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古道

旌德古道

旌德古道在安徽省旌德縣,古時供傳車、驛馬通行的旌涇、旌績、旌寧、旌太四條縣際驛道,舊時均為石板路。道上涼亭遙遙相望,供行人躲雨遮陽、駐足歇息。1967年全縣涼亭、石卷洞尚有34座,後毀10餘座。只有旌、涇古道三溪南灣石壁山一段,原高懸山腰,險窄難行,又因地扼宣、徽咽喉,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建國後,大多數驛道、古道改建成公路、林業公路、機耕路,僅少數廢置未用。

簡介

旌德古道旌德古道

旌德古道在安徽省旌德縣,古時供傳車、驛馬通行的旌涇、旌績、旌寧、旌太4條縣際驛道,舊時均為石板路,寬1.5~2米。縣際及縣內古道19條,其中:石板路12條,寬1~2米;土路7條,寬約1米。石板路的路面,大都橫鋪條石,少數則兩側鋪卵石,中間直砌條石,以便獨輪車行駛。經年累月留下的轍跡至今依稀可見。跨河石橋星羅棋布。道上涼亭遙遙相望,供行人躲雨遮陽、駐足歇息。1967年全縣涼亭、石卷洞尚有34座,後毀10餘座。這些亭、洞多建於山腰、峽谷、橋頭,多以條石砌就,跨路而立,行人穿洞而過。有的亭、洞還備茶湯,供行旅解渴消乏。

地理優勢

這些驛道古道,一般選線合理,路線穩定。只有旌、涇古道三溪南灣石壁山一段,原高懸山腰,險窄難行,又因地扼宣、徽咽喉,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宋方臘起義軍曾在此與官兵激戰。明嘉靖十三年(1534),寧國府通判署旌德縣事李默,命比丘僧化緣募捐,鳩工開山鑿石,沿溪築路,始成通衢。通往寧國上坦的古道,宋、元、明三代均在烏嶺設定巡檢司。箬嶺古道地跨旌德、太平歙縣績溪四縣,軍事和交通位置極其重要。相傳東箬嶺古道為隋末所開。

修建歷史

旌德古道旌德古道

古時築路、建橋,經費多為私人捐募。如康熙五十七年(1718)山洪沖毀石壁古道,嘉慶十年(1805)朱旺村朱氏捐銀5100兩重修南灣至藁口一段。楊桃嶺古道,據績溪縣志記載為明代旺川曹世科獨資修建,民國30年(1941)績溪上莊胡適夫人江冬秀回旌德江村省親時,捐銀洋1000元重修。有人除捐銀修路外,還捐田作為養路經費。如乾隆四十六年(1782),喬亭劉孝元邀集鄉紳捐資修築春嶺古道,並置田十餘畝生息,為養路之資。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占領青陽時,縣政府派工兵挖斷旌太驛道,以阻止敵騎入侵。抗戰勝利後,南元呂賢澄、呂炳坤兄弟於民國35年募捐修復此路,並重建金竹圲劉家橋。民國29年11月10日,旌、績兩縣在古道基礎上,動工合修三溪至績溪手車道,全長50公里。旌德至績溪縣揚溪古道,自鑿成以來,一直是重要的縣際古道。績溪、歙縣缺糧農民常年百十成群,不遠百里,來旌挑糧,絡繹不絕,直到1954年南雄公路績旌段通車時方止。旌德至太平驛道,清時榔村湯氏曾在霍家橋頭夜設路燈,為商賈行人照明,可見當時交通盛況。

現狀

建國後,大多數驛道、古道改建成公路、林業公路、機耕路,僅少數廢置未用。如糾峰嶺古道,原為旌德縣西鄉通太平縣捷徑,60年代有車難乘時,此道仍有行人;現已荒蕪,僅有樵牧往來。

中國史上著名的徒步古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