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經濟”一詞不用解釋。在“經濟”前加上一個“心”字,就有了專項界定:“心”是心靈的“心”,說明這種經濟發展與人們的心靈相關。
內容
新經濟VS心經濟:在未來的經濟上有這樣的一個趨勢:21世紀,一流的企業將不再是用製造產生物質滿足人們身體物質需要的企業。而是那些通過製造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心靈需要的企業。如果說我們今天的時代是新經濟的時代是正確的。那也只說對了一半。還有一半,那就是這個時代同時是心經濟稱霸的時代!新經濟與心經濟並駕齊驅共同湊出屬於這個時代的交響曲!
經濟就是滿足人的需要,而今天心理需要遠比物質需要重要,所以如果我們明白了在人的哪些心理需要上花心思,下苦功。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個巨大的商機。
心經濟,說到底就是把人的各種心理體驗當作了商品,或者說是將構成了商品最重要的那一個部分加以出售。暴利,也就在那裡·
心經濟”與禪商精神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決定了雙方商業基礎很難合一。中國社會既不可能拋棄以情感為基礎的傳統文化特徵,也無法預見西方理性主義商業文化在華的前途。因此,中國醫藥企業必須從本土文化基因中尋求成功之源。中國企業家的成功一般都是某個歷史階段、某種文化形態下的成功。研讀歷史而為市場所用,已經成為了當代企業經營者的自覺行為——海爾CEO張瑞敏和成都恩威集團董事長薛永新以“道”、“無為”的禪商思想指導企業的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功;中鴻天房地產公司潘石屹所推崇的“無偶像、無權威、無寺院”的“禪道”管理,獲得了豐厚收益。於是乎有人斷言:經商修禪已經孕育了一種新型的商業精神或商人精神(或企業家精神),這就是禪商精神;“心胸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禪商精神是中國經商者取得市場成功的商業法寶。
從另一角度分析,在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人類文明正在邁向後物質時代,這個時代具有明顯的“心經濟”的特徵:所有的發展都是為心靈的回歸所作的鋪墊,一切物境只是心靈的作用而已——教育產業是“修心”,傳播產業是“明心”,娛樂產業是“調心”,健康產業是“養心”,諮詢產業是“益心”,服務產業是“關心”,慈善產業是“愛心”,宗教產業是“安心”,簡直就是一個“直指人心”的時代。
從市場的角度看,在商品同質化時代,消費者不僅購買商品的功能價值,還購買商品的心靈價值,比如商品設計是否有更巧的心思、更多的心意、更好的心趣、更爽的心情、更醇的心境、更高的心智、更美的心靈、更強力的心志。可謂得“心”者得市場。進一步講,商品乃“心”之載體、符號、表象,萬物乃“心”之大化流行。“心”有萬殊,故有萬種商品形式創意。
有位醫藥企業家說過:賺10萬是自己的;賺100萬是家庭的;賺1000萬是社會的。
這是一種境界,是大私極處即大公的商業理念。一個醫藥經營者如果在思想上達到了這種境界,就有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長遠意識,企業(個人)的財富積累就有可能轉化為引領消費潮流的動力並福澤社會,其在為自我而努力進取時,“私我”也就融化為“大公”,這也正是文化、經濟一體化的表現,是企業基業長青、核心競爭力得以長期保持的真諦。
關注“心經濟”也好,倡導禪商精神也好,首先要求醫藥企業提高心性修養的大智慧,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把工作場當作道場。其實,開辦成功的醫藥企業就是為全社會做的最大的善事。因此,成功的醫藥經營者也就應是最大的善人。醫藥企業要能夠坦然面對身上的社會責任和盈利壓力,以慈悲心做人,以菩薩心做事。比如醫藥終端企業如果把“創建和諧社區、構建健康會所、進行健康行銷”作為自己的經營宗旨,這樣就有可能獲得企業的持續發展。
由來
從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形勢來看,物質已經充斥了這個世界,而物質性的產品升值的空間卻在大大縮小。顧客對物質性產品的需求是在遞減。表現在大部分的商品(除了剛剛開發的新產品以外),做的越來越精緻,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可是價值卻越來越低。表現在價格上是跌勢不減——手機、彩電、電腦以及一些數碼產品買回來往往幾個月就要跌價,而這一切滿足的都是人的物質需要,我們稱之為“身時代”。目前人類的需要已經進入了心靈的需要,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階段。與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製造產品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身時代”不同,在這個時代,人類的經濟以創意生產來滿足人們的情感和精神需要,我們稱之為“心經濟時代”。人們開始對日常的物質需要不能滿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提出質疑。現在唯一可以大規模升值的就是心經濟,就是文化產業。
有三個“80%”可以證明心經濟時代的到來:第一個是世界上80%的人都解決了溫飽問題;第二個是,生活在發達地區、已開發國家、發達城市的人用80%的錢來滿足自己情感和精神需要,如綠色消費、旅遊、教育、泡吧、養老、看電視、節慶、聊天、讀書、郊遊、宴請等等;第三個是,在這些發達地區和國家80%的商品利潤來自於滿足人們的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即靠一系列的文化模式,如設計、品牌、色彩、時尚、地位、專利、款式、紋樣、結構、個性等獲取利潤。
