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陽應氏

應姓是個古老的姓氏。鄱陽應氏始祖應韜,河南汝南南頓人。距今近1700年在鄱陽廣石(今鄱陽蘆田鄉老場村附近)居住。

介紹

應姓是個古老的姓氏。江西鄱陽應氏早在東晉就已在鄱陽廣石(今鄱陽蘆田鄉老場村附近)居住,距今近1700年,可以說應姓也是鄱陽比較古老的姓氏。鄱陽應氏始祖應韜,河南汝南南頓人。西晉黃門郎應紹之子。
據《晉書.應貞傳》:"應貞,字吉甫,汝南南頓人,魏侍中應璩之子也。弟純。純子紹,永嘉中, 至黃門郎,為東海王越所害。純弟秀,秀子詹,自有傳。"韜公父親應紹,晉懷帝永嘉中,任黃門郎,“八王之亂”時,受長史潘滔等誣陷,被司馬越所害。隨後其子韜公隨宗室南下,逃到鄱陽廣石(今蘆田鄉老場附近)。繁衍至今有59代,現在蘆田鄉應氏後裔已有遷至鄱陽三廟前鄉和樂平等地。蘆田本鄉應氏號稱“九應七族”,“九應”指老場、槐樹下、蘆田應家、店上、中莊、西岸、東岸、石門樓、橫江九個較大的村落,“七族”,七個大的分支,人數有上萬餘人。
鄱陽應氏離開河南汝南已近1700年,但是傳世家譜側邊還是載有“汝南應氏家譜”字樣。足見應氏族人故土難忘之情。鄱陽《汝南應氏家譜》載的應氏先祖1-30代資料比較少,從31世祖寧一公叔進(1241-1301)載起,到現在的59世,記載的尤為詳細,整部家譜記載時間跨度770年的歷史,在整個鄱陽乃至全省都實屬罕見。其中蘆田應家村保存的《汝南應氏家譜》最為完整。

排行

寧東怡悅性,愷征系倫俊,譜詔巨美尊,高士登台翰,忠臣贊治良,韶華超世彥,貴達仰隆光,文章伊古重,乾坤會浩揚,萬國宗堯舜,群方賀禹湯,聖賢崇孔孟,德化樂周唐,韓耀家省復,獻策上金鑾,御璽宣魁偉,玉印選琅鋣,豪傑新興鼎,義禮定綱常,爵祿為卿相,才能朝帝鄉。
此排行表總共105個字,從應氏31世祖寧一公始起,至今已經到29個字,表示已經繁衍至29代了。此排行表是宋朝嘉定年鄱陽應克中和鷹潭貴溪應夢武(1211登榜)俱中進士,通信定稿的。距今有800年歷史,兩宗從此統一排行。另查老譜,鄱陽應氏27-30世排行依次是邦、伯、原、祖。其餘26代排行無考。

祖先所建寺廟

寶勝寺,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應氏八世祖應韌捐建。
廣石寺,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九世祖應成捐建
龍安寺,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十三世祖應任(孟常)建。
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二十六世祖應泰(子章,廉公子)復建,著有《龍安寺砧基序》
三寺名稱均在康熙《饒州府志》卷十三第三頁找到

