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應瑒出身於書香門第,應瑒的祖父應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著有《後序》十餘篇。其伯父應劭博學多識,撰述甚豐。有《風俗通》百餘篇。二人均是當時的儒者,而應瑒的父親應珣也因其才學著名,任司空掾官職。
應瑒自幼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詩學文章自然大為長進。但因他生逢亂世,到處飄零,雖躊躇滿志而壯志難酬。
應瑒的弟弟應璩,字休璉,也是一個文學家。他和其弟應璩在當時均被稱之為汝南才子,兩兄弟的作品合為一集《應德璉休璉集》。
應瑒初來鄴都時,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經常邀他和眾人一起宴遊吟詩,曹操聞其名,任命他為丞相掾屬,後又轉平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應瑒為將軍府文學(掌校典籍、侍奉文章)。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應瑒與徐幹、陳琳、劉楨皆卒於疫疾。
個人影響
應瑒長於賦,有文賦數十篇,詩作不多。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一首,音調悲節,多寫離居飄零之感,曹丕說應瑒“和而不壯”,又稱讚他說:“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華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見他為曹丕所賞識。
應瑒處於漢、魏戰亂時期,對人民的災難深感同情,在他的《靈河賦》、《愍驥賦》、《征賦》和《公宴賦》等作品中都有較深刻的反映。這些作品辭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漢末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體現了他企盼國家統一的願望。
在魏、晉文學史上,他與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劉楨並稱“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鄴中(河南省臨漳縣)亦稱“鄴中七子”。
其傳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輯有《應德璉集》。
家庭成員
祖父
應奉,字世叔,武陵太守
父親
應珣,任司空掾官職
弟弟
應璩,字休璉,官至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
伯父
應劭,字仲瑗。官至司隸校尉。
侄子
應貞,字吉甫。
主要作品
報趙淑麗詩
朝雲不歸,夕結成陰。
離羣猶宿,永思長吟。
有鳥孤棲,哀鳴北林。
嗟我懷矣,感物傷心。
公宴詩
巍巍主人德,佳會被四方。
開館延羣士,置酒於斯堂。
辯論釋鬱結,援筆興文章。
穆穆眾君子,好契約歡康。
促坐褰重帷,傳滿騰羽觴。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
朝雁鳴雲中,音響一何哀。
問子游何鄉,戢翼正徘徊。
言我塞門來,將就衡陽棲。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遠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頹。
常恐傷肌骨,身隕沉黃泥。
簡珠墮沙石,何能中自諧。
欲因雲雨會,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階。
公子敬愛客,樂飲不知疲。
和顏既以暢,乃肯顧細微。
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
為且極讙情,不醉其無歸。
凡百敬爾位,以副饑渴懷。
別詩二首
一
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時鏇。
二
浩浩長河水,九折東北流。
晨夜赴滄海,海流亦何抽。
遠適萬里道,歸來未有由。
臨河累太息,五內懷傷憂。
鬥雞詩
戚戚懷不樂,無以釋勞勤。
兄弟遊戲場,命駕迎眾賓。
二部分曹伍,群雞煥以陳。
雙距解長紲,飛踴超敵倫。
芥羽張金距,連戰何繽紛。
從朝至日夕,勝負尚未分。
專場驅眾敵,剛捷逸等羣。
四坐同休贊,賓主懷悅欣。
博弈非不樂,此戲世所珍。
史籍記載
粲與北海徐幹字偉長、廣陵陳琳字孔璋、陳留阮瑀字元瑜、汝南應瑒字德璉、東平劉楨字公幹並見友善。
瑒、楨各被太祖辟,為丞相掾屬。瑒轉為平原侯庶子,後為五官將文學。楨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鹹著文賦數十篇。
裴松之註:華嶠漢書曰: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諷誦,故世稱“應世叔讀書,五行俱下”。著後序十餘篇,為世儒者。延熹中,至司隸校尉。子劭字仲遠,亦博學多識,尤好事。諸所撰述風俗通等,凡百餘篇,辭雖不典,世服其博聞。續漢書曰:劭又著中漢輯敘、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凡十一種,百三十六卷。朝廷制度,百官儀式,所以不亡者,由劭記之。官至泰山太守。劭弟珣,字季瑜,司空掾,即瑒之父。
典論曰:今之文人,魯國孔融、廣陵陳琳、山陽王粲、北海徐幹、陳留阮瑀、汝南應瑒、東平劉楨,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自以騁騏驥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粲長於辭賦。乾時有逸氣,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乾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俊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之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