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濟寺[山西省原平市惠濟寺]

惠濟寺[山西省原平市惠濟寺]
惠濟寺[山西省原平市惠濟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惠濟寺位於原平市東北15公里練家崗村,寺創建於唐,重構於宋,金、元、明、清歷代屢有修葺。 寺坐北朝南,由山門、文殊殿、鐘樓、伽藍殿、大佛殿及東西廊廡等建築組成,占地面積2135平方米。

基本信息

寺廟簡介

寺廟合影 寺廟合影

惠 濟 寺 (第二批省保)

時代:宋

地址:原平市東北15公里練家崗村

寺坐北朝南,由山門、文殊殿、鐘樓、伽藍殿、大佛殿及東西廊廡等建築組成,占地面積2135平方米。

文殊殿為康清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懸山頂。殿內佛壇上保存彩塑18尊,兩山牆繪壁畫20餘平方米。

大佛殿為宋代遺構,面寬五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磚建月台寬大。殿內使用減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內額,其上四椽栿與前後乳栿搭交。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里轉六鋪作出三抄,後尾置於順梁下,明間補間鋪作出45度斜昂。殿內佛壇上塑佛、菩薩、脅侍、童子、金剛等,為宋塑佳作。兩壁千佛閣記憶體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細,刀法有力。殿內後壁奉曹氏姥塑像一尊。

寺廟歷史

寺廟佛像 寺廟佛像

始建於唐,宋重建,金元明清屢有修葺。始建於唐,宋重建,金元明清屢有修葺。有山門,觀音殿,鐘樓,伽藍殿,東西廊廡,大佛殿等建築,殿內塑像俱存。其中大佛殿歷史最古,建築結構及其塑像藝術尚保存宋代風格。殿身寬五間,深八櫞,單檐歇山式屋頂,柱頭施五鋪作斗拱承托出檐及梁枋。殿內金柱四根,分布兩側,平面小八角,猶存唐宋古制。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內額, 上用四櫞狀與前後乳袱搭交,突破唐宋結構舊規,向擴大殿內方向變化。佛壇上泥塑佛,菩薩,脅待,童子,金剛等 比例適度,線條和諧,面形圓潤,衣飾流暢,脅侍菩薩下肢紗羅透體,塑工之巧,當為宋金佳作。

建築分布

寺廟結構

惠濟寺面積為八間,進深兩間,分上下兩層。主殿三間居於中部,下層主殿內有壁畫,內容為釋、道、儒三教聖像,像前置有隔扇,隔扇前為供奉活動之地,左右各為一間住屋。右住屋的石壁上有一黑洞,高約一米,可由此通向寺東絕壁上的另一小廟。今小廟已毀,僅留支撐寺廟的懸柱一根,稍有風吹動,即左右搖擺不定,當地人稱之為“扒拉柱”。金安寺上層主進深兩間,均為通天柱(5.1米)。余間皆進深兩間。前有走廊,走廊前又有木板伸出,為棧橋式殿內有閣,內畫玉皇像。線條流暢,比例適當,工藝相當精細。下層面闊八間,其中主殿三間。主殿,前置望柱七根,裝有木欄板。整個建築之前部均懸於空中,下用十餘根木柱支撐,結構奇特,十分險峻。上層面闊五間,主殿三間,主殿進深兩間,余皆進深一間。前均置走廊,供人登高望遠。

寺廟布局

寺廟石井 寺廟石井

中國古代寺廟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鐘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因而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布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惠濟寺的全寺布局則不一樣,天王殿後面,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條平行線上,屬於華北園林建築風格。這也與它依山就勢的地理位置有關,無法縱向延伸,只能橫向發展。慧濟寺里有一處龍泉,其意義頗似觀音淨瓶里的淨水,很多人都希望能沾上一點淨水,與佛結緣。

寺廟景觀

文殊殿為康清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懸山頂。殿內佛壇上保存彩塑18尊,兩山牆繪壁畫20餘平方米。 大佛殿為宋代遺構,面寬五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磚建月台寬大。殿內使用減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內額,其上四椽栿與前後乳栿搭交。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里轉六鋪作出三抄,後尾置於順梁下,明間補間鋪作出45度斜昂。殿內佛壇上塑佛、菩薩、脅侍、童子、金剛等,為宋塑佳作。兩壁千佛閣記憶體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細,刀法有力。殿內後壁奉曹氏姥塑像一尊。