全球最大的未來學研究機構之一哥本哈根未來研究所所長羅爾夫.詹森指出:“未來的產品必須取悅於我們的心,而不是大腦。當這一點成為現實的時候,富裕國家的主導社會模式將不再是信息社會,而是夢想社會。現在是為產品和服務加入情感價值的時候了。”
所以說心經濟已經來臨。心經濟時代經濟發展,呈現出的特點最主要的有三點:
第一、人類的需求開始轉向心靈的、心理的和精神層面,具有明顯的“心”的特徵。
在二十一世紀以前,人們的絕大部分活動都是圍繞著如何滿足人的身體的生理需求展開的,表現出顯著的“身”的特徵;而今,當這種生理需求被基本滿足或完全滿足,甚至有的已過度滿足後,人的需求則開始轉向心靈的、心理的和精神層面,具有明顯的“心”的特徵。身與心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需要,兩個決然不同的經濟發展的歷史階段和兩種決然不同的文化體系以及經濟特質。
心經濟時代到來的標誌是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儘管人們追求心理和精神的滿足自古有之,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那樣,作為一種經濟形態而普遍存在著,並且將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發展成為一種主流趨勢。即便是在許多傳統的物質生產領域,產品設計中的文化的、精神的成分也越來越重,甚至成為主導。人們以經歷、體驗、覺悟和信仰的方式消費著文化產品。人們購買著個性消費著偏好、感受著心情、體驗著意味,商品的使用價值被淡化了,而附加在商品上的文化價值及其表征意義卻被愈加看重了。
第二,心經濟時代具有與身經濟截然不同的經濟特質。感受是個性的,需求是主觀的,認同成為經濟的主宰,是心經濟最大的特質。信則有之,不信則無;覺則有之,不覺則無。在以往,“中看不中用”是貶義的,以滿足身體需要為主的時代,而“不中用”就是毫無價值,但在心經濟時代,“中看”就成,“看上去很美”就是賣點;在以往,消費是一種消耗性的過程,而在心經濟時代,文化消費是主觀感受,精神經歷,是非消耗性的,看了、聽了、覺著了就付錢,消費的是無形的東西;在以往,人們追求“酒足飯飽”的滿足,但在心經濟時代,人
文化成就“心經濟”
文化產業的興起是產業下游化的產物,早在17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就發現,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中心將逐漸由有形財物的生產轉向無形服務的生產;1940年,克拉克也發現了類似的規律,即隨著經濟的發展,就業結構的中心將按照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再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的規律發生變化,此即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經濟法則。然而,第三產業並不是“配第一完拉克”法則作用的終點,經濟發展中的產業下游化趨勢一刻也沒有停止。在“配第一克拉克”法則的作用下,第三產業內部的就業結構和利潤結構繼續分化和集中,並在20世紀90年代飛速崛起了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衛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通訊產業,成為第三產業的就業重點和利潤中心。這時候,人們想起了20世紀60年代的經濟學家坂本二郎(一橋大學教授)關於“第四產業”的主張,即將第三產業中的腦力服務部分與體力服務部分區別開來.獨立成為第三產業下游的第四產業。時至今日,儘管沒有統一的定義,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第四產業已經得到普遍的承認。顯然,第四產業也不是產業下游化的終點,在20世紀70--80年代,日下公人等經濟學家又主張將第三、第四產業中滿足心理需要的文化服務和創造活動獨立出來,稱之第五產業。1989年東方出版社翻譯出版了日下公人的專著《新文化產業論》。也就是在這部專著中,他粗線條地將文化產業劃分成了三類:其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如生產與銷售圖書、報刊、雕塑、影視、音像製品等行業);其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其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蒙特婁會議上曾把文化產業定義為:“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文化產業可以說是“心經濟”,即與人類信息溝通,心心相印的相關產業。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滿足了人們豐富心理-精神生活的渴望,文化產業的發展刺激人們去提高生活質量,從而創造出大量新的商機,形成一個“上游開發、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產業鏈條,對相關的各種企業和產業形成帶動效應。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一根富於魅力的文化產業鏈條,把創意、技術、行銷等環節緊緊聯繫在一起,使獨創的文化價值,逐步轉變成為有廣闊市場的商業價值。可以說,文化產業成為全球GDP的強大增長源,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以美國為代表,一些先進的已開發國家正從工業經濟進入信息經濟領域。有學者認為:信息化潮流從技術上分,可以包括電腦、通信、網路集成三大部分;而從產業結構上分,又包括計算機和運用(電腦、軟體及服務)、通信(有線、無線和衛星通信網路)、內容(娛樂、出版、廣播電視和信息服務)。它們既相交叉又融合,產生了一個新的多媒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