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高震](/img/9/03f/nBnauM3XyQTOxcTM5MDM2YjN5QTM5YDMwIjMxADMwAzMxAzLzA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物生平
2000年碩士畢業分配到西安電視台工作,在此期間,自進台起連續三年參加西安電視台的播前節目評審工作,2002年3月起因工作需要先後參與西安電視台二套、三套、四套、五套、六套頻道改版包裝工作,負責創意及文字工作;在此期間,先後在《中國電視》、《電視研究》、《南方電視學刊》、《聲屏世界》、《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中國廣播影視》等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多篇(見科研成果欄)。2002年西安電視台三台合併期間頻道定位與規劃、欄目設計與編排的重要參與者與執筆人。先後撰寫了幾十萬字的業務研究與媒介分析文章。
成就及榮譽
另外,論文《電視綜藝節目的文化解讀》獲2002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理論類二等獎,論文《頻道行銷與電視包裝》獲2003年全國城市廣播電視學會協作會論文獎理論類二等獎,論文《電視新聞的人文視界》獲2003年中廣學會期刊委員會二等獎,論文《對當前電視批評的批判性反思》獲第八屆中國廣播電視獎論文類三等獎,論文《打造傳媒產業鏈——專業頻道的經營突圍》獲2004年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三等獎,論文《人文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及困境》,獲2004年度陝西廣播電視獎二等獎,《互動式電視節目的哲學基礎與現實推進》獲2004年度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理論類二等獎。主筆(第二作者為王東閣)的二十集緝毒、打黑電視連續劇《鐵血刑警》(20萬字,北京康通偉業影視策劃有限公司、河南南陽影視製作中心聯合製作發行)。
科研成果
1、《晚清陝西文明的活化石——評〈東乾族形成發展史〉》,載《西安日報》,1998年10月5日;
2、《自然的生命與生命的自然——讀趙熙的“漆河系列小說”》,載《文藝報》,1999年6月12日;
3、《行者近期小說的敘事分析》,載《南都學壇》,2000年第一期;
4、《讀者反應批評的文本意義觀與閱讀觀》,載《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一期;
5、《欲望化世界的擴張——解讀〈牛蚊子肆虐的季節〉》,載《商洛師專學報》,2000年第一期;
6、《自然與生命的和諧二重奏——評趙熙的“漆河系列小說”》,載《小說評論》,2000年第二期;全文收入當代著名作家文庫《秋夜的眼》卷;
7、《電視新聞的人文視界》,載《中國電視》,2001年第九期;《黨員電化教育》全文轉載;
8、《羅大佑魅力何在》,載《西安日報》,2001年9月15日;
9、《電視新聞的人文視角》,載《電視研究》,2001年第十二期;
10、《電視綜藝節目的文化解讀》,載《中國電視》,2002年第三期,收入《中國廣播電視年鑑》(2003年卷);
11、《對當前電視批評的批判性反思》,載《南方電視學刊》,2002年第四期;
12、《集團化、專業化背景下的城市台新聞節目》,載《電視研究》,2002年第九期;
13、《頻道行銷與電視頻道包裝》,載《中國電視》,2002年第十一期;
14、《互動式電視節目產生的理論依據及現實基礎》,《當代聲屏》,2004年第四期;收入《中國廣播影視文存》(2004年卷,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5、《全面提升城市電視台核心競爭力》,《電視研究》2003年第四期;
16、《再談電視庸俗化——兼與解璽璋先生商榷》,《聲屏世界》2003年第一期;
17、《近年國產電視劇的題材突圍與現實走向》,《聲屏世界》,2003年第四期;
18、《提升城市電視頻道的核心競爭力》,《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3年第五期;
19、《地方電視台對區域文化的傳承與構建》,《聲屏世界》,2004年第二期;
20、《打造傳媒產業鏈》,《今傳媒》,2004年第七期;
21、《人文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及困境》,《中國電視》,2004年第十二期;被《新華文摘》摘錄;
22、《實操“點成本”》,《中國廣播影視》,2005年第六期;
23、《電視節目敘事格局初探》,《今傳媒》2005年第十期;
24、《全球視野下的本土鏡像——解讀中國電視本土化內涵》,《中國電視》2005年第十一期。
25、《電視欄目管理體系的建構》,《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年第十二期。
26、《欄目劇美學特徵初探》,《中國電視》,200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