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饒水道

徽饒水道

徽饒水道,由北道昌江河(閶江)與南道樂安河(婺江)構成,是徽州與饒州之間進行商業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條水上移民之路,與徽杭水道齊名。元末明初的洪武趕散時期,該水道將徽州與饒州兩地的移民輸入皖西南的安慶地區,成為瓦屑壩移民的水上生命線,被譽為皖江文化的文脈之源。作為水上商路,《休寧縣誌》提道:“天下之民,寄命於農,徽民寄命於商。而商之通於徽者取道有二:一從饒州鄱、浮,一從浙省杭、嚴,皆壤地相鄰,溪流一線,小舟如葉,魚貫尾銜,晝夜不息。”其中的“饒州鄱、浮”指的就是流經祁門、浮梁、鄱陽的昌江河。

簡介

徽饒水道,指的是溝通徽州與饒州的兩條水路,其一為徽州祁門至饒州浮梁的閶江-昌江河水路,為北道;其二為徽州婺源至饒州樂平的婺江-樂安河水路,為南道。

北道

閶江-昌江河水路,該水路在徽州祁門境內稱“閶江”,出祁門則稱“昌江河”,實為同一條河流,該河發源於祁門境內,流經徽州的祁門縣、饒州的浮梁縣、樂平縣(今樂平市)、鄱陽縣,在鄱陽與樂安江匯合稱鄱江後注入鄱陽湖,是鄱江的北支。閶江-昌江河水路在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是徽商進入饒州和江西的通道,還是運輸祁門瓷土和徽州木材的要道,著名瓷都景德鎮就處於此道中段。

南道

婺江-樂安河水路,該水路在徽州婺源境內稱“婺江”,江西境內則稱“樂安河”,亦為同一條河流,發源於婺源境內,流經徽州的婺源縣、饒州的德興縣(今德興市)、樂平縣(今樂平市)、鄱陽縣,在鄱陽與昌江匯合稱鄱江(又名饒河),最終流向鄱陽湖,是鄱江的南支。該水道溝通饒州與徽州,是徽商進出江西的重要通道。

北道沿線城市·祁門縣

祁門縣是徽饒水道之北道昌江河的發源地,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位於安徽省最南端,與江西省交界。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安徽省林業重點縣,祁門紅茶、鳧峰綠茶主要產地,境內還有號稱“華東最後的原始森林”的國家4A級景區牯牛降景區。

北道沿線城市·浮梁縣

浮梁縣位於贛東北,昌江河的上游。公元621年建縣時初名新平,公元742年更名為浮梁。地靈人傑的浮梁縣自然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近80%,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且歷代人才輩出,湧現過“一王二侯三尚書,六位宰相七侍郎”。當地特產是“一瓷二茶”:舉世聞名的瓷都景德鎮在歷史上長期隸屬於浮梁縣管轄,因而浮梁被譽為“世界瓷都之源”;唐代的浮梁茶也曾聞名天下,在敦煌遺書之《茶酒論》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分別留有“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與“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美名,於是又被人們贊為“中國名茶之鄉”。

北道沿線城市·景德鎮

簡介

景德鎮坐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是中外著名的瓷都,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為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也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類對外開放城市。作為徽饒水道上唯一的一個地級市,景德鎮受昌江河的滋養甚多,景德鎮古名昌南鎮,就是指位於昌江流域的南部,而景德鎮制瓷之土也以昌江上游的祁門瓷土為佳,景德鎮燒瓷的木材也取自昌江流域的森林。

