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7年是丁酉年(雞年);東漢建安二十二年
大事記
2月,曹操由居巢進攻濡須的孫權。至3月回師,孫權派使到曹操處修好關係。
4月,曹操授賜設天子旌旗,出入有警蹕。10月,再授賜十王冠、二彩帶,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法正遊說劉備進攻漢中,劉備答應,張飛、吳蘭等先行,曹將曹洪抵擋。漢中之戰爆發。
孫軍魯肅死,呂蒙代任。
曹將金禕聯耿紀、吉本、韋晃等謀反,想占據許都,外連關羽。
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在出征帕提亞時被近衛軍殺死。
公元217年教皇Papst Hyppolit將12月24日夜到12月25日定為耶穌出生的日子
逝世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安徽定遠)人。東吳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橫江將軍。魯肅從小喪父,靠祖母撫養。他少有大志,輕財好施,喜歡習武騎射,公元208年赤壁大戰時,魯肅為贊軍校尉。他首先向孫權提出了聯劉拒曹的戰略方針,並出使劉備處,以促成孫劉聯盟。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魯肅被任命為奮武校尉,領周瑜軍,駐紮在江陵。後來,轉屯陸口,被授予漢昌太守、偏將軍。次華(214年),轉橫江將軍。公元215年,駐兵益陽(今湖南益陽市)。公元217年,魯肅病逝。
陳琳(156年 — 217年),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東南)人。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董卓肆虐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袁紹使之典文章,軍中文書,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為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戰,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後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陽高平人,出生於名門世族。17歲(193年)以前生活在洛陽和長安;17歲至32歲(193—208年)寄寓襄陽;32歲至41歲(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於鄴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襄陽時,王粲勸劉表子劉琮降曹。曹操在漢濱大宴群臣,王粲舉杯祝賀,稱讚曹操“文武並舉,英雄畢力,使海內同心,望風而願治,此帝王之舉也”。曹操任粲為軍謀祭酒,後遷侍中。卒於建安二十二年。
劉楨(186年-217年),字公幹,東漢末東平國人。東漢著名文學家。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中稱劉“楨與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禹、應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於千里,以此相報。”劉楨常與曹操、曹植吟詩作賦,對酒歡歌,深得曹氏父子喜愛,19歲時任丞相掾屬。他以詩歌見長,其五言詩頗負盛,後人將他與曹植並稱“曹劉”。鍾仲偉稱他五“言之冠冕”“文章之聖”,他確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徐幹(170~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偉長。北海郡(今山東昌樂附近)人。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後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幹亦染疾而亡。徐幹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5卷,已佚。明代楊德周輯、清代陳朝輔增《徐偉長集》6卷,收入《匯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論》2卷,《四部叢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應瑒(?--217年),東漢末文學家,字德璉,東漢南頓縣(今項城)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作賦,有文賦數十篇,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父名應珣,官至司空掾(掾為古屬官之通稱)。瑒初被魏王曹操任命為丞相掾屬,後轉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瑒為將軍府文學(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賦數十篇。詩歌亦見長。
羅馬皇帝卡拉卡拉,(拉丁文:Caracalla,186年4月4日-217年4月8日)是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的大兒子。卡拉卡拉是一個軍事上的獨裁者,因此他喜歡戰爭。217年,他從埃德薩出發,準備與帕提亞開戰,卻頗具諷刺地在哈蘭附近被衛士茹利烏斯·馬爾提亞利斯(Julius Martialis)暗殺。赫羅提安(Herodian)認為原因是馬爾提亞利斯的哥哥於幾日前被卡拉卡拉以一項沒有證實的罪名處死,而卡西烏斯·狄奧(Cassius Dio)則認為是由於瑪爾提亞利斯沒有提升為百夫長而產生怨恨。
歷史紀事
曹操用天子儀仗
建安三十二年(217)四月,漢獻帝詔令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依天子禮稱警蹕。十月,又命曹操王冕用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曹操頒《舉賢勿拘品行令》
建二十二年(217)八月,曹操發布《舉賢勿拘品行令》,命部下推舉人才,凡有一技之長者,不拘品行,皆可推舉。這是曹操第三次以命令的形式推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
曹丕立為魏太子
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曹操發布命令,以次子曹丕為魏太子。曹操長子曹昂早死軍中,按情理本應立曹丕為太子。但曹操喜愛少子曹植才華橫溢,想廢長立幼,故遲遲不立太子。群臣分別阿附曹丕、曹植兄弟,各為其主爭太子之位。後因曹植負才任性,不拘小節,曹丕心機深藏不露,處處玩弄權術,收買人心,終於爭得太子地位。曹丕高興地抱住謀士辛毗的脖子說:辛君知道我的高興嗎?