名人

應曜
漢初,在淮陽山里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
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鹹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
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
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
[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梁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車騎將軍馮緄征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
[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
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
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
(?~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
[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
[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鹹寧五年,卒於成帝鹹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勛。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謚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
唐代人。游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屍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套用
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髮,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舜臣
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進士。官至洪州知府。
應純之
(宋)字純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進士。歷知楚州,兼京東經略安撫使。見北軍屢捷,謂中原可復,密聞於朝。丞相史彌遠鑒於開禧之事,不欲大舉,但敕立忠義軍,令就節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戰而死。
應子和
永康(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官至觀察使掌中軍都督府事。長於詩,嘗有句云:"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花落紅",時人有三紅秀才之稱。事見清光緒《永康縣誌》卷八個《文苑》。
應材
(?-1180) 字伯良,岩後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授衢州教授。後潛心鑽研理學,造詣甚深。宋隆興間,朝廷下詔求賢,應材被舉薦,升任兵部架閣文字,掌管帳籍機密文案。後因老成持重,端莊謹嚴,被帝選為太子春坊,總管東宮內外庶務。宋淳熙初,應材上疏力陳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幾年內,邊境平靜安定。淳熙七年應材病故于軍中。謚安國公。
應象翁
元代判官,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有《聖泉文集》等。
應本仁
元代學者,字本立。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莊,又即其中為義塾。世稱"應家館"。
應良
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編修。守仁在吏部,良學焉。親老歸養,講學山中者將十年。嘉靖初,還任,伏闕爭大禮,廷杖。張?總黜翰林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謝病歸,卒。
應大猷
(1487—1581)字邦升,號容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進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參與平定宸濠之亂。後歷廣東參政、僉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書。卒年九十五。曾巡撫雲南、四川、山東,所至均有政績。
應典
天彝,號石門,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進士。歷任兵部職方司主、事車駕司主事,承德郎,尚寶同丞等職。應典自鄉試中式考取舉人以後,總是奮然希望自己能達到聖賢境地。創建麗澤祠於壽山,匯集諸生講學。應典為王瓊所器重,委以總攬本部四司政務。居家養母,不希榮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應奎
(1466-1545)字方塘,又字天啟,浙江永康芝英人。明弘治十三年(1500)舉人,十四年進士。授南直隸和州學正。任內,辦學制定條例,以身作則,學風改觀,人才輩出八年後,提升湖廣武昌教授。後起用江西廣信教授。又曾主管廣西,廣東鄉試,遵守考場規矩,中試之士甚多。大學士費宏,曾贈送“兩廣文衡”匾額褒揚。
撝謙
[公元1615年至1683年]字嗣寅,號潛齋,浙江仁和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年六十九歲。明諸生。生而有文在手,曰“八卦”,左耳重輪,右目重瞳年二十餘,與虞分等為玀社。性至孝,授徒養母,三十未娶。歸安沈士毅慕其義,妻以兄女,資使奉養。撝謙終不入私室,母喪服除,始成禮。康熙十七年,李天馥等以博學宏詞薦,以老病不能行辭。撝謙性介特,讀書務窮底蘊。著有潛齋文集十卷,教養全書四十一卷,性理大中二十八卷,古樂書二卷……等二十八種,(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應寶時
(1821—1890)字敏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舉人。鹹豐初,考授國子監學正。同治四年,任蘇松太道。創建龍門書院,開辦普育善堂。九年,任江蘇按察使,兼署布政使。飭令各府州縣立常平倉,並主持疏浚淞江水道。工詩文,有《射鵰詞》二卷。
應昌期
