它同日語一樣,學習的人愈來愈多。如今,日本的飲食文化已滲透到 五大洲、 四大洋。筷子中有不少學問。日本人用筷子比較講究,除了一般的家庭,飯店用的筷子都是裝在紙袋裡的衛生筷子,可以掰開。由於人們的生活習俗不同,筷子也不同,如中國的筷子長,日本的筷子有長有短;中國的筷子頭粗,日本的筷子有頭尖的也有有粗的,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對節日慶典上使用的超長筷子印象很深。
禮節
這就使日本人特別注意餐桌上用筷的禮節,其中有用筷十忌:一曰半途筷,就是把挾住的菜餚又放下,再挾另一種。二日遊動筷,就是舉筷不定,東挑西揀。 三曰窺筷,即手持筷子,東張西望。 四曰碎筷,用嘴或手撕筷頭上的菜餚。 五曰刺筷,以筷代叉,插菜進食。六曰簽筷,用筷子當牙籤,挑剔牙縫。 七曰淚筷,挾菜途中,筷頭上的湯汁,像淚水一樣滴個不停。 八曰吮筷,用嘴吮舔筷頭上的湯汁。 九曰敲筷,用筷子敲打碗盆或 桌面。 十曰點筷,就是用筷子指點主人、客人或廚師。看來不 文明用筷,在日本是不受歡迎的。
材質
設計極為考究,乎日常見的有竹、杉、檜、瑞木、紫檀、銅、鋁合金、合成樹脂等造成的筷子;在宮庭和貴]族們的宴會上,使用金屬筷吃日本料理,以示尊貴。日本人非常重視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東京有一所筷子學校,專們教授學生如何使用筷子,每一期學員受訓時間為三個月。日本醫學專家認為,兒童使用筷子還有助於智力的發展,因而使用筷子的人也越來越多。世界上消費筷子最多的國家是日本,據日本稅務局公布的統計數字,每年全國共消費筷子七十多億雙,發展至現代,愈來愈盛行一次性使用的筷子。日本還將這種普及使用筷子的新潮視為弘揚日本文化最基本的標誌。
忌諱

一是舔筷:用舌頭舔筷子。
二是迷筷:即手拿筷子,猶豫不定到底吃哪盤菜,在餐桌上四處游尋。
三是扭筷:扭轉筷子,用舌頭舔粘在筷子上的飯粒。
四是移筷:夾了一個菜後,不接著吃飯,而又去夾另一個菜。
五是插筷:即插著吃菜。
六是掏筷:用筷子從菜的當中扒弄著吃,而不從一邊排著吃。
七是跨筷:停吃的時候,把筷子跨放在碗或 碟子上面。
八是剔筷:用筷子代替牙籤剔牙。
每年的8月4日,是日本一些地區的“筷子節”——供奉筷子的儀式,更說明日本人重視筷子。參加這種儀式的有筷子生產商、經銷商、飲食業經營者和一些民眾,儀式過後,他們把成萬雙使用過的筷子 焚燒,作為供奉。
申遺
2015年11月15日,參加筷子節的韓國清州、中國青島、日本新潟三方組委會召開工作會議,具體討論了共同為筷子申遺的方案。東亞文化之都”組委會宣布將11月11日定為筷子日,並於今年11月10日在清州市舉辦首屆筷子節,開展夾豆比賽、筷子特展等活動。
民俗節日
國內外民俗節日 | ||
---|---|---|
節日名稱 | 簡介 | 目的 |
節禮日 | 節禮日(Boxing Day),為每年的12月26日,聖誕節次日或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在大英國協部分地區慶祝的節日,一些歐洲國家也將其定為節日,叫做“聖士提反日”。這一日傳統上要向服務業工人贈送聖誕節禮物。 | 為紀念聖司提反遭異教徒用石塊砸死,成為基督教第一位殉教者。 |
紅鼻子日 | 紅鼻子節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慈善節日,從1988年創辦至今已有29年的歷史,喜劇救濟基金會一直倡導“通過娛樂傳遞社會正能量”,旨在打造一個“沒有貧困的公正世界”。 | 暴走漫畫將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影響中國的年輕人,讓每個參與“紅鼻子節”的人,不僅把快樂帶進自己的生活,還能為世界做出積極的改變。暴走紅鼻子節,讓歡笑與感動與你同在。 |
跨嬰兒節 | 為慶祝“天主教聖體節”,成年男子會扮成魔鬼的樣子,在新生嬰兒父母的同意下,從新生嬰兒身上跳過。扮演魔鬼的人身著可怕服飾,揮著鞭子和棍子以“淨化”嬰兒。 | 目的是試圖掃除嬰兒身上的邪惡。這種節日從1620年開始延續至今,由此稱之為El Colacho。旁觀者待跨越結束後需口念咒語,來送走這個節日。 |
露西婭節 | 露西婭節是瑞典民間節日。節時為12月13日。現在每逢此節日,除各家分別慶祝外,各居民區、辦公機構、學校和俱樂部都要推選一位“露西婭女郎”。露西婭女郎要身著白衣,頭戴上麵點燃著蠟燭的皇冠或閃亮的頭圈,帶領一群打扮相同的少女和頭戴白色尖帽的男子,向集會所有的在座者敬獻食物,並向眾人祝福,與眾人同唱露西婭頌歌。 | 為紀念敘拉古的聖·露西婭而設立 |
筷子節 | 每年的8月4日。日本人在動用筷子前必先說聲“領受了”,餐後放下筷子則說“蒙賜盛饌”。 | 這些充滿宗教感情的話語,實為感謝我們從山、海採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賜。 |
聖蠟節 | 法國聖蠟節,每年2月2,這是一個宗教及美食的雙重節日。法國的母親們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陽一樣金光燦燦的雞蛋餅。當她們抖動煎鍋,將餅拋向空中時,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餅直接掉到自己嘴裡。 | 聖蠟節是聖母瑪利亞行潔淨禮,也是帶初生耶穌到主堂瞻禮(la purification de la Vierge Marie)的節日。 |
法國芒頓檸檬節 | 芒頓的檸檬節創始於公元1934年,當地的旅行業鑒於法國尼斯嘉年華會每年帶來數以萬計的遊客,於是想出以當地特有出產的檸檬為主題,設計出這一與眾不同的節慶。這一招果真吸引了眾多觀光客並帶動蒙頓地區的旅遊事業。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檸檬節。在每年2月舉行。 | 民眾慶祝檸檬豐收而舉辦的節日 |
接吻節 | 接吻節是巴厘島上的一項傳統節日,“接吻節”在當地名叫“半棉蘭”。 | 進行禱告,然後彼此親吻熱舞,而旁觀者則向激吻的青年潑水。 |
南瓜節 | 重陽節,毛南族叫“九月重陽”,這個節日,家中有老人的給老人添糧補壽,南瓜節也有重陽這一天,用南瓜拌小米煮著吃,謂之“南瓜節”。 | 南瓜節的主要活動是由兒童們打南瓜仗。其他則與侗族的習俗一樣。 |
送神日 | 送神日,傳統民俗信仰之一。是原在人間鑑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它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凶禍福。 | 是期望諸神能有風神協助早些升天;正月初四接神時,則希望能下雨,此被視為天神下凡時所攜來的神雨。 |
世界各地的節日(一)
世界的節日浩如煙海,幾乎每一天都有人們在慶祝節日,享受節日的歡愉和快樂~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有趣的節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