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起源
豬是偶蹄類動物。偶蹄類包括人們常見的大多數有蹄類哺乳動物,如豬、河馬、駱駝、鹿、長頸鹿、羚羊、羊和牛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腳上都具有偶數的趾,即每隻腳上有2個或4個腳趾。
偶蹄類動物是在始新世時期由古老的有蹄類進化來的,最早是一些體形較小、具有4趾的動物。從中生代晚期開始,偶蹄類動物開始大發展,許多新的種類不斷產生。它們大致上可以分為具有丘狀齒、單胃的豬形類,具有月形齒、3個胃但不反芻的駱駝類,以及具有單側高冠齒、反芻胃的反芻類等3個主要類群。
早期的豬形類動物出現於始新世早期,例如在中國發現的雙錐齒獸、戈壁豬形獸等。它們的體形較小,四肢也很短。到了漸新世時期,出現了一些體形較大的豬形類動物,稱為巨豬類。早期巨豬類動物的體形與現生的豬差不多,而到了中新世的早期則出現了體形近似現生的野牛一樣大小的巨豬類。它們有適於奔跑的長腳、長腿,平直的背部,以及相當大的頭骨和牙齒。巨豬類在漸新世和中新世的早期時,是北半球哺乳動物群中占優勢的種類,後來卻逐漸絕滅。
漸新世時期生活在歐洲的原古豬是早期豬類動物的代表,它們的體形雖然比始新世的雙錐獸大一些,但仍然屬於體形較小的偶蹄類動物。它們的腿長度中等,腳上有4趾,頭骨較低,長度適中,犬齒髮達,低冠的牙齒為丘形齒。此後,豬類動物開始向著身體中等、速度增大的方向發展,但頭骨大大地伸長,同時臼齒的齒冠由於琺瑯質的褶皺而複雜化,犬齒髮展為大而向外彎曲的獠牙,腳則保持著4趾。到了更新世出現了與現生豬類相似的類型,尤其是亞洲南部的種類更多,在我國的甘肅、陝西等地也發現了李氏野豬等種類。
現生的野生豬類共有大約10多種。其中長相最奇特的是主要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托吉安群島、布魯島等地的鹿豚。鹿豚的體長85~110厘米,尾長27~32厘米,體重90千克,棲息於潮濕的森林以及河、湖岸邊等地帶。它的身體主要為灰白色,皮膚粗糙,體毛稀疏。上頜犬齒穿過吻部向兩眼之間彎曲,下頜犬齒也向上彎曲,形成獠牙。除了體形像豬之外,它的角、耳朵、尾巴都和鹿類動物相似。
形體特徵
體長100~150厘米,尾長30~40厘米,體重50~130公斤。毛色磚紅至黑灰色,頭頂至脊背有一條淺色毛。耳尖長,端部亦有毛。最典型特徵為雄性的眼下有疣,面部有鬢,鬢毛花白。懷孕時間約127天,乳頭3對。壽命10~15年。非洲野豬在高草和葦叢中掘洞為巢,晝伏夜出,以家族小群活動,主食植物根塊、漿果、莖葉、野果。善游泳,性兇猛。歲尾年初為產仔季節,每胎產5~6仔。
分布狀態
藪豬分布於非洲東部、南部的廣大地區,包括馬達加斯加島,主要是在草原地區。體型稍大於紅河豬,背脊上的毛髮明顯比紅河豬長而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