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節奏美

教學節奏美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簡介

教學節奏美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文章簡釋了節奏的主要類型及其審美功能,論述了節奏與教學審美實踐活動的密切聯繫;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從教學藝術美學的視角,著重對有聲語言節奏美、無聲語言節奏美以及交替節奏美的創造進行了探索,旨在提升教學藝術品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試論課堂教學節奏美

1、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安排的一切活動,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智力水平,以及他們在注意、思維、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異。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學節奏要注意變化,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和情感持續時間較短,高年級學生有了較強的注意力,教學節奏可穩定些。
2、根據不同體裁課文的特點。要根據不同體裁的課文確定不同的教學節奏,有些小說篇幅較長,內容淺顯,那就加快節奏,長文短教;有的詩詞篇幅雖短,但立意深刻,不妨放慢節奏,短文長教。戲劇的矛盾衝突容易集中把握,教學節奏應相對加快。
3、依據不同課型的要求。課型不同,教學節奏也不一樣,講讀課,在分析重點、突破難點時,教學節奏要緩慢些;自讀課,教師指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文,教學節奏可相對加快;複習課,忌沉悶單調,教學節奏要富於變化。準確地把握不同課型的教學節奏,必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依據課堂氣氛和學生情緒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隨時觀察學生的情緒反應,以及時調節課堂節奏,提高教學效果,當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興趣不大、熱情不高時,就要加快速度,增加難度;當發現學生神情迷惘、氣氛沉悶時,就要適當放慢節奏,降低難度。當學生精神疲乏、注意分散時,就要及時調整教學節奏,變換教學形式,吸引學生注意。
課堂教學節奏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快慢適中的教學速度。教師要對各部分教學內容和各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做到有效控制和靈活調節,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安排教學內容,分配教學時間,對重點內容和需要學生記筆記的地方,要放慢速度,詳細講解。對一般交代的內容,則要簡明扼要地講。導入課和教學環節之間的過度,宜快不宜慢,不要花費太多時間。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師已習慣於過去那種呆板的教學程式和緩慢的教學節奏,課堂教學囿於耗時多、收效差的怪圈而不能突破。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們要訓練學生從小適應在快節奏的環境中學習與思考,課堂教學要適當加快節奏。適度緊張的節奏能使學生保持高度的興奮性,使注意力、思維力和求知慾保持旺盛狀態,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助於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建設人才。
2、動靜搭配的教學形式。實踐表明,課堂教學形式的間隔變換,有助於學生消除疲勞,保持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安排教學進程時,要做到有動有靜,動靜搭配,使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練習、學生討論、課堂複習等教學環節,按照一定規律有機結合起來。學生長時間地進行一項教學活動,容易造成大腦疲勞,抑制思維的主動性、靈活性。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變換別的教學形式,以激起學生思維的興趣。例如,在教師講解、師生答問之後,教師不妨來個總結板書,讓學生記課堂筆記,使課堂氣氛由動轉入靜,既調整了學生活動情緒,又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理解。《禮記·學記》上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這句話包含了動與靜的辯證法。但脫離教學實際,一味追求花樣翻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3、詳略得當的教學內容。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安排要依據教學目標,做到詳略得當,科學取捨。對重點難點內容,要詳細講、反覆講,重錘敲打;對非重點內容,要簡略地講,或三言兩語帶過,或指導學生自己閱讀,或讓學生課外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針對學生情緒的變化,及時調整對教學內容的安排,做到張弛有度,疏密合宜。疏密相間的教學內容,會給學生帶來有張有弛的心理節律,有得於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
4、起伏跌宕的教學過程。一堂成功的課,如同小說的情節一樣,也有個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的變化過程。教學過程只有曲折起伏、跌宕多姿,才能吸引學生注意,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對每個環節,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周密安排。首先要巧設導語,激起學生探新覓勝的情趣。然後加大講課內容,加快教學節奏,並針對學生情緒的反應,不斷調整教學節奏,逐步推向課堂教學的高潮。高潮一般安排在教學的黃金時間,高潮之前要有幾個小浪頭作鋪墊。可通過激發情感、尋找突破口、抓課文“文眼”、總結課文等形式,掀起課堂教學高潮,使教師、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使課堂氣氛處於熱烈狀態。高潮過後,可採用課堂小結、做課堂練習、記課堂筆記等形式,完成教學過程的最後環節。
5、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抑揚頓挫,具有豐富的表達力和感染力,要講究節拍的強弱,力度的大小,以及語氣、語調的變化,教師要按不同作品的基調,調控教學語言的速度。內心情感變化平緩或課文感情色彩灰暗時,語言速度要減緩。反之,內心情感強烈或課文色彩鮮明時,語速要加快。因此,教師語言要流暢連貫,有波有瀾,有時象飛瀑直下,有時似細流涓涓。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興趣,開拓思路,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為了把課堂雕塑成精美的藝術品,演奏成動聽的樂曲,教師對每個教學環節都要縝密思考,精心設計,對課堂教學節奏也必須綜合考慮,周密安排,做到搭配適宜,穿插得體,疏密有序,融洽統一,以構成課堂教學節奏的整體和諧美,從而收到最佳教學效果。

