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新疆畜牧科學院是由原新疆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和自治區畜牧廳草原研究所為基礎於1982年10月組建而成。建院以來,始終圍繞新疆畜牧業生產發展需要,堅持開展以牛羊反芻草食家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生物技術、繁殖育種、高效養殖、優良牧草品種培(選)育、獸醫獸藥、動物保健等為主要內容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示範與推廣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為新疆的畜牧科技進步和畜牧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全院設有畜牧、獸醫、草原、科技信息、飼料研究所和中澳綿羊育種研究中心等6個研究單位,以及農業部家畜繁育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新疆旱生牧草原種基地和農業部種羊及羊毛羊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新疆畜牧科技培訓中心、新疆現代畜牧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新疆畜牧科學院工程諮詢中心等機構,是科技部確認的全國牛胚胎移植技術依託單位。畜牧研究所的家畜繁殖研究室是我國參加亞太地區生物技術網的五個成員之一。全院現有職工37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78人(包括研究員13人,副研究員82人;博士5人,碩士25人,自治區優秀專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0人)。郭志勤研究員榮獲自治區2002年科技進步特等獎,狄江副研究員獲新疆第二屆青年科技獎。
建院以來,先後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類計畫項目600餘項,共取得科技成果320餘項,其中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逾百項。共發表論文1600餘篇,出版著作20餘部。“牛胚胎移植技術研究與套用”、“O型口蹄疫雞胚化弱毒乳兔反應苗”等10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主持培育出“中國美利奴羊(新疆型)”、“新吉毛羊”、“新疆瘦肉型豬”等新品種;培(選)育的“新多二號青貯玉米”、“木地膚”、“新引1號東方山羊豆”先後獲農業部牧草新品種(系)證書;研製的“口蹄疫A型活疫苗”、“牛羊口蹄疫活疫苗”、“吡喹酮藥餌”獲國家新獸藥證書,“殺蟲油劑”(國家發明專利)獲自治區新獸藥證書,並先後投入商業化生產;建立了國內第一個畜產品標準化體系《新疆細羊毛標準體系》,創立的“薩帕樂”品牌細羊毛屢創國內羊毛拍賣最高價,並首開我國原毛出口先河。
“十五”以來,圍繞新疆建立優質毛、絨、奶、肉基地的產業調整戰略,針對生產實際和發展需要,以提高綜合生產效益和農牧民增產增收為核心,選定牛羊為主的草食家畜現代育種與繁殖、高效飼養、胚胎工程、重大動物疫病與人畜共患病、草地高效綜合利用為突破口,主持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國家863計畫、國家奶業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西部開發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科技跨越計畫、國家948項目、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以及自治區的重大或重點課題50餘項。先後在牛羊胚胎工程、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診斷監測與防制技術、獸用疫苗和新獸藥研製技術、畜禽常見病多發病防治技術、家畜乳腺生物反應器、優質細毛羊新品種培育、奶業現代化生產配套技術、毛絨生產管理標準化、奶肉牛高效生產技術研發、工廠化肉牛(羊)生產綜合配套技術、優質高產牧草種子培育與產業化等方面開展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創新突破了許多重大的關鍵技術,部分技術已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