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埔文武二帝廟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太和市中心(即現今的大埔富善街),是中式的廟宇。建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大埔七約鄉民集資興建,於光緒十八年(1891年)落成,文武廟標誌大埔市集的形成
大埔文武廟是典型的古式建築,四周建有圍牆以保持環境清靜,廟宇的入口以青磚和磨光花崗石塊築成,兩道側牆及屋脊均有灰泥懸飾,屋頂邊緣的檐板更是典型新界建築物的特色。中庭兩側共有八個廂房,入口兩側的廂房,曾是鄉紳旅客途經大埔時度宿的地方。廟宇最初是大埔七約鄉公所的辦事處,是太和市的行政中心,內里亦設有公秤房,是太和市買賣公正的仲裁中心。至1954年新鄉公所落成後,該廟改為奉祀文昌帝及關武帝,成為一個宗教信仰中心。
大埔文武廟採用對稱布局,門額:“文武二帝廟”,木聯:“文昭日月;武鎮山河。”內有光緒廿八年(1902年)鑄造香爐。中軸兩旁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正門入口,走進廟的正門後,可看見廟內還有一對門,稱為“中門”,這對門在普通日子是關閉的,只會在關帝及文昌帝的壽誕,以及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才會“中門大開”,在古時,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由中門進入,而其他人只能由側面經過的;第二部分為露天庭園和偏廂;第三部分則是大殿,而兩位道教帝君就是供奉在大殿內。殿內的文昌帝手執毛筆、身穿長袍在右;而關武帝則紅臉長須、手執關刀、身披凱甲在左。
文武廟內供奉神像原為木牌,1984年5月11日香港政府將文武廟列作法定歷史建築,受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這是新界首座受保護的建築物。由於文武廟年代久遠,殘破不堪,七約鄉歷屆的委員都希望古廟重修,適逢政府當局發展大埔,政府遂在1985年撥款與七約合資七十餘萬將古廟重修,工程將廟內屋頂拆除,更換了腐爛的木樑桁,鞏固牆壁上的青磚及堵封了牆上的附加窗戶,廟內手工精細的雕花木刻和灰膠均以傳統方式重新髹油及修補,並安放文武二帝聖像供後人敬崇,修葺後的文武廟不僅煥然一新,更使其傳統中國式建築物的形象更為突出。
情況
文武二帝
文昌帝:文昌帝姓張,名亞子,晉朝人。因居四川梓潼縣七曲山,又號“梓潼”。元朝時受封為“文昌帝君”,歷代均受朝廷加號封贈,是君民同祀之掌管人間祿籍之神。農曆二月初三誕期,為地方之文人學士所虔拜。
關武帝:武帝姓關名羽,字雲長,漢末三國人。宋朝始受朝廷封號,明朝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尊名“關聖帝君”。關帝又稱“協天大帝”,俗稱“武聖”,民間商人尊其為“武財神”,誕期為農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