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最佳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等六大基本原則。工業文明,原來是一個只允許州官放火、不允許百姓點燈的(持有雙重標準的)文明,這其實是一種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理想的近代國家都有下述特徵:國家在其領土範圍內對其人民直接統轄,不存在任何足以妨礙流動的中間統治環節;國家對人民進行普遍的讀寫文化和公民準則的教育,但幾乎都不宣揚宗教;由於普遍的教育、遷徙和就業使幾乎每一個國民都成為現代經濟的成員,由於等級和身份的廢除和經濟社會差距的縮小,使得所有人都被賦予納稅的義務和能力,現代國家的財政制度得以建立;由於人民是稅收和軍隊的主要來源,由於平等,近代國家必須時時關注其人民的意見,不得不允許人民參政議政,只有獲得人民的認可近代國家才能維持下去。工業文明對大自然的瘋狂掠奪注定了其天然具有不可持續性。

學術解釋

大城市展示工業文明大城市展示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最佳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等六大基本原則。

概述

工業文明體現工業文明體現

迄今為止,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成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農業社會也曾有過發明和改進,有時發明和改進的數量和規模還相當大,但是,進步從來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續不斷的,即使是進步最快的農業社會(如唐宋時的中國),其創新的數量、水平和影響也遠遠不能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當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工業社會的本質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無限增長需要高生產率,高生產率需要發達的分工,還要求這種分工必須有不斷的、有時是迅速的變化,因為創新不停地帶來新的分工和新的產業。因此工業社會有著比農業社會多的多的職業,但它們存在的時間都很短暫。這個社會中的人一般不會終身呆在同一個位置上,他必須時刻準備著從一種職業轉換到另一種職業。因而這是一個沒有嚴格劃分的職業的世界,人們可以任意選擇職業。因此一個成熟的工業社會必須是其成員能夠順利地交流和流動(包括空間的和職業的)的社會。這也就是為什麼遷徙自由和擇業自由被工業社會視為基本人權的經濟根源。

工業文明體現工業文明體現

在一個高度流動的社會裡,不可能在任何分工之間設定深刻的障礙,不允許社會層級的劃分一成不變,那樣做會影響流動性。由此帶來職業的平等。職業平等的邏輯結果就是呆在任何職業中的人的法律、社會和政治的平等,身份基本不起作用。換言之,工業社會有職業、有階級而無等級。階級和等級都是分工的產物,差別在於,階級的成員可以流動,等級的成員不能流動。工業社會在財產占有方面存在著眾所周知的巨大差異,與階級、階層和職業有關的其他不平等也的確存在,但一般說來,相對於農業社會中的僵化、絕對和深刻的等級劃分來說,它們具有一種彈性、相對、溫和的性質。工業社會的平等主義既不是完全的幻想,也不是純粹的現實。工業社會成員不再是貴族、臣民、賤民和愚民,而是公民。

工業社會的消費文化也有助於平等。大眾消費是不斷的經濟成長的絕對需要,為此,就必須使所有人都成為現代工業的終端消費者;進而,一切妨礙消費的過於懸殊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差距就不能允許長期存在。

工業社會成員的頻繁的大規模的流動和平等,意味著一個陌生人社會。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之間需要持續、經常和直接地進行交流,為此需要共享一種無條件通用的標準語言,對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他們還需要一種為使用這種標準語所必需的、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對面的短暫接觸中進行密切交流。這就要求創造一種標準語言並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這種標準語言的和其他為社會流動即多變的分工所必須的基礎性、通用性和標準化的知識的教育。蓋爾納將掌握標準語及其他與他人溝通所必需的同時也是與他人共有的普通技能,即擁有讀寫算的能力、基本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和關於自然和所處社會的基本常識,稱為“識字”。

