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於拼接工藝的創造和使用,竹雕突破了原竹大小的限制,使較大面積的竹雕成為可能,也使得竹雕器具的製作更加方便靈活。在祁西發現一把竹製茶壺。此靈通身竹質,自底至身,自口至蓋,以及蓋上的鈕,均為竹子做成,尤其蓋上的鈕系小水竹所制,竹節雅致可愛。壺上雕刻精細,壺身為八面柱體形,面面有雕刻,其中四面為畫,皆各類花草。三面為字,一曰“客到相待時”,一曰“茶來渴者多”,一曰“竹壺世間少”,行書流暢;一面裝有壺嘴,八個面均以黑漆凸線勾勒,與畫面刻紋同一風格,無記字面,均用刀細膩,線條流暢,人見人愛。此壺高11厘米,直徑88厘米,口徑45厘米,並有四小杯相陪襯。杯子上大下小,且通身帶漆,里紅外黑。一壺配四杯,壺帶杯,杯擁壺,烘月托雲,相得益彰,渾然一體。此壺齡已有百年,妙趣之中又添古趣。竹雕的製作很別致,將竹子從中剖開,形成兩塊半弧形竹片可以用來製作包柱的雕刻楹聯,一般將文字雕成陰文,填以石綠色料,懸於廳內,古色古香。有的還在半弧形竹片上雕成畫面,用作建築物的裝飾部件,但多數是獨立成畫,雕刻較為精細。竹雕有的用漆,有的保持竹質本色;竹雕用漆,一般也都用淺色,多用桐油塗於表面,這樣既有光澤,又能透出竹質纖維的脈理,以達清新淡雅的審美效果。竹雕大家
洪建華,號徽洪、竹溪山人,男,生於1971年,漢族,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人,竹雕藝術家。黃山市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竹刻洪建華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現為徽州洪建華竹刻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雕刻藝術委員會評為“德藝雙馨民間一級雕刻藝術家”;2006年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選入全國20個成績優秀的“全國青年工藝美術家”。2007年被評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徽派竹刻傳承人。
洪建華16歲起投筆捉刀,秉承徽派傳統雕刻工藝,從事竹刻工藝至今。洪建華的作品既秉承了明、清時期的藝術風格,又有自己的創新和發展,捉刀穩健、行刀剛勁、構思巧妙、古樸典雅、文風厚重;其鏤空雕刻層次分明、枝葉靈動、人物逼真、形似神傳。2001年竹刻《香山九老圖》竹筒獲日本國際書院精品展特等獎;2004年竹刻《西園雅集》筆筒獲中國民間雕刻、陶瓷、剪紙藝術精品賽獲金獎;2006年竹刻《訪友圖》屏風獲中國工藝精品博覽會《華茂杯》金獎;《竹林七賢》竹刻筆筒獲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中藝杯”金獎;《商旅圖》黃楊筆筒獲第13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
竹刻《聖人泛舟》筆筒被王世襄收藏,竹刻《竹林七賢》筆筒被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洪建華作品是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被收藏家收藏的第一件現代竹刻藝術品,2007年兩會期間在政協禮堂二樓舉辦個人展。作品和個人事跡先後被國際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改革報》、《安徽日報》等百家媒體和網站紛紛報導和轉載。個人專題分別在中央七套、上海東方衛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