劉備攻占漢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劉備發兵進攻漢中(南鄴,今陝西漢中東)。漢中為益州(今四川成都)門戶,所謂“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要保住自己的益州,必須占領漢中。於是使大將張飛、吳蘭、雷銅等攻入武都郡(今甘肅成縣西)。曹操派曹洪率軍迎擊。次年三月,曹洪擊破張飛等軍,陣斬吳蘭。劉備遂率大軍親至陽平關(今陝西沔縣西北),曹操部將夏侯淵、張郃、徐晃等率軍與劉備夾關對峙。由於漢中形勢緊張,此年九月,曹操親自趕至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坐鎮,密切注視漢中局勢。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依山而進,駐屯定軍山(今陝西沔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被劉備大將黃忠殺死,其軍大敗。三月,曹操親自從長安趕往漢中。劉備收攏軍隊據險而守,不與曹軍交戰。二軍相峙不下。五月,曹操見無法進軍,己方又不能久陷於此,將漢中所有軍隊撤回長安,放棄漢中。劉備以此占據漢中。
文化紀事
曹丕撰《典論》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立其子五官中郎將、副丞相曹丕為魏太子。丕字子桓,八歲能文,有逸才,博通古今經傳及諸子百家之書,與文士王粲、徐幹、陳琳、阮瑀、應瑒、劉楨等交好。同年曹丕撰《典論》五卷,其中《論文》一篇,論當代文士的創作特色,指出不同的文體風格上有不同的要求,文當以氣為主,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篇完整的文學評論。
徐幹撰《中論》
徐幹字偉長,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建安時為曹操子五官中郎將曹丕僚屬,善文學,落筆成章,不慕利祿。卒於建安二十二年(217)。為建安七子之一。曾撰《中論》二十篇,大都以儒家經典為本,闡發義理,頗有奇思,對漢末亂世的政治多有批判,又謂知識貴於德行,但其大旨仍在宣揚聖賢之道。
王粲作《登樓賦》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微山西北)人。家世華貴,少年時即以博學多識、文思敏捷知名,蔡邕一見,驚為奇才。漢末戰亂,往荊州依附劉表,居江陵(今屬湖北)十五年。劉表見其體弱貌陋,不甚重視。粲鬱郁不得志,有懷歸之意,曾登江陵城樓,作《登樓賦》,抒發進退危懼,眷懷故里的心情。感情真摯,文辭生動,是抒情小賦的名篇。王粲為建安七子之一,劉表死後歸附曹操,任丞相掾,遷軍謀祭酒、魏王侍中。卒於建安二十二年(217)。
雜譚逸事
魯肅死
建安二十二年(217),江東魯肅病死。魯肅(171—217),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人。出身世族,家富於財,性好施捨,常賑濟里窮人,甚得人心。周瑜率數百人向魯肅借糧,魯肅將存糧一半三千斛與之。後率宗族鄉里數百人往依周瑜,後因周瑜薦舉,歸附孫權,建安十三年(208),荊州牧劉表死,曹操進軍荊州(治襄陽,今湖北襄樊)。魯肅勸孫權結好劉備,共抗曹操,並親至夏口(今湖北漢口)會見劉備。於是孫、劉二家結盟,赤壁一戰,大破曹操。周瑜死,魯肅拜奮武校尉,代周瑜領兵,後拜漢昌太守、偏將軍、轉橫江將軍。又與劉備大將關羽爭奪荊州,並會見關羽,責備劉備失信,借荊州而不還,義正辭嚴,終於得與劉備中分荊州。魯肅屢建功勳,為一時名將,建安二十二年病死,年四十六歲。
陸遜取山越為兵
建安二十二年(217),定威校尉陸遜勸孫權征討冊越,擇其精壯,擴充軍隊,孫權以為然。愉好此時丹陽四郡(今安徽定量城)民帥費棧聯合山越,起兵反叛。孫權即命陸遜進兵征討。陸遜大破費棧等軍,降服丹陽、會稽(今浙江紹興)等三郡山越,選其強壯者為兵,得精兵數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