工業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半自然半人為的產品,即通過對一種精心選擇的方言的改造而來。霍布斯鮑姆指出,歐洲各國語言的標準化過程,多半發生在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漢語國語、白話文和簡化字的形成,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統一的官方語言的物質基礎是工業文明。“標準化的民族語言,無論是口語還是書寫文字,若不是藉助印刷術的發明,識字率的普及,還有公立教育的廣設,將不可能出現。”

在工業社會裡,“識字”不再是一種專長,而是所有專長的先決條件。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賦予他公民身份的那部分知識不再是專門的技術,而是所謂的識字能力。真正職業的教育,雖然也必不可少,但和農業社會比較,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

工業文明體現工業文明體現

在這裡蓋爾納對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勞動進行了獨到的比較。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中的勞動有下列特徵:絕大多數勞動是體力勞動;絕大多數勞動都是直接和作為勞動對象的物體打交道,而較少和人打交道;較複雜的即包含智力因素的體力勞動的專業化程度很強,特別是在手工業中,這類勞動及其產品的複雜性和藝術性要求勞動者具有長期的訓練和嫻熟的技能。因此,農業社會勞動者所必備的知識主要是關於作為直接勞動對象的特定物和作為直接勞動過程的特定技術的特殊知識。農業社會的教育屬於私人而非公共領域,與農業勞動的這一特徵有直接關係。在工業社會中,由於技術進步,類似農業社會中勞動所具有的體力性和智力性越來越多地被機器所消解。工人操作機器,機器才直接作用於生產對象。機器越來越自動化,勞動的體力因素也越來越少,工業勞動特有的智力因素則越來越重要。就後者來說,主要不是關於機器和控制機器的知識,而是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原因有二,一是頻繁的職業變換;第二,由於工業經濟在生產前、生產過程中和生產後的所有環節中都具有的社會性,工業社會的大多數工作都離不開與他人的交流。總之,工業社會的勞動主要是並且越來越是交流性和語義性的,離不開與人、意義而不是與具體事物打交道,只有極少數專家才需要真正專業的知識。換言之,工業文明的較之農業文明發達的專業化,僅僅體現在專家和物化的專家即機器中,工業社會對絕大多數人的要求僅僅是識字。筆者以為,工業勞動的上述特點可以稱之為勞動的普遍性和抽象性,與之對應,農業社會中的勞動充滿了特殊性。

工業文明體現工業文明體現

因此,培養廣大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即讓他們識字,使之能夠不那么困難地和迅速地勝任不同職業,而非培養專家,成為工業社會的教育體系的主要任務。生產和再生產這種建立在人人識字基礎上的、世俗的和大眾的文化,是農業社會所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業,這就需要現代國家。只有擁有社會內部最大範圍的和最高的權力及控制最多資源的政治組織即國家才有能力和意願進行這種大規模的和持續不斷的教育。工業社會的成員要想具備工作資格並成為真正的公民,就必須按照共同的要求,達到一定的識字水準,這是家族和地方單位根本不可能提供的。因此產生的對教育的要求也規定了國家這種政治單位的最小規模。這種規模歸根到底是由工業的大規模生產和無止境增長所決定的人力資源的規模及大規模流動的必要所決定的。它必須比傳統農業社會中的多數文化單位和政治單位要大。

不能過於機械地理解這裡的“識字”,蓋爾納把它理解為一種與時俱進的綜合素質。在他看來,工業文明的性質要求永遠占人口多數的普通勞動者具備大致相同的能力,工業社會的技術進步決定了這種能力肯定是越來越高的,而擁有真正專業知識的專家只是極少數。因此,用“識字”這個詞只是表明其大眾性。

工業經濟決定了國家需要它的成員們在文化上具備相同的特徵,或者說,經濟成長需要一種由國家維繫的普遍識字的大眾文化,蓋爾納把它理解為近似於農業文明中的高層次文化的世俗化和普及。是這種跨社群跨地方的大文化而非社群和地方文化提供了國家內部的約束力。“在農業社會裡,高層次文化與低俗文化共存,需要一個教會來維持。在工業社會裡,高層次文化占據主導地位,他們需要的是國家而不是教會。每一種文化都需要一個國家。”[⑩]這意味著文化邊界和政治邊界的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一種普遍的和共同的、與政治單位同一的現代文化的世界對於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來說,就變成了自然的社會單位。