寺中庵,奉曹氏姥,相傳唐時建寺,曹氏布施汲水,每日一缸,供建設用,工竣而坐化。後人念其功德,建庵祀之。

寺廟佛殿

玉雕觀音 玉雕觀音

大圓通殿,是惠濟寺的主殿,建於清康熙年間,“圓通”是觀音的代名詞,其意是“不偏倚,無阻礙”,圓滿通達。大圓通殿即觀音菩薩正殿,在佛教經典中,觀音是耳根通(一根通)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通。觀音菩薩能聽到苦難的呼救聲,便能眼觀,故名觀音。大圓通殿是單層重檐的木結構建築,頂蓋黃色琉璃瓦,飛檐翹角,莊重典雅,是典型的清初建築風格。大圓通殿兩旁端坐著32座觀音應身像,展示了觀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現的各種形象。再加上中間供奉的觀音佛身,共33身。這裡還有一座白玉的觀音,很多人拜完以後,都會摸一摸玉觀音的腳。

相關資料

現存主殿是文殊殿,為宋代重建,殿內仍保留有唐柱兩根。前柱四根呈八字形,稍向內傾,且保留有唐代建築風格。此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有廊子,並有磚鋪月台,殿內兩柱上懸掛對聯一副:福殿巍峨山接三清法界,天香縹緲如游九府神宮。 殿內彩塑,造型優美,姿態生動,衣紋流暢,比例勻稱,為目前宋塑中罕見珍品。兩壁千佛閣內的宋代木雕,現存有157尊,其中有十尊三頭六臂,雕工精細,刀法有力,真可謂藝術大作。殿內有壁畫,內容為菩薩救難,色彩以石綠和鐵青色為主,筆工古樸。

在殿內壁角,有一曹姑姑坐化像,其外部泥塑,其內確有人體骨骼。據傳在建此廟時,此地有曹氏姥願以汲水為布施,每清晨汲水一缸,則足夠工人一日之用,竣工後而曹氏姥便坐化。於是,在寺中別修一庵塑像祀之,以其有功於寺

忻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忻州位於山西省北中部,該區扼"晉陽北路門戶",四周環山,地域遼闊,為秦晉高原的一部分,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就發生在這裡。目前已形成以煤炭,冶金,機械,化工,電力為主體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生產也有相當基礎,成為全省重要的糧油產區之一。 該地區文化歷史悠久,自然旅遊資源多面廣,峻峭奇特,人文旅遊資源古老獨特,佛教聖地,革命革址,文物古蹟較多且名揚中外。
景點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 南茹八路軍總部舊址 | 平型關戰役遺址 | 西河頭地道 | 徐向前故居 | 閻錫山舊居 | 阿育王塔 | 白佛堂 | 邊靖樓 | 岱嶽殿 | 貂嬋故里 | 汾源天池 | 公主寺 | 公孫杵臼墓 | 古城代縣 | 關帝廟 | 關王廟 | 管涔山風景區 | 圭峰寺 | 海潮庵 | 洪福寺 | 護城樓 | 惠濟寺 | 金安寺 | 金洞寺 | 靜居寺石窟 | 歷代長城 | 林泉寺 | 蘆芽山 | 娘娘灘 | 寧武關 | 偏關 | 普濟橋 | 三關 | 三聖寺 | 雁門關 | 石徑禪院 | 壽寧寺 | 宋氏牌樓 | 台駘廟與支鍋奇石 | 天涯山 | 五峰山 | 忻口遺址 | 忻州城樓 | 忻州古城 | 秀容書院 | 岩山寺 | 楊忠武祠 | 迤西洞 | 禹王洞 |元好問墓 | 趙杲觀 | 忠烈祠 | 朱氏牌樓 | 五台山 | 管涔山情人谷景區 | 趙杲觀 | 汾源水利風景區 | 五寨自然保護區 | 馬營海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