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又叫鹿豬、西里伯斯鹿豚或西里伯斯野豬
拉丁學名: Babyrousa babyrussa 英文名:Babirusa
種屬:哺乳綱-偶蹄目-豬科-鹿豚屬-鹿豚
分布
只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布魯、蘇祿、托吉安、蘇拉威西等島嶼,遁跡在茂密的熱帶雨林
體型
體長85-105厘米,尾長27-32厘米,肩高65~80厘米,體重約70千克,雄獸最大能達到100公斤以上。
外貌特徵
體型粗壯,膚色為灰色或褐色。幼崽膚色為純褐色,不像大多數野豬崽有條紋。體毛稀疏而短,帶灰白鬃毛,無面疣。腿長、皮厚,毛稀。
性情
托吉安鹿豚奇異之處在於它那彎曲的4支獠牙,顯得鹿豚猙獰可怕,其實不然。鹿豚由於長久的偏安一隅,很少有天敵,過著“安閒自在”的 生活,慢慢形成了溫順、膽怯的性格。
雄性特徵
一般公托吉安鹿豚長到18個月時,才開始長出獠牙。雌性一般沒有或有很小的獠牙。托吉安鹿豚的下獠牙如野豬,突出唇外,擋在眼睛前方;上獠牙從口腔中向上長,穿出上顎骨和臉部,在眼睛斜前方向後彎曲。這些獠牙其實是突出的犬牙,最長可達30厘米。
科研成果
托吉安公鹿豚的下獠牙可以幫助它們在求偶時打敗其他對手,但上面的獠牙有什麼作用呢?有的說是保護眼睛,有的說是為了能掛在樹上。美國科學家琳•克雷頓博士為了揭開這一謎題,投入14年心血,針對鹿豚展開了一項深入的野外研究。 克雷頓博士經過數百個小時的觀察,詳細記錄鹿豚的親密為,有關獠牙的謎題終於有了答案。克雷頓認為,母鹿豚在挑選伴侶時,獠牙的狀態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克雷頓說:“下獠牙很鋒利,但上獠牙並不鋒利,由此我認為,它們可以起到某種裝飾作用,也就是說,幫助公鹿豚吸引異性。下獠牙和上獠牙都有可能受到損傷,從我的觀察來看,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年長的公鹿豚身上,所以我想,擁有一副完好無損的獠牙,這是身體狀態良好的一個標誌,說明這隻公鹿豚是異性青睞的對象。” 如此看來,在公鹿豚中爭得上風的策略,不只是用匕首刺向對方的喉嚨;若能損壞對方的上獠牙對自己也會是有利的。比起那些身經百戰、獠牙破損的前輩,年輕的公鹿豚憑藉漂亮、完好的獠牙,更容易贏得異性的好感。
名字的由來
早年來到印度尼西亞的歐洲人不知這種為何物,十七世紀的畫將它描繪得像一隻狗。印度尼西亞人給它取名"鹿豚"(pig deer),是因為它的四肢比較長,因而被誤認為是鹿和豬雜交的後代。 實際上儘管鹿豚(Babirusa) 外表像豬,但關於它的祖先還存在疑問。基因研究顯示,鹿豚與河馬有很近的親緣關係(河馬也是偶蹄目動物)。
生活習性
托吉安鹿豚出沒於河湖近水之地,平時喜歡在潮濕的泥地里打滾。 主要以植物的根、葉以及果實等為食,偶爾也吃昆蟲等小型動物。白天活動,在早晨更活躍。 它善於游泳,能跨海游到較近的島嶼上。喜歡泡泥澡。經常用樹幹來磨它的獠牙。 奔跑速度很快,聽覺非常敏銳,嗅覺也十分發達,但它的視力很差。 雌性托吉安鹿豚不長或長有很小的獠牙 。
繁殖期
托吉安鹿豚群居生活,每群由8~15名成員組成,由一頭成年雌性擔任首領,其餘成員為母豬和小豬,公豚在非繁殖季節獨立生活。 托吉安鹿豚一年四季均可交配,母獸的妊娠期約150~157天,母獸每胎2~3仔,小豬6~8個月大時斷奶,1~2年後性成熟,最高壽命24年。
托吉安鹿豚可以分為三種
金毛鹿豚
拉丁文名:Babyrousa babyrussa 英文名:Golden Babyrousa, Hairy Babyrousa 別名:金色鹿豚,多毛鹿豚 和其他的鹿豚種類不同,金毛鹿豚有著較長
較密的毛髮。生活在布魯島和蘇拉島上。瀕危等級為易危(VU)。總數量不詳。
湯加鹿豚
拉丁文名:Babyrousa togeanensis
英文名:Togian Islands Babyrousa
僅分布於湯加島。雖然近十年沒有明顯的下降,但狹窄的分布區使它的數量仍然很少,在500之以下。瀕危等級為瀕危(EN)。
蘇拉威西鹿豚
拉丁文名:Babyrousa celebensis
英文名:Sulawesi Babyrousa
分布於蘇拉威西島,與另外兩個種類比起來,分布要廣些。瀕危等級為易危(VU)。
瀕危因素
托吉安鹿豚日漸稀少,現存數量在4000頭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當地森林資源的大量開發使獵人得以深入千百年來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而且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鹿豚是當地土著的主要肉食來源,目前印度尼西亞政府已經採取措施保護這一奇特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