工業文明體現工業文明體現

這種單位就是近代國家。就像他沒有具體分析農業國家的政治統治的效果一樣,蓋爾納也沒有刻意去列舉近代國家的政治和文化細節。由於了解這些細節對理解蓋爾納的思想是不可缺的一環,因此筆者以為花些筆墨對這一幾近常識的領域作些勾畫還是有必要的。近代國家的特徵是從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時代開始形成的。理想的近代國家都有下述特徵:國家在其領土範圍內對其人民直接統轄,不存在任何足以妨礙流動的中間統治環節;國家對人民進行普遍的讀寫文化和公民準則的教育,但幾乎都不宣揚宗教;由於普遍的教育、遷徙和就業使幾乎每一個國民都成為現代經濟的成員,由於等級和身份的廢除和經濟社會差距的縮小,使得所有人都被賦予納稅的義務和能力,現代國家的財政制度得以建立;由於人民是稅收和軍隊的主要來源,由於平等,近代國家必須時時關注其人民的意見,不得不允許人民參政議政,只有獲得人民的認可近代國家才能維持下去。這意味著,和農業時代相比,現代國家或多或少必須是民主國家,至少是大眾動員和參與的國家。而在農業文明中,民主屬例外,專制是常規。發達的分工和健全的社會與政治網路使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雙向互動的了解和控制在技術上成為可能,從而保證了較高的行政效率。

如果只用一個詞來概括蓋爾納所指出的工業文明區別於農業文明的以上種種特徵的話,筆者首選同質性或同質化。在文化與政治的關係上,一個工業社會是一個同質的社會,一個農業社會則是一個有著許多異質的亞文化的不同質的社會。統一市場,統一語言,普遍的社會流動和平等,無處不在的標準化等等,都是同質化的具體表現。

