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傳教初期尚無清真寺,故禮拜宣講教義無定所。619年歐麥爾歸信伊斯蘭教後,建議穆罕默德建寺築講台,聖妻赫蒂徹亦贊成捐資建一清真寺宣教台,此為建寺造台之始。622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由麥加遷徙麥地那,接受穆阿茲·本·阿富拉建議,在自己居住地修建一所清真寺(今先知寺),當時修建非常簡陋樸素,僅用土坯砌牆,椰棗樹葉搭棚蓋頂而成,“敏白爾”用一樹墩,穆罕默德每於聚禮和會禮時便登此“敏白爾”宣教。之後,自四大哈里發時期至各代哈里發王朝及各地素丹國,先後修建富麗堂皇的清真寺,“敏白爾”也隨之修建考究,似一小型樓閣,並附設藏經立坐設施。中國清真寺大殿內的“敏白爾”一般都是木質階梯式或樓式結構,形式考究,工藝精美,多有花雕並刻有《古蘭經》文圖案,以示宣講教義、勸人行善的莊嚴性。小型清真寺的“敏白爾”則較簡陋,僅是木質數級階梯與平台。
(達應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