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通常有兩種含意:①原來如此的,即心性本淨,“真如”之心,本來“清淨”;②經過努力,恢復得來的,即本淨之心,為煩惱妄念所染污,煩惱妄念一旦破除,又還原為“清淨”。“心”,佛教通常區分為“妄心”和“真心”兩種。妄心指通常人的心理狀況、思維活動,是克服的對象;真心是指清淨的精神實體,是體認、冥契的目標。禪宗六祖惠能尤為著力闡發心淨思想。他繼承《維摩經》的思想,在《壇經》第35節明確提出“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命題。》《維摩經·佛國品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弟子品》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佛土”、“眾生”的“淨”、“垢”,皆由於心。“心淨”,則佛土淨,眾生也自然淨。故《壇經》第十八節說:“人性本淨,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淨。”第二十節說:“世人性淨,猶如清天”,“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人性”,指“真如”、“佛性”,亦即“真心”之性。其意是說,“心性”本來是“清淨”的,只因被煩惱妄念所蓋覆,故變得不淨了,一旦除卻妄念,當即復歸心淨,得到解脫。佛教“心淨”觀念對於唐代李翱和宋明理學家的性情說有著深刻的影響。
相關詞條
-
淨慈寺
淨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初名“慧日永明院”,始建於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至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由於歷代君主多崇佛,故淨慈寺在歷史上是杭城最大的寺院...
景點介紹 歷史沿革 傳說 毀建概況 主持、禪師名錄 -
淨
“淨”,即清潔乾淨,而淨角都是大花臉,看起來很不乾淨,不乾淨的反面就是乾淨,因而名“淨”。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
漢字釋義 佛教用語 戲劇用語 戲劇花臉 淨角化妝 -
心淨桃源
心淨桃源是貴州省貴陽市第四屆農業嘉年華的舉辦地,位於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獨山村,緊領蘇格蘭牧場和桃源河漂流,景區主要以農業科技展示、教育普及、娛樂休閒為主...
-
《起淨意心》
《起淨意心》是由三藏法數所著的一本三藏法數類書籍之一。
【起淨意心】 【念佛十種心】提到 十心 參考資料 -
起淨意心
【起淨意心...,常生知足之心,是名起淨意心...。是名無執著心。五起淨意心念佛之人。能離世間雜染之法。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
【起淨意心】 【念佛十種心】提到 十心 -
龍心淨界
由以車田正美的作品《聖鬥士星矢》為興趣聚攏在一起的聖迷們構築成的、以《聖鬥士》的研究討論為中心、原創圖文作品交流為主的中文綜合網路社區,是以支持動漫作品...
簡介 背景簡介 社區發展 社區評價 -
淨明道
淨明道,為正文道教教派。亦稱淨明忠孝道。始見於南宋紹興年間。據道教傳說,當時西山(在今江西南昌)玉隆萬壽宮道士何真公祈請許遜降臨解救戰亂,因得許授“飛仙...
概述 歷史 教義 宗教倫理 社會影響 -
隨其心淨
簡介隨其心淨,佛教術語,諸佛各隨其心淨而得淨土也。 維摩經佛國品曰:“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