淺談體育教學節奏美

沿襲已久的教學四個部分(即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體現了一定的教學規律和生理、心理活動規律,但也不能視為一層不變的固定模式。教學形式總是為一定的教學內容服務的,太刻板以致於僵化、無助於形成教學節奏,也不會失去節奏感。所以教師還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教材的特點去設計課堂的具體結構,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不難看出那些“放羊課”或“趕羊課”,既沒有基本的課堂節奏結構要求,又沒有多種多樣的具體結構,顯然是無節奏可言的。
三、既要精講多練,又要精練多思
體育課的突出特點就是身體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相聯。沒有無思維的身體活動,也沒有無身體活動的思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要處理好講和練這一對矛盾,以增強教學的節奏效果。一般講,講是練的基礎和前提,練是講的繼續、補充和發展;講為練創造條件,練為講鞏固成果。講要求精講,練也當力求精練。精講雖不等於少講,但如果講的過多,且無關痛癢,過多占用練習時間,出現“冷堂”現象導致學生情緒鬆弛,注意力分散,產生厭倦心理情緒,勢必破壞了教學節奏,實為體育教學之大忌。如果因此而少講,甚至不講或以練代講,一味追求多練,形成拔苗助長,也不能顯出課堂節奏來。好的課堂節奏,總是講解目標單純,重點突出,取捨得當,畫龍點睛。有時有講有練,有時練練講講,使講練結合,天衣無縫。同時有多練中不盲目追求大數量、大強度,練習適可而止,注意做到精講多練,而且把精講多思結合起來,引起學生的豐富聯想和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樣學生就不會厭煩,樂以忘倦,課堂氣氛也會顯得十分和諧,有利於學生的智力和體力的協調健康發展,使教與學兩方面都得到同步發展,教學節奏效果就會更好。
四、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體育教學過程,究其本質是一個能動的認識過程。當然積極參與人的認識活動的生理、心理因素,對課堂教學不能不發生重大影響。根據“生物節奏”的觀點認為:人的體力、情緒、智力的盛衰是有一定規律的。雖然目前在具體說法上尚有分歧,褒貶不一,但共同點都肯定生理、心量節奏上是存在的。根據這一原理,重視心理、生理因素的教學,無疑會使課堂氣氛和諧,富有節奏感。
以上課時學生的情緒特點為例:由於大量的身體練習,使學生處於一定緊張狀態,並伴隨著強烈而鮮明的情緒體驗,其積極的增力的情緒,能使神經中樞不斷蓄積力量,使機體發揮出高度的工作能力;而消極的減力的情緒狀態,則會降低或阻礙機體內在潛力的發揮,從而降低工作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怎樣保持好的學習情緒,使大腦始終保持適當的興奮狀態,卻是值得研究的課題。如在一次課中,怎樣控制學生的學習情緒,出現幾次情緒高潮為宜?因為情緒低落,興奮性低,進入不了最佳工作狀態。同時會使學生情緒得不到滿足,影響練習的積極性,但是多次出現情緒高潮又會形成亢奮狀態,過早出現疲勞,同樣影響教學進程。從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在一次課出現一兩次情緒高潮較好,一般在課的準備部分行將結束一次,藉以提高生理機能和心理能力,為基本部分作好準備。然後在基本部分後段出現一次情緒高潮,配合運動曲線上升,然後教師應見好就收,使情緒轉移過渡到正常狀態,有利於課的結束。這樣有發泄、有節制、有高有低地控制情緒活動,形成一種有規律的生理、心理節奏,是教學過程中特別應該重視的。
五、(結論)掌握好節奏美,充分發揮其價值
教學節奏體現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各個方面。一個優秀體育教師之所以有駕馭課堂教學的非凡能力,不僅表現出教師在處理教材,設計課堂教學結構和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方面有著精湛的藝術,而且也表現了教師要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的聰睿智慧和傑出才能。所以課堂教學節奏美,實際上又是教學藝術美的表現形式之一,現應引起大家的重視與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