祖籍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台灣金融界、實業界著名人士,應氏圍棋計點制創造人,被譽為“黑白世界的諾貝爾”。應先生愛國愛鄉,熱心報效桑梓,先後捐資創建慈城昌期幼稚園,重建慈城中城國小和慈湖中學;捐資擴建慈城保黎醫院;捐資助建台北市寧波同鄉會館、市聯誼中心。投資創辦寧波現代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華羊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促進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盡心盡力 應祚智 應祚智,字若愚,世界華人領袖(King Cat)之一,世界畫壇巨匠、我國傑出書畫大師、傑出篆刻家、金石書畫鑑定專家,著名慈善家。1957年生於安徽合肥。現為廣州勞動保障學(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書畫研究院特約書畫家,中山大學藝術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座教授,廣州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國學名譽會長,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宋莊國際書畫院終身院長。應祚智在畫貓、金石、書法及中國水墨畫大寫意方面獨樹一幟,罕有匹者,被譽為“世界貓王”、“東方貓王”,其書畫作品被美、英、法、德、澳、日、韓、義大利等多國的藝術館及有識之士收藏。作品《雙貓清趣圖》在美國當代中國名家書畫展中展出;《貓趣圖》等六幅書畫作品被中央文史研究館收藏;《回眸圖》在香港舉辦的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上獲得“世界藝術金獎”(最高藝術獎);《回眸清趣圖》等幾十幅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獲得國內優秀作者聯展金獎(世界傑出藝術家)。新華出版社連續分別出版《中國著名畫家應祚智畫集》、《中國書畫大師應祚智畫選》、《中國書畫大師應祚智畫集》等;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分別出版發行《中國郵政明信片——中國書畫百傑-應祚智作品選》、《中國書畫大師應祚智作品選》明信片;中國郵政局出版《當代國畫名家應祚智作品選》郵票一套;廣州出版社出版個人專著《中國書畫大師應祚智書畫集-國畫卷》、《中國書畫大師應祚智書畫集-書法卷》、《中國書畫大師應祚智書畫集-評介卷》。2004年2月《中國書畫大師應祚智書畫集》(全集)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同時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收藏。該書是廣州地區2004年出版的2.78億冊圖書中影響巨大,排列前5名的圖書。(來源:廣州地區文化·新聞出版事業概況)。近年來,應祚智先後榮獲了“中國書畫傑出大師”、“人民功勳藝術家”、“最具成就藝術家”、榮譽稱號。2010年6月,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三個單位授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軍人物”。 從1985年安徽省合肥市舉辦應祚智首次個人書畫展取得巨大成功起,應祚智的個人書畫展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均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別是2010年1月,在中國第一僑鄉廣東省江門市舉辦的“全國首創著名書畫大師東方貓王應祚智書畫合金畫巡迴展覽”,更是轟動國際,吸引了30萬多人參觀,被中國媒體和世界媒體大量報導。 世界畫壇巨匠應祚智在畫貓、金石、書法及中國水墨畫大寫意方面獨樹一幟,罕有匹者,被譽為世界畫壇巨匠,“世界貓王”、“東方貓王”,應祚智在山水畫、工筆人物畫、動物畫等方面都獨樹一幟,尤以畫貓傳神,人稱“世界貓王”、“東方貓王”。著名書法大師趙朴初在欣賞完他早年創作的《百貓鐵骨英姿圖》後,曾欣然作詩讚曰:君師散之翁,象外得其趣。應憐蝶戀花,好遣狸如去。 應祚智國畫被澳大利亞註冊為紅酒商標。澳大利亞商標局批准了“貓王”(King Cat)紅酒商標。該商標採用應祚智教授創作《回眸圖》等多幅國畫。世界畫壇巨匠應祚智教授在從事藝術專業的同時,還熱心於促進社會保險事業發展和慈善事業的開拓和發揚,儘自己所長為百姓、國家繼續作貢獻。
應益都
(1903-1937),上栗縣楊岐鄉關上村人,父輩為清末秀才。第一批加入共產主義先鋒隊,中共共產黨員,隨毛澤東同志參加過秋收起義暴動,曾任游擊隊隊長、新四軍新編團團長。1937年從事秘密工作不幸被害身亡。現予以撫恤。
應崇福
(1918-2011),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物理學家、超聲學研究奠基人、聲學領域著名教育家,中國聲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創建者之一,1940年畢業於華中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士學位。1944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碩士學位,1952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物理系獲博士學位.
應明典
男,河南省郾城縣人,高級政工師資格,任漯河市第一印刷廠黨總支書記。1958年在漯河技工學校任團支部書記,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在漯河市委組織部工作,1983年在漯河市第一印刷廠任黨總支書記。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
應宏偉
男,1971年5月出生,江西萍鄉人,博士,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註冊土木(岩土)工程師。浙江省土木建築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曾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應益榮
(Ying Yi-rong),男,1961年6月生,江西省上繞市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做博士後。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在法國里爾科技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曾任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基礎部副主任。現任上海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系教授,金融學系副主任。現在是上海市金融工程學會的理事,中國運籌學會企業運籌學會理事,中國運籌學會不確定系統學會理事。
應鳳琢
男,1950年8月生。江蘇省淮安市人。會計師。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省淮安市財政局書記。
應啟亮
男,1944年4月生。浙江鄞縣人。高級工程師。1966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原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現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市郵電管理局局長。
應瑞森
男,漢族,浙江永康人,1937年5月出生,大學文化,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
應錫璋
男,1946年8月出生,副研究員。兼一級教授。1986年至1993年,在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人工心臟研究室工作。1994年至1998年在測試中心工作。1999年至今,在數學教研室工作。自2000年3月起兼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加拿大)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應宗奎
男,1933年1月生。筆名:運生。四川省瀘州市人。中共黨員。1956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歷任青海教育學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圖書館長、學報編輯部主任、主編。中國寫作學會二、三屆理事、常務理事。青海寫作學會會長、名譽會長。青海作家協會會員。現已退休。1987年參加《普通寫作學》、《套用寫作學》的編寫工作。1989年參加《普通寫作學教程》的編寫工作,擔任編委。1989年參加編寫《中國寫作學大辭典》
應采兒
,女,台灣藝人,生於台北市的香 港女演員,祖籍山東青島。

