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雀

斑海雀

斑海雀(學名:Brachyramphus marmoratus)為鸛形目鷗科的一種鳥類。體小(24厘米)的黑褐色及白色海雀,眼圈白嘴細長,頦、喉、頸、頸背、下體及肩羽白色,與體羽其餘部分的深色成明顯對比。棲於沿海及海岸附近。以小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斑海雀斑海雀
斑海雀嘴較細,尾短,幾被藏於尾上覆羽之下。尾羽14枚。夏羽上體黑色,頸、背、腰、肩和尾上覆羽具赭褐色或淡黃褐色羽尖,在上體形成黃褐色或赭褐色橫斑;頭具窄的白色羽緣;飛羽黑色,翅上覆羽黑色而具灰色羽緣;頭兩側黑灰色而綴有白色。尾羽黑色,外側一對尾羽具有白色大理石樣的斑。下體白色而具暗灰褐色羽緣。翅下覆羽褐灰色。冬羽上體暗灰色,基部較淡,頭頂較暗,呈黑色,眼周圍有一白圈,頸具白色領圈或羽簇,肩綴有白色,胸和下體白色。喉灰褐色,翅下覆羽灰色。

幼鳥和冬羽相似。但下喉和胸具褐灰色羽緣。背具窄的白色羽緣。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前面暗灰色,綴有藍色,後面和蹼黑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100克,雌性140克,體長雄性263—289毫米,雌性265—295毫米。嘴峰雄性16一19毫米,雌性16—20毫米;翅雄性138~145毫米,雌性138—143毫米;尾雄性37毫米,雌性36毫米。跗跖雄性22毫米,雌性24毫米。

分布範圍

斑海雀斑海雀
中國國內分布:遼寧(本溪桓仁、旅順)、吉林(松花湖)、黑龍江(扎龍、松嫩平原、齊齊哈爾、興凱湖)、山東(青島);福建(福州);包括渤海、黃海和東海;

中國國外分布於俄羅斯遠東沿海自堪察加半島沿鄂霍次克海岸向南,包括薩哈林島、千島群島與日本北海道,向東經過阿留申群島至北美洲西海岸,自阿拉斯加至洛杉磯北部,在上述地區之間的太平洋海域至日本海,渤海,黃海,東海,包括琉球群島等海區越冬。

生活習性

斑海雀斑海雀
斑海雀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島嶼。非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洋和沿海地區,有時也出現於大的內陸湖泊中。主要以小魚為食。也吃蝦、甲殼類和軟體動物。

斑海雀的繁殖期為6~7月。營巢于海島松樹枝杈上,距地高7米。巢由苔蘚築成。每窩產卵1枚。卵的顏色為淡藍綠色,具暗色斑點。卵的大小為62.5×41.2毫米。

在中國為旅鳥。據以往的資料記載僅分布在青島和大連沿海。在中國於1984年5月18日在吉林地區的松花湖發現一隻雌性個體,標本保存在永吉縣旺起林場。

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海雀科的鳥類

海雀科Alcidae包括11屬23種。主要分布於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冬時南遷到地中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我國東海島嶼。前趾間有蹼膜,後趾缺如。翅窄而短小,尾短。體羽黑白二色,雌雄羽色相似。平時棲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時期才回到岸邊的島嶼或陸地。上岸時大致呈直立式,狀如企鵝,是趨同進化的結果。善於游泳和潛水,一般能潛入水下10米以上。以魚類、甲殼動物和其他海生無脊椎動物為食。

鳥綱鷗形目的所有種類

鷗形目是鳥綱的1目,嘴細而側扁;翅尖長;尾短圓或長而呈叉狀;腳短,前趾間具蹼,雄性不具交接器。世界有4科24屬115種,中國有4科15屬37種。多系海洋鳥類,有些見於內陸江河湖沼。本目鳥類食魚和其他水生動物。有的種(如賊鷗)掠奪其他海鳥的食物、甚至卵和幼雛。企鵝是賊鷗的最大受害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