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文
宋、元為計峒,明為計甲,清光緒年間改城局團。民國21年(1932)改城廂鎮,屬中區。27年分城東、城西2鎮。30年兩鎮合併稱新靖鎮,直屬縣政府。解放後1950年屬城關區(後改城郊區、第一區),區鎮合署駐學前街。1954年3月升為區級鎮,鎮府駐人民街。1958年與城郊區並為城郊公社,1960年分設城郊、新靖2公社。1962年改稱區,1966年復稱公社。1984年10月調整行政區劃時,城郊公社併入新靖鎮,後鎮政府遷到城南珠郊巷辦公。轄5個街居民委員會和27個村(街)公所,181個村(街)民委員會。縣城街道有5路,13街,15巷。另有舊州、泗梨2個圩。1990年全鎮有16004戶662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342人,有壯族64652人,漢族1451人,苗族34人,回族69人,其他民族62人。
地理氣候
全鎮總面積119.4平方公里,大部屬寬廣平坦的岩溶峰林谷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處於北回歸線南側。耕地48885畝,森林面積7417.5畝,以松、杉、桉用材林為主。境內河川縱橫,主要有龍潭河、龐凌河、鵝泉河,水利設施規模較大者為大龍潭水庫,其次有金龍和民西、魯利、亮表、排桂等引水工程,其他小型引水工程及機電泵抽水站遍布沿河各地。境內多平地突起矗立如林的孤山,也有相連如屏的峰巒,相對高度一般為200米,山體多秀麗。最高為泗梨圩西2公里的弄甲山,海拔1065米,南部的五嶺,則為非岩溶的緩坡土山,縣五嶺林場設於此。山間谷地以縣城、常富、舊州三片較大,地勢平坦,一般海拔740米。
經濟
2008年全鎮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4633戶,龍潭磷肥廠、硫酸錳廠、鐵合金廠和華盛頁岩機磚廠等以私營企業為主的鄉鎮企業發展到50家,日益發展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市場貿易繁榮,商業和飲食服務業遍布全鎮,個體私營企業對財政的貢獻率提高到41.8%。城鎮化建設主要圍繞縣委提出創建“西南邊陲旅遊名緘”的目標,認真組織實施“三變”工程,先後擴建了城東路、城中路、金山街,使城區面積擴大近兩倍,鎮容鎮貌明顯改觀;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均有較大的發展,2002年全鎮工業總產值6741萬元,農業總產值1.3752億元,糧食總產量2.548萬噸,財政總收入1472.8萬元,其中地方財稅收入1298.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0元。農業主種水稻、玉米、黃豆,是縣內產糧基地之一。經濟作物有甘蔗、田七、菸葉、八角等。年產糧2268.53萬公斤.人均有糧477公斤,人均純收入268元,生豬年末存欄23723頭,耕牛20323頭,馬20匹。新靖鎮以煙、姜、果、菜、蔗、香糯、畜牧水產養殖為主導產業加快發展,全鎮烤菸08年發展到5238畝,大肉姜6050畝,水果1170畝,蔬菜8900畝,甘蔗2500畝,香糯6200畝;牲畜存欄5萬餘頭,禽類近21萬羽,水產養殖36.2公頃,建有豬、牛、雞、麻鴨良種品改基地和優質魚苗培育基地並輻射到全縣各鄉鎮。
教育
鎮內學校有靖西中學、靖西二中2所全完中學和職業中學、靖西教師進修學校、壯文中學、新靖國中、城郊國中、泗梨國中,學生4700人,教職工369人;國小25所,教學點80個,學生7700人,教職工419人。
交通
公路有平龍幹線貫穿南北,東有靖(西)同(德)路,西有靖(西)南(坡)路,東南有靖(西)岳(圩)路,還有泗梨、小龍二支線。除隆江、玉琢、誠良三村僅能通行拖拉機外,其餘各村汽車均到達。每天與南寧、百色、田東、田陽、德保、那坡、雲南富寧等縣市有長途客車來往,另有短途客車與縣內各鄉鎮溝通。經岳圩、龍邦的公路出國境,可通往越南高平省。
旅遊
鎮境勝地在舊州有元、明、清代峒官張天宗墓園、岑土司墓群和清代建築文昌閣。城東賓山有清道光年間建的凌虛塔。風景地有靖西八景的龍潭飲馬、鳳凰展翅、紫壁樵歌、鵝泉躍鯉、虎寨騰煙、江眠獅子。此外賓山、主山、太極山、麒麟岩(又稱甲崗岩)等都是瀏覽地。城北西側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城東2公里有烈士陵園。新靖是靖西縣素有“氣候小昆明”、“風景小桂林”美譽的縮影,可成為得天獨厚的旅遊避暑勝地。
廣西烤菸“第一鎮”
靖西縣新靖鎮2006年收購乾煙3.615萬擔,比去年增售1.289萬擔,成為百色市乃至廣西屈指可數的“三萬擔煙鄉”。烤菸收入達2432.15萬元,種煙戶均收入1.75萬元,躍居全區烤菸生產“第一鎮”。
新靖鎮把擴大烤菸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作為幫助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大事來抓。做到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宣傳廣泛、培訓到位,服務環境最佳化,激勵機制健全,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烤菸生產的協調發展。新靖鎮烤菸生產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仍取得驕人的成績,全鎮06年烤菸種植面積1.3萬畝,交售乾煙3.615萬擔,產值達2432.15萬元,比去年增收986.38萬元;創菸葉特產稅345.4萬元,比去年增創171萬元;菸農戶均收入1.75萬元,比去年增收0.52萬元,產量、產值、創稅均列全區種煙鄉鎮第一位。此外,該鎮種煙收入在200萬元以上的有4個村,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有13個村,99%以上的種煙戶收入超萬元,烤菸生產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政增收的“短、平、快”致富項目。
惠民措施
靖西縣新靖鎮為種菸農戶繳納2008年新農合參合費,該鎮種菸農戶不用交一分錢就可以參加新農合了。農民民眾2008年參合費為10元/人。靖西縣為了紮實推進新農合工作,提高農民參合率,把新農合這項惠民政策落實好,2008年該縣財政決定為參合民眾支付5元/人的參合費。新靖鎮黨委政府經過研究後,也決定鎮裡出錢,為該鎮1323戶7335名種煙民眾繳納剩下的5元/人的參合費。如此一來,該鎮種菸農戶不用交一分錢即可參加新農合了。
政府一心為民,民眾自然讚不絕口,亮表村支書盧文遠說:“以前看病都是自己出錢,現在國家有了這么好的政策給農民,政府又這么關心幫助我們,明年我們一定要把煙種得更好,帶領民眾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