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

《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是一部旅行筆記,拉吉舍夫著。他於1790年發表了這部作品。

基本信息

《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以下簡稱《旅行記》)是一部旅行筆記,拉吉舍夫著。他於1790年發表了這部作品,沒有署名,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沒讀完一半,就禁不住大怒,言作者是”比普加喬夫更壞的暴徒”。這部思想深遠、充滿對專制制度仇恨的書給拉季舍夫帶來了厄運,1970年的6月31,拉季舍夫就遭逮捕,他的著作被沒收,彼得堡刑事法庭還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授意下判他死刑,後改為流放西伯利亞十年。作為禁書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被當局焚毀殆盡,人們只能借流傳民間的手抄本才能了解到其中觸怒沙皇的“危險”思想。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後,這項禁令才被解除。

內容簡介

這部作品以旅行筆記的形式寫成,全書共分二十六章,各章以作者旅行沿途所經過的驛站名稱為標題,各章之間沒有情節上的緊密聯繫,都可以獨立成章。拉吉舍夫以自己的所見所聞真實的描寫了沙皇統治下的農奴們貧困生活,明確點出了沙皇專制制度是人民一切不幸的萬惡之源。《旅行記》一書真實地再現了農民當時的惡劣處境,他們每周要為農奴主幹六天活,只有在夜裡或星期天才能為自己耕種,

老爺,一個星期只有六天···老爺,一個星期只有六天···
無數隻農民的手養活著一個地主,而
他們自己家裡還有數口人等著他去養活,這種不平等現象處處皆是。不僅如此,農民還被農奴主趕到市場上買賣,他們象牲口一樣,只是農奴主財產的一部分,喪失了起碼的人權。農奴主只要高興,可以任意搶走別人的未婚妻,哪怕是地主老爺的救命恩人,或忠實的奴僕也不例外。作者更是用大量同情性的筆墨加以敘述,在他們四壁空空、衣不敝體、吃糠咽菜的生活中,他們的“老爺”,那些’‘貪婪的野獸”,永不滿足的“吸血鬼,,,給他們留下了什麼呢?只有“無法奪走的空氣,是的,只有空氣”。對這種為所欲為的剝削制度,拉季舍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其實質:“一方幾乎擁有無限的權力,另一方卻是毫無保障的弱者。因為地主之於農民既是立法者,又是法官,又是他自己所下的判決的執行者”。
我們可以從《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中的兩篇文字的主要情節,來窺見全書的思想內蘊之一斑。

扎伊佐沃

《扎伊佐沃》描寫了一個八等文官衣錦還鄉,購置了一個田莊,壓榨百姓,無所不用其極。他的一個兒子圖謀強

他們包圍了所有四個主人···他們包圍了所有四個主人···
奸即將結婚的新娘,遭到一頓痛打,八等文官跑去幫助兒子,竟將一個農民打死。此事激起了村民的公憤,當場把這個八等文官父子都打死了。審理這一案件的庭長認為,被迫自衛的村民打死殺人者,這是無罪的,被打死的地主父子罪有應得;人生本來就是自由平等的,人們為了生存,結為集體,自願把自己的天賦權利轉讓給集體,於是產生了社會權利和國家,國家應該保護公民的權力,如果法律不保護公民,公民就會運用天賦屬於自己的權力。可是,作出公正判決的庭長卻因此而受到政府當局的迫害。

斯巴斯卡婭波列斯奇

本章描寫了一個小官吏跟他的妻子講,一個總督嗜吃牡蠣,經常派信使千里迢迢去彼得堡為他購買牡蠣,一應費用均由國庫支出,信使因此獲得升遷。該小官吏抱怨自己沒有升遷。可他的妻子說他自己手上也不乾淨。以此相對照。不公正的法律和殘忍的法官把一個誠實正直的人投入了監獄,使他家破人亡,這一切弊政的根源在於最高政權。旅行者夢見自己做了沙皇,他看到了宮廷里的窮奢極欲,大臣們對他百般逢迎,歌功頌德,但真理女神是他看清了:“我手指粘著人的腦漿,我的腳陷在污泥中,我周圍的人們更卑劣難看,他們心肝是黑的,燃燒著慘澹的貪婪之火,他們向我投來邪惡的目光。目光里充滿了兇狠、妒忌、陰險赫然仇恨。我派去征討的主帥沉溺於奢華和逸樂之中,軍中紀律不明,兵士被看的不如牲口。”