景德鎮的徽商

景德鎮的徽商集團形成於明代後期,相關的志書和家譜記載:明末時祁門人潘輒為“徽州資商會首”。歙縣人潘次君“賈呂江,居陶器,統一瓷器價格,賑濟陶家”。到了清代,徽商在景德鎮瓷業界的經商活動進一步擴大。乾隆年間,祁門人倪前松“陶於江右景德鎮”,“鏇以貨殖,多才億在屢中”。道光年間,倪炳經“少承父業,窯棧連雲”。鹹豐年間,婺源人唐隆樟“隨父營昌江瓷務”。嘉慶年間,婺源人詹騰“因家貧就賈,偕兄經營瓷業”。當時景德鎮十里長街,鱗次櫛比的店鋪多達1221家,其中70%以上是徽州人開設的。在商店從事勞動的店員和工人,徽州人還要大於這個比例。
徽商在景德鎮發展的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徽州就盛產茶葉,並集中在浮梁出售。唐代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人口大增,生產繁榮,物產豐富,宋代以後徽商更是大量雲集於此。可見,徽州人在景德鎮從商是有相當的歷史根基的。
從地緣上看,景德鎮與徽州僅一山之隔。景德鎮是徽州入經江西,往湖廣的主要通道,徽商在江西、湖廣等地區的活動,多是從景德鎮開始的。徽人與外界的聯繫主要是依靠水路,“商之通於徽者取道有二:一從饒州鄱、浮,一從浙省杭、嚴”,相對而言,通往江西的河道較為安全,因而,徽商大多選擇江西的通道。此外,江西境內水陸交通發達,便於通往他地,如著名的大庾嶺幹道縱貫江西南北,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大和最重要的商道之一,這條驛道常年都是一片“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踏,冬無寒土”的繁忙景象,是“江、廣百貨所由地”;以鄱陽湖為中心的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水系,又構成了江西的水上交通網,把江西各地聯結起來。經饒河,過鄱陽湖,入長江,徽商便可抵達長江沿岸的碼頭市鎮。明清時期,“商賈之稱雄者,江南則稱徽州”,這在相當程度上得力於江西境內便利的水陸交通,那么,徽商雲集景德鎮也在情理之中。

南道沿線城市·婺源縣

婺源縣位於贛東北,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婺源東西分別與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景德鎮市毗鄰,南隔銅都德興市世界自然遺產“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市。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一顆鑲嵌在三省交界處的綠色明珠。

南道沿線城市·德興市

德興市位於贛東北,樂安河中上游,饒州七縣之一,地處贛、浙、皖三省接壤處。東接浙江省開化縣,東南與玉山縣上饒縣毗鄰,南和橫峯縣弋陽縣相接,西接樂平市,北連婺源縣。南北長70千米,東西寬50千米,總面積2101平方千米(一說20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8322人(2006年末)。全市轄3個街道、5個鎮、6個鄉和大茅山省級經濟開發區銀城街道香屯街道、新營街道、泗洲鎮、花橋鎮、繞二鎮、海口鎮、新崗山鎮、黃柏鄉、萬村鄉、張村鄉、皈大鄉李宅鄉、龍頭山鄉。共有25個居委會、83個行政村。1990年12月德興撤縣設市。市政府駐銀城街道,距省會南昌171千米。

南道沿線城市·樂平市

樂平市位於贛東北,饒州七縣之一,位於樂安河下游,總面積1973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5平方千米。總人口8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萬人,城區人口15萬人。產業以煤炭、電力、化工、紡織、機械、食物、醫藥、建材為主。農業以種水稻、棉花、蔬菜為主。皖贛鐵路、樂德鐵路、景鷹高速公路、206國道和樂上、樂弋、田樂線3條省道穿境而過。樂安河可終年通航,上溯德興市,下入鄱陽湖通長江。名勝古蹟有翠平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洪岩仙境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淚灘雙月、文山石林、歷居寺、(山歷)崌山、樂平湖、紅十軍舊址、饒派風格古民居建築群等。

徽饒水道終點·鄱陽縣

鄱陽縣位於贛東北,饒州七縣之一,原饒州府附郭縣,處於昌江河與樂安河的下游。是徽饒水道的終點。鄱陽縣總面積4215公里。全人口約近150萬(其中農業人口110萬), 鄱陽縣是江西省面積第二大縣,人口最多縣,縣政府所在地為鄱陽鎮。著名的鄱陽湖即因鄱陽縣而得名。鄱陽縣1957年更名為波陽縣,2003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改回鄱陽縣。鄱陽全縣通行贛語

水上貨運·木材

“徽郡商業,鹽、茶、木、質鋪四者為大宗”。木材貿易是徽商經營的四個主要行業之一。徽商從事木材貿易的時間早、人數多、資本雄厚、活動範圍廣闊,在徽商商業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大工業出現以前,木材是建造房屋和製作車船、工具乃至家具所使用的基本材料。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致有的西方經濟史學家把大工業以前的時代稱為“木材時代”。因此.徽商的木材貿易活動,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徽州地處皖南山地丘陵區,“農力最為勤勞,綠地勢陵絕.厥士剛而不化”,不宜農作物生長.但林木資源卻很豐富。徽州林木資源按其用途,大致可分為用材林,如松、杉、祥等;經濟林,如桐、漆、烏柏等;果實體,如桔、梨、栗等,以及薪炭林。其中用材林杉與松則一向是徽州林業生產的大宗。“大抵新安之木,松、杉為多”。在徽州六邑中,又屬婺源的林木蘊藏量最大。所謂“山林之利.我勢獨擅”再加上婺源杉木質佳,“自棟樑以至器用小物,無不需之”。因而婺源的木商最為眾多,在南宋時期婺源人就已從事木材貿易了。他們每於冬季入山伐木,待至梅雨季節河水漲泛的時候,便利用水力運載出山,或由徽饒水道運至鄱陽,或由徽宣水道至蕪湖,或由徽杭水道運至杭州,然後轉銷各地。習於經營木材貿易的徽商常遠赴江西、湖廣、四川開拓新的貨源,擴大木材販運活動。婺源商人以南京的上新河作為經營貿易的中心,利用長江水運之便,把上游的木材運集於此,然後全國各地,而徽饒水道就是婺源商人進出長江的黃金水道