家譜序集

鄱陽《汝南應氏家譜》譜序集(民間稱之為“譜頭”)總收錄譜序10篇,載有10次重修家譜的經過,另1篇《龍安寺砧基序》,共11篇。收錄最早的是公元1140年,二十六世應子章(中憲大夫廉公之子)所撰《龍安寺砧基序》(宋紹興十年歲在庚午秋七月重興寺院)。鄱陽《汝南應氏家譜》最早得知是從明朝正統已未年(公元1439)重修,至今(公元2011)有572年歷史,期間推算已經重修10次,平均近60年修一次。現在蘆田鄉應家村看到的族譜應該是1439年重修的版本,之前傳世族譜在“元之末季”損毀。
根據譜頭中收集的譜序,考證族譜重修年份記錄如下:
公元1439年,三十六世應炳文撰《應氏重修家譜序》,共有12卷(大明正統已未年中秋後七日);
公元1502年,蔡登(蔡從善),宏治壬戌年,未錄;
公元1597年,潯陽三溪汪德川撰《古鄱廣石應氏重修宗譜序》(大明萬曆二十五年丁亥冬月穀旦);
公元1618年,貴溪秀才應宇和撰《宇和會修老宗譜序》;
中莊庠士克成公七世孫邑應君瑞撰《重修君瑞續修宇和序》(大明萬曆四十六年次戊午季月夏吉);
順治年(公元1638-1661),應德彰重新錄應宇和所撰譜序,具體何年不詳;
公元1680年,四十四世應道卿、應聖亮《重修譜序》(康熙十九年歲在庚申秋月穀旦);
公元1690年,四十六世孫西岸應道亨(高四十一)撰《重修宗譜序》(龍飛康熙二十九年季冬月穀旦);
公元1762年,應子文、應子誠、應子兆、應子青、德光《應氏重修譜序》(皇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歲春月穀旦);
公元1800年,四十八世應斐亭、成章、德覆撰《應氏重修宗譜序》;
年家教弟邑庠昆湖江維斗撰《應氏宗譜序》(清嘉慶五年歲輪庚申孟夏月吉旦,1800年);
公元1944年,五族連修(民國三十三年);
公元1994年孟秋月,五十三世西岸應訓彩撰《應氏重修宗譜序》。

800年的同宗聯誼

鄱陽應氏、貴溪應氏同宗
第一次交流:宋寧宗嘉定間(公元1208-1224年),鄱陽廣石應氏25世祖中憲大夫廉公之後裔,曰克中(應克中),同貴溪金紫大夫少卿舜臣公之元孫曰夢武(應夢武),俱登進士,筆曾會合宗譜,推明族派交相印證,兩宗從此統一派行。
第二次:大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貴溪庠生宇和應王佐,送賓貢進士陳嘉中姻兄弟過京廷試,送至瑞洪分訣,乘舟抵饒河至鄱陽廣石(今鄱陽蘆田)過宗賓禮,撰有《宇和會修老宗譜序》,現收錄於鄱陽應氏宗譜。
第三次交流:公元2007年正月初十,貴溪兩老者抱譜尋同宗,還是按祖譜鄱陽廣石尋覓,廣石地名幾經更迭,早就不存在,實是感慨。好在鄱陽《汝南應氏家譜》譜頭載有“古鄱廣石”字樣,不然同宗相見都不相識。
同宗的三次交流,時間跨度有近800年,不可謂不是奇蹟,真正體現的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應字來的同宗情誼。08年正月,貴溪同宗重修家譜時,鄱陽應氏,上饒應氏同宗都派出族人代表參加道賀。

參考資料:

《晉書.應貞傳》
《汝南應氏家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