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震

施震出生於1928年,江蘇啟東市人,主任醫師、教授,中醫針灸科專家,擅治神經衰弱,肝、膽、胃腸疾病,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腰椎間盤突出症,梨狀肌損傷綜合徵,呃逆,頸椎病等多種疾病。施震已被《中國近代醫藥界名人錄》《中國名醫列傳•當代卷》以及日本谷口書店出版的《現代中國針灸、推拿、氣功100名人》收錄。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曾任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江蘇新醫學學院國際針灸班教研組主任,赴伊朗針灸專家小組副組長,赴哥倫比亞針灸教學組組長,南京中醫學院針灸臨床教研組主任,《中醫臨床與保健》雜誌編委,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江蘇省名中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衛生部、廳光榮證書獲得者。

著作

專著《針灸歌賦處方集解》。

主要論文

[1]施震.針灸治療4例橈神經損傷[J].江蘇中醫雜誌,1986,04:48.

[2]施震.足三里穴在臨床上的套用[J].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7,02:42-43.

[3]施震.從臨床角度談針灸[J].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8,03:36-37.

臨床套用

施震先生先攻中醫內科,後專中醫針灸,故在臨床或用中藥,或用針灸,或針藥兼施,擇善而攻之,療效卓著。以下為施震先生部分臨證經驗:

1. 梨狀肌損傷綜合徵的治療

以舒筋和絡、活血化瘀、解痙鎮痛,促進局部炎症消散為治療原則。具體方法有彈撥梨肌法、“梨綜5針方”,通過以上兩法的綜合處理,對急性梨綜征常可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一般經2~3次治療後臨床症狀即可消失;慢性梨綜征,療效緩慢,須2~3個療程(20~30次)的治療才能獲效。

2. 腰推間盤突出症的治療

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疼痛劇烈,行動困難,必須採用多種療法綜合治療才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具體方法如:“腰突7針方”、背晃療法、圍腰、睡硬板床、臥床休息、牽引等。

3. 神經衰弱的治療

治療以安神定志,補養心脾為原則。處方:風池、百會、印堂、神門、三陰交。心脾兩虛加心俞、脾俞;陰虛火旺加大陵、太溪;胃中不和、納減,加中脘、足三里;肝火上擾加行間;耳鳴加聽會、外關;兩額痛加太陽。

4. 潰瘍病的治療

針灸處方:梁門、中脘、氣海、足三里、內關、公孫。痛甚加梁丘,脅痛加陽陵泉,胃中有燒灼加太溪,便血加血海,吐血加膈俞。

5. 菌痢的針刺治療

施震主任在針灸治療菌痢課題的研究中,證實針刺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抗體,而後達到滅菌的效應。處方:曲池、天樞、氣海、上巨虛。

6. 膽絞痛的論治

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科曾採用以針灸為主的快速療法治療膽石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踐證明針灸治療膽石症其排石效果雖不理想,但對疏肝利膽,解痙鎮痛,改善臨床症狀具有較明顯的療效。膽石絞痛方:不容、日月、膽俞、膽囊穴。

7. 面癱治療

面癱是中醫的名稱,現代醫學稱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針灸治療以疏通經絡,活血祛風,濡養經脈為原則。取穴以手足陽明經為主,手足少陽經為輔。處方以6對對穴透刺法:陽白→魚腰,地倉→頰車,迎香→四白,禾髎→巨髎,夾承漿→大迎,顴髎→巨髎。走罐法:起針後,患側額面部塗以油脂,以利皮膚滑潤,然後用特製小型玻璃罐,在患側額面部來回頻頻走動,持續10多個來回,使局部皮膚紅暈為度。

8. 橈神經麻痹的治療

橈神經麻痹又稱橈神經損傷,中醫稱為手腕無力。施震主任曾診治10例患者,均獲治癒。治療方法:按照病損部位的高低,基本上取局部穴,以手三陽經俞穴為主。主穴:曲池、外關、中泉(奇穴)、合谷、後溪。配穴:手三里、支溝、偏歷、陽溪、陽池、中渚。每次取穴4~5個,留針30分鐘,用平補平瀉手法,部分穴用溫針灸,隔日或每日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