水上貨運·茶葉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詩中的“浮梁”就是江西景德鎮的母縣——浮梁縣,浮梁與徽州緊鄰,由於當時交通不便,徽州的茶葉要運到江西的浮梁縣進行交易。可見從唐代起,浮梁就是國內重要的茶葉集散地,也是徽商外出的重要通道。而徽商就是通過徽饒水道把徽州的茶葉運送到浮梁的。
浮梁本身也是名茶之鄉,其產茶歷史悠久,漢代即有僧人種植和採集茶葉。至唐代,茶葉加工和貿易開始興盛,唐王敷《敦煌變文集》中記述:“浮梁歙州,萬國來求。”中唐元和年間(806—820年),浮梁已是贛北、皖南茶葉的主要集散地。《元和郡縣誌》記載:唐元和八年(813年),浮梁“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餘萬貫。”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描寫,說明當時浮梁茶葉市場已頗有名氣。至唐以降,浮梁的“仙芝”、“嫩蕊”、“福合”、“祿合”等茶,以其“形美、色艷、香郁、味醇”四絕,歷宋、元、明、清數代而不衰,成為經世品牌,詔為貢品。明湯顯祖在其《浮梁縣新作講堂賦》一文中,曾對浮梁茶有過生動描述:“今夫浮梁之茗,冠於天下,帷清帷馨,系其薄者。”
但無論是歙州茶還是浮梁茶,其銷往各地的途徑,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於徽饒水道以及徽杭水道的。

皖江文脈

皖江文化是以安慶桐城為中心,由安慶土著的古皖文化和來自江西饒州及徽州移民的朱子信仰碰撞和融合而形成。元末明初的洪武趕散時期,徽饒水道將徽州與饒州兩地的移民輸入皖西南的安慶地區,成為瓦屑壩移民的水上生命線,被譽為皖江文化的文脈之源。
皖江文化,必須要從移民說起。皖江地區主要是移民地區,世居皖江地區最早的也只是唐、時期,皖江人的先祖多來自徽州和江西饒州,多數是元、明時期遷來。移民地區的顯著特點是接受新生事物較快,因此,皖江人的思想觀念比較解放,常常得風氣之先。八百里皖江,哺育善於創新的人文傳統。《宋史地理志》云:揚州人“人性輕揚,善商賈”、浙江人“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善進取,圖急利”、徽人“人性沉穩,善商賈”(“沉穩”是儒家文化的積澱)。 皖江文化自先秦以降,從未中斷,源遠而流長。皖江文化湧現出大量文化世家,有的綿延數代,名人輩出。由於移民和交通的便利,皖江文化開放程度高、創新意識濃、文化輻射力強,在許多方面使部分文化內容從區域文化範圍上升到主流文化圈。14世紀,成千上萬的新移民擁擠於古南嶽(天柱山)下,面對浩淼的長江彭蠡澤,圍江造堤,興水利,築良田,造房舍,建聖殿——朱子祠,履朱學,睦土著,而信任,而通婚。十七世紀,桐城派朱書云:“吾安慶,古皖國也。神明之奧區,人物之淵藪也。然元以後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強半徙自江西、浙江,其徙自他省會者錯焉,土著才十一二耳。

二元文化生態

徽饒水道流經的地區分屬徽州、饒州,其文化也是二元的。徽州文化與饒州文化通過徽饒水道聯繫起來,而原屬饒州府浮梁縣、德興市則成為徽州文化與饒州文化的過渡地帶,這是因為二者緊鄰徽州而且當地居民也使用徽州方言,即使它們在行政上隸屬於饒州。在浮梁與德興,常常可以見到與徽州風格近似的民居,它們具有和徽派建築類似的結構,但外牆卻與饒州多數地區的民居一樣,即“不施粉黛”,這是饒州文化樸實自然的真實反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