出版信息

拉吉舍夫寫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本革命書籍。1790年春在彼得堡出版後,很快遭到沙皇政府查禁。至今留下來的只有十五本左右。當時流傳的主要是手抄本。現在已經發現的抄本,據說,約有七十種,其中約四十種曾被詳細介紹過。 不久前,在“塔魯京斯基步兵團中尉蘭茨別格收截禁書抄本案件”的材料中發現了《旅行記》的新抄本。這個案件發生於1827年初,同哈爾科夫大學的學生傳布禁書事件有關。具體到《旅行記》抄本,就是從一個叫做澤林斯基的大學生那兒查抄出來的。據該大學生稱,這個抄本是他在1824年從一個已死的親戚那兒得來的。這個抄本用的是蘭色的紙,沒有標題。這也許就是一百多年來一直未被發現的原因,雖然有些研究工作者早就動用過這個案件的檔案材料。 這個新抄本並不是完整的,開始和結尾的幾頁均已丟失,中間也有不少短缺的地方。抄本是由一個人抄寫的,用的是十八世紀末的書法,紙上有明顯的水印,1793。可見,這是屬於很早的抄本。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勝利後,禁令解除,此書得以出版,1982年,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湯毓強等翻譯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

圖書目錄

一;獻給親愛的朋友阿·米·庫
二;啟程
三;索菲亞
四;托思納
五;柳班
六;丘多沃
七;斯巴斯卡婭波列斯奇
八;波得別列奇耶
九;諾夫哥羅德
十;諾夫哥羅德編年史摘錄
十一;波隆尼奇
十二;扎伊佐沃
十三;克列斯季琦
十四;亞熱爾比奇
十五;瓦爾達伊
十六;霍基洛夫
十七;上沃洛喬克
十八;維德羅普斯克
十九;托爾諾克
二十;銅村
二一;特維爾
二二;扎維多沃
二三;克林
二四;彼什基
二五;黑泥村
二六;論羅蒙諾索夫

社會影響

《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是拉季舍夫作為一個貴族革命家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它充分表現了拉季舍夫的人道主義精神。書中記錄了作者在每個地方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書的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獨到,論點鮮明。其中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道德、法律、教育、婚姻、家庭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客觀寫照。書中除充滿了用暴力推翻專制制度的這種深刻的民主思想外,還表現了作者對人民身上那種美好品德的讚美,他歌農民的純樸、善良、勤勞,歌頌農家姑娘的美麗和高尚,歌頌了農奴知識分子為維護自己的尊嚴,對農奴主的反抗和鬥爭。 在《旅行記》的卷首,作者寫道:’‘這頭怪物身軀龐大、肥胖臃腫,張開百張血盆大口,猜猜而吠”。在《旅行記》的獻詞中,他又說道:“我舉目四顧,人們的苦難刺痛了我的心,我們心自思,我發現,人們所遭受的不幸原是人們自己所造成,而且往往只是由於人們未能正視周圍的事物。我心裡想:難道造化對自己的兒女竟如此慳吝,永遠要向無辜迷途的羔羊隱瞞真理?難道這個可怕的後娘生下我們就是為了讓我們備受苦難而永遠不能享受幸福?這一想法使我的理智為之戰慄,而我的心靈則把這種念頭丟到九霄雲外。我發現人的拯救者就是他自己。“揭去翳障,睜開眼睛,就能幸福”。這幾兩句話概括出拉季舍夫對農奴制的認識和仇恨,也表達了他對祖國和災難深重的人民的無限同情之心。這幾句話,足以表現了整部書的思想內容和深度,也正是這本書為何招致統治者的仇恨及對作者的迫害、並且在社會上造成巨大影響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被進步著稱為革命的檄文。

作者簡介

拉吉舍夫,俄國哲學家、經濟學家與作家,啟蒙主義學者。 1749年8月20日拉吉舍夫出生於薩拉托夫省庫茲涅茨縣一個地主家庭。青年被派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拉基舍夫先後在樞密院、軍事法庭、貿易部供職,當1773—1775年爆發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戰爭時,他在第九芬蘭師司令部擔任檢察長。由於職務之便,他對農民起義軍的鬥爭目標和農民的悲慘生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革命思想獲得進一步發展。1783年,他寫出了俄國第一首革命長詩《自由頌》,揭露農奴制的黑暗,把君主稱為惡魔,號召人民聯合起來將他殺死。1790年,他的名著《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出版,在書中,他的這種革命思想得到進一步發揮。這本書極大地震動了俄國反動政府。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在書中許多地方都批上“大逆不道”,他因此被逮捕判了死刑,女皇又故作姿態的改為流放遠地十年。之後的多年裡,警察局一直奉命搜查並沒收這本書,但人們把書藏匿起來,私相傳抄,流行全國。直到1796年葉卡特琳娜去世,拉基舍夫才被準許返回俄羅斯。亞歷山大一世成立法律編纂委員會,拉基舍夫是委員之一,但拉基舍夫提出的再溫和不過的改革方案也被沙皇認為是過激的行為。這次無疑又是統治者玩的自由主義的把戲。1802年9月11日,拉吉舍夫憤而服毒自殺,臨終前,他說:“後代將為我復仇!” 拉基舍夫,這位俄國解放運動史上第一位革命家的希望沒有落空,俄羅斯人民始終懷著深深的敬意懷念他,感激他,以他為驕傲。

