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城徒手秧歌

慶城徒手秧歌

慶城徒手秧歌,是流傳於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當地民俗活動的重要內容。徒手秧歌是慶陽秧歌的一大特點。演員赤手空拳,不拿任何道具,這種表演形式難度較大。19世紀30年代曾在解放區流行,後來為陝北秧歌所代替。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歷史淵源

秧歌,起源於北方,是產生於農田裡的一種歌舞。因勞動強度大,需長時間弓背彎腰,為了消除疲勞、疏鬆筋骨,休息時人們就在天地里扭起來。為防止踩壞秧苗,就見空插腳,於是出現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慶城徒手秧歌表演慶城徒手秧歌表演
20世紀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躍的時期。每遇節慶活動,人們都要扭秧歌。這一時期秧歌的動作和歌詞都有了較大的發展,慶陽市文藝工作者把革命鬥爭的內容和民間歌謠、小調也融入了秧歌,大大豐富了秧歌的內容,出現了秧歌劇、秧歌小演唱等。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批很有藝術價值的秧歌文藝作品,如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新十繡》《王麻子變工》《減租》《改造二流子》《四季歌》等。在邊區新文化運動中,新寧縣湘樂鎮南倉村村長劉志仁,將秧歌這種表演形式融入當地社火之中,大大豐富了社火內容和表演形式,增強了社火的觀賞性。1937年劉志仁開始創作新秧歌劇,他在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中,注入解放區全新的革命鬥爭內容,用簡潔明快的民眾語言,熱情歌頌共產黨和邊區火熱的革命生活,深受農民的歡迎。他自編自演的第一部新秧歌劇《張九才造反》,演出後民眾當場給他披紅帶花。1944年11月,劉志仁被推選出席了陝甘寧邊區文教工作者大會,榮獲“特等藝術英雄”稱號,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的接見。延安解放日報》以大篇幅介紹了他的事跡和經驗,陝甘寧邊區政府給他頒發了“新秧歌運動的旗幟”的布質獎狀,毛澤東主席給他贈送了一條毛毯。慶陽縣三十里舖社火頭黃潤,1943年9月到延安參加了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大會,演出新編的秧歌劇《減租》,受到延安民眾和大會代表的高度評價和讚揚。

表現形式

秧歌為群體舞,由許多身穿彩服,扮演成各種人物角色的中青年農民列隊組成。秧歌的扮演者都是些不出聲的“啞巴”,不是靠唱腔,而是靠造型和表演去感染人。他們或手執扇子、手帕、彩綢道具而舞,或徒手而舞。
慶城徒手秧歌慶城徒手秧歌
慶陽的秧歌就屬於後者。舞有定式,並伴有音樂。在秧歌佇列中,還雜有一對醜公醜婆,就如飯菜中的調料,使秧歌更加有滋有味。醜公,民眾呼為騷老頭,頭戴氈帽,後蹺一根細毛辮,臉上塗以豆腐塊裝飾,手執蠅刷或長桿煙鍋,動作以“風騷”為其特點;醜婆,又名害婆娘,頭髮梳成一根短棒,上插大紅花,雙耳垂吊紅辣角或紅紙炮,臉塗以厚粉,上點幾顆雀斑,手舞棒槌,動作以“辣”為其特點。二人或在隊尾,或滿場子亂跑,作出各種滑稽動作,逗人發笑。慶陽秧歌在去瀋陽參賽時,要不要去醜公醜婆,爭論不下,後來一槌定音,要去。結果,獨有慶陽秧歌有醜公醜婆,而且大受歡迎,成為慶陽秧歌的一景。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分為大場與小場兩種。開始與結尾為大場,中間穿插小場。大場又名過場,是全體演員列隊邊走邊舞的一種集體舞。舞有定式,主要要走出扭麻花、滿天星、纏綿花、扎四門、龍擺尾等十幾種變化豐富的隊形圖案。在舞的過程中,用鑼、鼓、鈸3種打擊樂器伴奏,鼓點有“老虎大洗臉”、“雞啄米”、“雷神鼓”等。小場子,又名踢場子,是帶有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根據出場的人數,又可分為“二人場子”、“三人場子”、“四人場子”等等。舞蹈動作有扭步、十字步、鳳凰單展翅、二起腳、劈叉等等,樂器伴奏以鎖吶、笛子、二胡、板胡為主,曲牌有《狀元遊街》《繡荷包》《尖尖花》《銀扭絲》《大擺隊》等。

主要特點

慶陽的秧歌有兩種,一種叫秧歌舞,一種叫秧歌劇。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稱“扭秧歌”始終突出一個“扭”字。有原地表演的,也有在進行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變換各種隊形,聚散分合,動靜有序,看起來使人眼花繚亂,妙趣橫生。秧歌舞表演人數,可多可少,有男有女,雙排偶數。人物化妝多式多樣,有工人、農民、軍人、學生,還有老漢、醜婆、大頭娃娃等。秧歌劇與秧歌舞不同,它雖也以“扭”為主要表演特徵,但它是載歌載舞,而且有故事情節,只不過是劇情線條比較單一罷了。徒手秧歌是慶陽秧歌的一大特點。演員赤手空拳,不拿任何道具,這種表演形式難度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菸斗、花朵、鐮刀、斧頭的。腰中多束紅綠彩帶,扭動時如花海翻浪,異常耀眼。當年隴東解放區流行的《夫妻識字》《兄妹開荒》就是這一藝術形式的代表作。

傳承情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秧歌這種文藝表演形式廣泛流傳。人們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後的喜悅心情,歌唱人民領袖和社會主義新事物。每年春節、國慶節和其他重要節慶活動,都有秧歌隊出現,秧歌隊成為街道文藝活動的主流和亮點。2002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慶陽的秧歌更是盛況空前,是國內外賓客大開眼界,特別是徒手秧歌,使來賓大飽眼福。他們說:“像這樣數萬人的秧歌隊伍,在國內真是少見。”也就是在香包節期間召開的民俗研討會上,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為“徒手秧歌之鄉”。

保護措施

為了傳承民間舞蹈“徒手秧歌”,慶城縣文化館曾於2008年舉辦了全縣徒手秧歌骨幹培訓班,參加培訓的100多名來自不同崗位的人員,接受了為期10天的系統培訓,為傳承和發展“徒手秧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針對每年的春節文化活動之際抽出專業人員對各鄉鎮及縣直單位的社火、秧歌也進行業務指導培訓,重點培訓者達800多人次。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甘肅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序號:13
遺產編號:Ⅲ—1
項目名稱:慶城徒手秧歌
申報單位: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