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燈舞

排燈舞

由八至十二名男子手提高約120厘米,寬約40厘米長方六面體架子燈,在一名“頭燈”的帶領下,邊跑邊舞的春節社火或廟會燈舞。據傳由古代濟陽寨屯軍燈火巡更傳衍而來,流傳於銅川市濟陽寨及神武、前齊、前原等村鎮。

簡介

“排燈舞”流傳於銅川市濟陽寨及神武、前齊、前原等村鎮,屬民間社火形式。表演時,每個舞者手中各提高約120厘米,寬約40厘米的立體長形架子燈,邊跑邊舞,又稱

..

“跑排燈”。

排燈舞多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活動,過去也在廟會時表演,既可做整個社火隊的開場節目,又為夜晚耍社火起照明作用。表演時,由八至十二名頭扎白毛巾,身著中式對襟白布衫、中式黑長褲、扎紅腰帶的男青年,身背彩色背花,手持排燈,在一名“頭燈”的率領下進行跑轉。基本舞步為“小跑步”,即快步小跑,常用的隊形有“龍擺尾”、“辮蒜”、“白馬分鬃”、“單掏”、“雙掏”、“跑∞字”、“卷白菜”等。舞至高潮時,步子逐漸加快,鑼鼓越敲越緊。快速多變的隊形圖案,配以鏗鏘的鑼鼓和陣陣胡哨,使氣氛更為熱烈,情緒更為歡快。舞者手中持的排燈,用木條製成燈架,從上至下分為三格,白紙糊好燈面後,有的繪上各種圖案式花草,有的寫上“萬事如意”、“風調雨順”等吉慶語。每層燈格內點上蠟燭,夜晚鬧社火時,熠熠閃亮的

..

燈火,把社火隊伍裝扮得更為艷麗,加之每個舞者身後的背花前後閃動,左搖右擺更為熱鬧好看。

據老藝人寇思聰(1929年生)介紹:濟陽寨自古屬屯軍兵寨,守軍兵卒每晚常持燈籠、火把巡更。以後傳入民間,當地民眾為保護村寨安全和農耕豐收時,也常於夜晚打著燈籠進行巡更守夜。長此以往,年復一年,便演變成當地的一種春節燈舞節目,長期流傳於民間社火中。由八至十二名男子手提高約120厘米,寬約40厘米長方六面體架子燈,在一名“頭燈”的帶領下,邊跑邊舞的春節社火或廟會燈舞。據傳由古代濟陽寨屯軍燈火巡更傳衍而來,流傳於銅川市濟陽神武前齊前原等村鎮。

舞蹈動作

角色舞蹈動作有【提燈】、【持燈跑】、【跑踏步】等;隊形圖有【雙辮蒜】、【白馬分鬃】、【卷白菜】等。

..

伴奏鑼鼓段有中速、快速各一種,長度各八小節,自由反覆。

“非遺風彩排燈印象”排燈實景舞

湟源排燈如渾金璞玉,歷史悠久,起源於清代中期,發展於民國,歷經200多年滄桑歲月,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枝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愛的一項民俗文化藝術,
..

具有“青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珍品”之稱。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湟源也成為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排燈藝術之鄉”。起初,來丹噶爾經營的各地商家為在夜間招徠顧客,紛紛製作廣告招牌,內燃蠟燭,掛在商號門前。隨著商業貿易的日益發達,商家數量的不斷增多,各大商號相互攀比,這種廣告招牌越來越多,越做越大,後來不得不把“牌燈”排起來擺放,逐漸的單個“牌燈”演變成數量眾多的“排燈”,再後來也就有了作為藝術品專門用於燈展的排燈,並有機地匯集了木工、雕刻、繪畫、裝飾、書法、音樂等各種藝術,融入了當地各民族及河湟谷地的文化基因,製作精細考究,雕刻生動流暢,畫面絢麗多彩,內容豐富多彩,作為濃縮多元文化的藝術精品,每年農曆正月元宵節前後,當排燈掛起後,燈火輝煌,璀璨耀目,加之各路社火紛踏而至,鑼鼓喧天,龍舞獅躍,熱鬧非凡,成為古城一道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風景線。

為賦予湟源排燈這一高原民間藝術新的藝術生命力,今年湟源又精心編排了一台近500人參與表演的以“非遺風彩排燈印象”為主題的排燈實景舞,並統一設計製作了表演排燈及具有湟源文化元素的服裝,在古城街道進行實景展演。通過由靜止到運動的變化,盡情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湟源排燈的無窮藝術魅力。

“非遺風彩排燈印象”實景舞共分三場。

第一場為《滄桑歲月》,身著用各種民俗文化符號裝點的民間民族服飾的男女演員,揮舞著長方形排燈,組成排燈長龍,在歡快的民間小調和打擊樂聲中,精神抖擻、氣宇軒昂的長龍,時而飛舞,時而盤臥,再現著丹噶爾古城悠悠歲月和歷史風貌,演繹著古城滄桑的風雨歷程。

..

第二場為《古城情懷》,伴隨著悠揚的河湟古樂,手持以山水花鳥、人物故事等為主要內容的各式排燈,身穿用青磚瓦當圖案點綴的民族服飾的男女演員翩翩起舞,排燈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夢如幻、如醉如痴,蔚為壯觀,舞動的一幅幅精美畫面,營造出濃郁的排燈氛圍,展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珍品——湟源排燈的無限風彩和藝術魅力。

第三場為《盛世稱頌》,歡快優雅的音樂再次響起,頭頂排燈、手持團扇的演員們,又舒緩腰臂,輕歌曼舞。印有古羌時期文化符號的服裝,象徵著湟源文化的源淵流長。在古色古香的幽幽街巷,排燈舞表演隊長袖飄逸、舞姿婆娑,為丹噶爾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古城古燈、交相輝映,也使湟源排燈的文化內涵現得尤為豐富和厚重,表現出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開平盛世的稱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