創作背景

彼得三世費多洛維奇,彼得大帝的外孫,這個打心眼裡鄙視和仇恨俄國的普魯士人,甚至連俄語都不會說,卻成了“俄國皇位的不速之客”。1762年的洛浦舍,這個不幸的人兒慘遭殺害,他的妻子,同時也是他的敵人,葉卡特琳娜二世登上帝位。在當時的俄國,冒名沙皇是社會鬥爭、階級鬥爭的一種形式。領導了葉卡特琳娜二世統治時期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普加喬夫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冒名自稱為彼得三世的人。葉卡特琳娜二世的上台,得到了莫斯科貴族的支持,拉基舍夫的父親便是其中的一位。1762年葉卡德琳娜二世在莫斯科加冕即位後,她命令從貴族子弟中選送40人進入貴族軍事學校進行學習,13歲的拉基舍夫成為了四十分之一。所謂的“貴族軍事學校學員”其實就是宮廷侍從,住在宮中,一邊學習,一邊當差。在這兩年多里,他親眼目睹了宮中窮奢極欲的生活,女皇的虛偽,大臣們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諂媚逢迎、不學無術和精神空虛。1766年,葉卡德琳娜準備改革法制,也許主觀上她只是為了標榜自己是“開明的君主”“皇位上的哲學家”,但選派人員前往德國留學對俄國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有著積極深遠的影響。1765年,偉大的歌德前往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學,次年拉基舍夫和另外11名俄國貴族青年帶著成為“具有高度學術水平的法學家”的期望,也來到了這所古老的大學。 18世紀,“光明世紀”!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下,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大陸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啟蒙運動。啟蒙學者宣揚天賦人權,宣揚自由、平等、博愛和理性。而彼得大帝的改革在18世紀初打開了俄國這個落後的農奴制專制國家的國門,西歐的啟蒙思潮陸續傳入俄國,帶動俄國人追求自由、平等的夢想。身在德國的拉基舍夫更是深入的研究了伏爾泰、D·狄德羅、J·J·盧梭、G·B·馬布里等人的著作。1771年9月,拉基舍夫學成歸國回到彼得堡時,這些有高度學術水平的法學家,已經隨著葉卡德琳娜二世改革的法制的“熱情”的冷卻,一同被她拋之腦後。 拉基舍夫先後在樞密院、軍事法庭、貿易部供職,當1773-1775年普加喬夫領導農民起義時,他正在第九芬蘭師司令部擔任檢察長。在這三年里,拉基舍夫由於職務之便,對農民的悲慘生活和農民起義軍的鬥爭目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的思想也產生了一些變化。《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並不是一氣呵成的,從1780年完成《論羅蒙諾索夫》這一節到1790年全書最終刊印,整整用了十年時間。因此,書中作者的思想前後存在著一些不一致,這也正體現了拉基舍夫思想的轉變與發展。比如在某些章節中,拉基舍夫似乎更傾向於通過上層貴族制定法典約束自身、維護人民權利的方式來轉變俄國現狀‘這時他是一個“天真的君主派”(列寧語),只不過一個是期待出現明智的沙皇進行改革法律並遵守法律,另一個則是直接冒沙皇之名罷了。而另一些章節明顯是拉基舍夫的思想轉變後的手筆。在《諾夫格洛德》一節中,他寫到:在俄國的歷史上,各個民族發生了敵意,為仇恨或者私利自相殘殺時,利劍就是他們的法官。誰戰死或者被繳械,誰就是罪人;他就得服從這一判決,不能提出申訴。他又把這個道理援引到人的自然權利,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兩個人都感到餓了,都想以一塊食物充飢,那么在這兩個人中誰有更大的權利取得它呢?”答說:“是那個比較有力的人。”他深刻的認識到:沒有力量為後盾的法律並不是人民權利的基礎,他明白這樣的權利在執行時永遠被當作一紙空文,他不再迷信法律。在專制農奴制的黑暗王國里,處處事事都感到憤慨和憂傷,但他也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那就是人民。拉基舍夫審時度勢之後,堅定的認為舉行農民起義能夠解決俄國歷史中留到今天的許多疑難問題,首要的當然就是專制農奴制問題。於是《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成為了拉吉舍夫向專政制度吹起的最響亮號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