反思

人類自從原始社會開始,就進入了以農業為主、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農業文明,到了18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現代文明——工業文明。從此以後,先後有若干的國家通過工業化實現了其大國崛起之夢,比如美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也有若干的小國和地區通過工業化而進入了現代文明,如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等。雖然,全世界的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工業文明的影響,但是,真正成為工業化強國的國家畢竟是少數,而且,從總體上看來,那些所謂的開發中國家和地區,在與已開發國家的比較下,其差距是越來越大,而不是縮小,並且這種格局已呈現出固化的趨勢。也就是說,以工業經濟為主體的現代文明,經過了200多年的發展,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並不是福音。尤其是,隨著像中國這樣的人口眾多的開發中國家努力實現工業化、努力向工業文明推進時,已經實現了工業化、並且曾經標榜工業文明的已開發國家驚人一致地對中國產生了反感。中國威脅論的提出、壓人民幣升值、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中美貿易的非對稱性,足以說明這一點。工業文明,原來是一個只允許州官放火、不允許百姓點燈的(持有雙重標準的)文明,這其實是一種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這讓我們不得不對其進行反思,同時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探討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一,工業文明的掠奪性。 不管是英國的崛起,還是緊跟其後的美國、法國和德國,在其工業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對外的掠奪——搶占殖民地、掠奪生產資料和海外產品市場、以及對財富的赤裸裸的搶奪。鴉片戰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無一不是這些所謂的工業大國發起的,無一不是為了掠奪生產資料和產品市場而發起的。已開發國家就是與開發中國家的市場交換,也是進行的不平等交換、非對稱交換,這不過是一種相對文明的掠奪而已。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工業化國家的興起是以非工業化國家的犧牲為代價或前提的。一方面,是已開發國家的驕奢淫逸,另一方面是不已開發國家的失業、通脹、貧困與飢餓、資源的日益枯竭。 工業文明,不僅是已開發國家對不已開發國家的掠奪,而且還表現為人類對大自然的掠奪。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瘋狂開採和使用,對水源、大氣的肆意污染,對生態的嚴重破壞,都在為了發展經濟(實際上是指物質財富的增長)、在人類無盡的物質貪慾的驅動下而大行其道。以至於,馬爾地夫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呼籲人類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至於,葉門將在10年以後水源枯竭;以至於,全球有六分之一、10.2億的人口處於飢餓之中;……以至於,“寂靜的春天”出現。 第二、工業文明在本質上是物質至上主義。 在工業文明中,親情、忠誠、友誼、信任等人類自然的情感,都讓位於了物質需求、讓位於了金錢關係。正如馬克思在100多年前所說的那樣,資本主義讓人類異化了,異化成了物質、金錢的奴隸。而資本主義正是伴隨工業文明而興起的。這不得不讓我們發出這樣的疑問:人類是不是從18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始就誤入了歧途? 第三,工業文明實際上遵循的是野蠻的叢林法則。 工業文明強調自由競爭、強調市場機制配置資源,這其實是一種優勝劣汰的意識形態,這與大自然所遵循的法則——叢林法則沒有本質的區別。所謂文明,不過相對於大自然的野蠻和無情而言的。而我們人類現在所推崇的工業文明卻與大自然沒有本質上的分別。這樣的文明,能否稱為文明,實在是值得懷疑。 第四,工業文明的不可持續性。 工業生產與農業生產根本不同在於,工業生產能夠做到生產資料的、幾乎是無限的集約化生產,而農業生產嚴重地依賴於氣候、陽光、水、肥料等可再生的生產資料,這些生產資源是不能被集約化的。而且,工業生產的許多生產資料是不可再生的、在物質形式上是不可循環的,而農業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源基本上都是可以再生的、在物質形式上是可以循環的。不可循環的經濟,從物質形態上講就是不可持續的。工業文明對大自然的瘋狂掠奪注定了其天然具有不可持續性。而且,工業文明所表現出的已開發國家對不已開發國家的掠奪性也注定其不可持續。 總之,工業文明表現出的人類對自然的瘋狂掠奪、已開發國家對不已開發國家的無情掠奪、以及已開發國家在(根本上是由工業化導致的)經濟全球化中的雙重標準,也說明了工業文明在哲學和倫理上其實是一個極端的個人主義。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文明,怎么可能持續呢? 亞當.斯密在工業革命、市場經濟剛開始興起的200多年前指出:“在這場合,像在其它場合一樣,他受著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並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並不因為是非出於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遺憾的是,在真實的工業文明中,財富分配遵循的是此消彼長、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自利也往往和損人統一在一起的。人類的發展需要社會主義。 更令人遺憾的是,現在仍有很多的人(尤其是類似中國這樣的不已開發國家)對這種極端個人主義的工業文明推崇備至,大談什麼提高工業化程度、大談什麼工業立國,而把人究竟需要什麼給忘記了、把人的全面發展目標給忘記了,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才可能持續發展給忘記了。技術進步無限論者認為技術進步可以拯救人類,可以解決我們在發展中所遇到的一切,但是,當(白色等)垃圾可以掩埋我們的時候、當越來越多耕地沙漠化石漠化的時候、當陸地上已經沒有足夠的潔淨水源可以飲用的時候、當不可再生資源耗費殆盡的時候,再多的袁隆平、愛因斯坦也拯救不了人類,畢竟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是要受到大自然的制約的。當我們失去賴以生存之本(耕地、水源、潔淨的空氣等)時,一切的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等物質財富都失去了意義。 瘋狂的人類啊,什麼時候才能學會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同類、學會克制自己的無盡貪慾?工業文明,是人類的夢魘,還是終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