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刻概述
中國微刻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商朝約三千多年前的中國人,就能在甲骨上刻下了微小文字,這些文字要用五倍放大鏡才能識讀。清朝因一名藝人在一粒芝麻上書「萬壽無疆」為乾隆慶壽,微刻才聲名大噪,權貴驅動也!清初楊璇、周彬都曾在壽山石雕品的花紋僻處刻以小字,以後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邊,以極細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詩詞作為邊款。
發刻也屬微刻一種,其載體為毛髮。是雕刻家用精細的刀在一根人的頭髮絲上刻唐詩或在上面線描微刻人物肖像,或微刻簡單的花草蟲禽等。發刻為目前見到最“微”者。因要藉助特殊放大設備才能見到細微部分,而該藝雖刻得微小,但多數字型變形扭曲,故對一般人來說收藏價值不大!
用刀線描來微刻人物肖像,或微刻簡單的花草蟲禽等也是微刻範疇,或稱線描畫微刻,但更多人寧願把這種技法歸在微畫中。
微刻也和其它微觀雕刻一樣,也是十分講究畫面和章法的藝術。微刻刀法更是重要,這好比書法、繪畫中的筆觸,它能起到加強、豐富作品藝術效果的作用。
“一件微刻作品好壞,最重要的在於微刻者的本身素質,即是否具備有特別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是不可能微刻出好作品的,除書法功底外,微刻還十分講究章法和刀法。一些微刻雖然刻得極微,無非蟻足一堆,在放大鏡下觀察,波磔點劃,不成樣子,字型或呆板,或歪斜,或扭曲,這些作品你喜歡嗎?所以說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是不可能微刻出好作品的。
優美的筆觸之所以形成是技術達到了純熟的表現。時常有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感到最難
的莫過於筆觸,因為筆觸是作者的心靈與技巧相結合的產物,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並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刀法。並非刻得越小越微越好,重要的是要在這微小的方寸間,依然能體現出鐵劃銀鉤的蒼勁和書法功底來!
以彩石(如壽山石)為材質的微刻作品更講究書法效果,那些雖刻得微小,而字型變形扭曲,或本身書法功力就很差勁的人,其作品一文不值!
一些微刻作品之所以客群多書法和微刻愛好者所喜歡和推崇,正由於其作品無論篆隸楷行草,經放大,法度仍見謹嚴,行書單字結體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行書字字連貫,遊絲牽引;行氣欹正呼應、血脈暢通。而整體布局變化錯綜,起伏跌宕。
微刻要素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代,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高速發展,各種精細微刻工具應運而生,加之加大鏡、顯微鏡、投影放大等放大設備日漸先進,微刻技術己不再只停留在肉眼操作中了。現如今,一件微刻作品好壞,最重要的在於微刻者的本身素質,即是否具備有特別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是否有淵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思維能力;其次則是選材,即選擇好可供微刻的精純載體,如選擇石質材料,則要求質地緻密、均勻,容不得有半點砂格和半絲裂紋。可以這樣說,只要內部結構精密細膩、硬度適中的載體允許,藉助先進的放大設備和精製的微刻刀具,你想微刻多精微就可以多精微。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以微小精細見長的新的雕刻技法也不斷產生出來,微刻作為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技法,到了不得不獨立列出的時候了。長期以來,人們常把微刻和微雕混為一談,甚至也把微刻歸屬於微雕一類,造成定義的混亂,這必然會阻礙了微雕和微刻技法的進一步發展。“微刻”是凹進去,“微雕”是鼔(凸)出來,“雕”有立體感,“刻”有裝飾性。通常人們把“刻”說成“陰雕”,而“雕”則指“陽雕”。
微刻與微雕、微畫等技法的區別
微畫:任何形式的繪畫種類若微細到一定程度,都統稱“微畫”。微畫不一定是用刀,也可以用畫筆,其材料除上述載體(石頭、骨牙、果核、寶玉、頭髮等-下同)外,還可以用紙張、蛋殼、葫蘆等。早在十八世紀西方藝術界就掀起一次熱潮,盛行一時的指甲畫和寶石戒面畫最受寵愛!微畫有裝飾性,少立體感。這裡用刀作畫指“刻”而非“雕”。用刀線描來微刻畫面,或稱線描畫微刻,理應歸屬在微畫中更為恰當。
微雕:一般指微細的圓雕、浮雕和透雕(鏤空雕),顯然必須有立體空間的呈現,如核雕等。以明代作家魏學洢撰寫《核舟記》中《核舟》為代表作!明清是核雕的鼎盛時期,但明清的核雕精品傳世不多。隨著現代雕刻工具的進步和發展,目前有各色各樣的以不同載體(石、骨、牙等)來微雕作品屢見不鮮。
微雕和微刻的區別在於“雕”是鼔(凸)出來,“刻”是凹進去,“雕”有立體感,“刻”有裝飾性。通常人們把“雕”說成“陽雕”,“刻”則指“陰雕”。
微雕若用於表現各種形式的繪畫種類,並能雕刻出意境深遠、畫面宏偉的精微細小的立體畫面來,則屬“微畫雕”一類。
微畫雕:這是近一二年才聽到見到的一種新雕技,載體多以彩石為主,因其豐富的色彩在取巧采色方面被套用自如;而玉石等因硬度較大,雕刻出的作品顯得生硬,故後來少被採用。微畫雕集微刻,微雕和微畫為一體,一改傳統的雕刻技法。它是用刀在以彩石為主的載體上,創作出富有立體感的陽雕微觀作品。同樣的,任何形式的繪畫種類都可以用“微畫雕”的雕刻技藝來創作。
微觀雕刻作品的歸屬
微觀雕刻技藝有很多種,隨著時代進步,還將有更多種微觀雕技產生。那么,對某一件微觀雕刻作品究竟屬哪一類雕技呢?這裡先舉個例以便讓大家更明了:一部世界名著小說如果配有很精美的插圖,這還是一部小說;同樣的,一本精美的畫冊雖有十分優美的文字說明,也還是一本畫冊!
現在我們見到的很多微觀雕刻作品不一定只由單種微觀雕技來創作的,它可以由二種或更多種雕刻技藝共同實施來創作的。恰當地套用二種或多種雕藝為主題服條,會起到蓬蓽生輝的效果。
且不論這作品由幾種微觀雕技來完成,但既為一件好作品,必然得有明朗的主題思想,沒有主題思想的書籍是雜說,把幾種雕技生拼硬湊、不加消化而創作出來的所謂微觀雕刻品也只能說“不倫不類”,這樣的作品不可能有主題思想,是不可取的!顯然,微觀雕刻作品的歸屬應以表達主題思想的一二種主雕技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