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丹布拉金廟由一塊巨大岩石雕刻而成,在史前時代是有人居住的洞穴,後來用於佛教到來之前的宗教儀
式。公元前89年,瓦拉加姆巴國王建造並裝飾了這座寺廟。裡面的洞穴頂部和牆壁都有根據岩石輪廓創作的宗教繪畫。卡丹布拉金廟有150尊根據佛教次序排列的佛像、許多斯里蘭卡的歷史人物雕像和印度神像。一尊由這塊岩石雕刻而成的14米高佛像聳立於第一個洞穴內。簡介
丹布勒金寺是斯里蘭卡佛教寺窟,位於斯里蘭卡島的中部,距離科倫坡城東北149公里,位於古都康提北60公里處,建於公元前1世紀。這是斯里蘭卡一座比較典型的石窟式寺廟,坐落在一座石山的斜坡上。從山岩中鑿寺,寺中有各種各樣石刻佛雕像和其他雕刻,並遍布壁畫。有一臥佛,長達14米,形制奇偉,由整塊岩石雕刻而成。壁畫斑斕璀璨,已有2000年左右的歷史。丹布勒金寺為斯里蘭卡的古蹟,佛教聖徒的朝聖之地。
丹布拉坐落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高出周圍地面160多米。岩石底部面積1.5公里,頂部面積550米。岩洞是Walagamba國王(Vattagamini Abhaya)被驅逐14年來的避難所,公元前一世紀他回到王位時,他讓人在丹布拉建造了一座宏偉的岩石寺廟,遺址在11世紀、12世紀、18世紀時進行多次修整重漆。
岩洞內有宗教繪畫和雕像,在岩洞1中有幾樽菩薩雕像,其中有一個15米長。牆壁和壁頂上的壁畫畫於15-18世紀。壁頂畫展示了菩薩的生活及僧伽羅人的歷史。岩洞2是最大、給人印像最深的,有150座雕像,顯示了印度神(如Vishnu和Ganesh)傳入時,Mahayana對佛教的影響。在丹布拉岩洞寺廟成為朝聖地和遺址景點的幾個世紀前,這些岩洞是佛教僧人的寺廟。今天被以Rangiri Damdulu Viharaya或金色岩石寺廟命名,寺廟內漂亮的繪畫和錫吉利亞壁畫一樣獨特。
組成部分
作為廟宇,丹布拉佛窟自身就已經是一處美麗煞人的亮麗風景了,除此之外,它還包括5個單獨的洞穴,每個洞穴有大量的佛像以及其它塑像,廟宇的頂板和周圍牆壁上裝飾著無數色彩繽紛的壁畫,內容多為有關佛教故事的傳說。在斯里蘭卡境內眾多的洞穴廟宇中,這五個位於丹布拉拉賈馬哈維哈拉村落的洞穴給人印象最深,也是最為令人稱奇不已。 丹布拉佛窟在錫吉里亞西南12里處,最大的洞穴中,就有48尊雕像,這裡也不乏有印度神濕婆(包括印度教守護神之一的毗瑟弩)塑像,印度教神像可以追溯到12世紀,當時,印度教起源於斯里蘭卡並且開始影響藝術。從洞穴中的碑銘可知,洞穴本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或前1世紀,傳說維拉乾王由於受到外地的入侵,被迫逃離阿努拉德普勒,在這些洞穴中尋求庇護。
經常成對出現守護石,毅然的捍守於廟宇、佛骨堂、宮殿及其它重要建築物的入口處。此處的守護石出現於阿努拉德普勒蘭卡蒂勒克建築的入口處,還有一對比較常見的守護石,位於蘇帕拉馬建築群的入口處,也是在阿努拉德普勒。
丹布拉石窟寺 (Dambulla Cave Temple) 始建於一、二世紀期間,丹布拉石窟寺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了,以其精美的壁畫和石刻雕像千百年來吸引著朝聖者的注視。石窟寺位於丹布拉市南部的一座巨石山上。
石窟寺由五個石洞組成,是斯里蘭卡眾多石窟寺中規模最為壯觀莊嚴的,其歷史以波羅密語記載於第一窟的入口處。第一窟內有一尊14米的臥佛,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站立在佛陀的腳邊。佛陀頭頂有一尊毗濕奴像(Vishnu)。相傳這些洞窟便是這位印度教中重要的天神以其法力變化而成的。因此,第一窟也稱為“天王窟”。
第二窟是五個石窟中最大的,窟內除了有十六尊站立佛像和四十尊佛陀坐像,還有兩尊印度神祇(Vishnu和Saman)以及兩尊國王像。印度神祇的出現是因為12世紀時印度教開始傳入斯里蘭卡。兩位國王分別為一世紀前來朝聖的Vattagamani國王和十二世紀為石窟寺內五十尊塑像貼金修飾的Nissanka Malla國王。因此第二窟也稱“大王窟”。窟內還有一座佛塔。令訪者嘖嘖稱奇的是洞內有一水源沿著石洞縫隙頂往上流(是的,是往上流),日夜不停地滴著水,神奇的是至今人們無法解釋水從何來,因此信徒認為這是神水。
第三窟為“大新寺”,窟內壁畫和石洞頂上的繪畫是斯里蘭卡十七世紀典型的繪畫風格。窟內除了五十尊佛像石刻外,還有十七世紀振興佛教的國王Kirti Sri Rajainha(1747-1782)的塑像。
第四窟面積較小,穴內僅有一尊佛陀坐像。洞內的佛塔曾被小偷洗劫過。
第五窟曾是儲藏室,主尊為一尊巨型臥佛,身邊有許多印度神祇。第四和第五窟規模和歷史都不如前三窟。
丹布拉石窟寺的壁畫是令人讚嘆的,從石壁到石洞頂都塗上了漆,尤其是石洞頂上的幾何繪畫,線條流暢。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丹布勒金寺,是斯里蘭卡的朝聖之地,擁有220年的歷史。這座佛窟包括五所聖堂,是斯里蘭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廟宇。覆蓋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壁畫及157尊雕像,極具宗教藝術價值,展示了佛教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