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維根斯坦
理論的創新:語言哲學家進入了過去哲學從未涉及的處女地,致力於研究語言的意義與使用的關係,試圖通過合理的語言來克服傳統哲學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使哲學世俗化,具體化和社會化,但同時又使哲學非世界觀化了,這是它的缺點。
相關詞條
-
日常語言哲學
日常語言哲學﹝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萌發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哲學主要流派之一。
日常語言哲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洛桑學派
洛桑學派,指以法國人LeonWalras和義大利人VilfredoPareto為中心的新古典思想流派的一支。洛桑學派的主要特點在於它對一般均衡理論的推進...
基本簡介 聯立方程組 復甦過程 奧地利學派 研究補充 -
建設學派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學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 天下所有的文化,都可以當做建設學派的素材。 所謂大傳播學,其內涵為...
學派的概念 建設學派的定義 建設學派的理論體系 建設學派的系統主張 -
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包括創始人弗洛伊德,即他的學生阿費烈德·阿德勒、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奧圖·蘭克、卡倫·杭妮、史塔克·蘇利文等。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開創,其後...
簡介 概念 代表人物 人格動力 人格結構 -
德國歷史學派
德國歷史學派是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期在德國出現的庸俗經濟學流派。它強調經濟發展的歷史性和國民經濟的有機體現,代表德國產業資本的利益,對抗英國古典...
簡介 背景 歷史主義 代表人物 新歷史學派 -
語言
語言(英文名:Language)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人們藉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
概述 起源 演化 機理 分類 -
瑞典四十年代學派
瑞典古典學派1917年,斯約史特洛姆拍攝的故事片《賽爾日?維根》(又譯《巨浪的日子》,根據H.易卜生的詩作改編)開始了瑞典電影發展的新階段。在這部影片裡...
內容 配圖 所屬分類 -
法蘭克福學派
當代西方的一種社會哲學流派,創建於1923年,由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領導成員在20世紀30~40年代初發展起來,以批判的社會理論著稱。是以德國法蘭克福大...
形成發展 批判理論 研究中心 代表人物 學派詳述 -
日常生活
本書是20世紀興起的生活世界理論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是迄今所見有關日常生活的比較系統和比較完整的專著。它代表著赫勒早年從馬克思的異化理...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