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25年7月 出生於江蘇蘇州市。
1946年7月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電信門,獲學士學位。
1946-1956年 在上海電話公司、上海市市內電話局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股長、課長。
1956-1965年 在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北京)第六研究室任工程師、主任工程師。
1965-1985年 在郵電部第五研究所(成都)任副總工程師;其中1966~1972年下放勞動,1981年被國務院科學技術幹部局授予高級工程師職稱。
1985-1987年 在郵電部第一研究所(上海)任高級工程師。
1987年8月 退休。
1988-1992年 受聘於上海貝爾電話設備製造公司國產化部工作。
1992年至今 參與中國通信學會和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活動,從事光纜電纜顧問諮詢和情報資料工作。
研究開發
通信1956年7月,郵電部成立郵電科學研究院籌備處,郵電部決定從全國各單位抽調科技人員組建研究室。徐乃英從上海被抽調到北京參加籌備,為線路研究室負責人之一,主要負責電纜部分。當時中國長途線路上只有極少量的進口高頻對稱電纜,開通12路以下載波。他首先著手學習蘇聯資料和其他國外資料。1957年4月,郵電科學研究院成立,正式開展研究工作。徐乃英被定為六級工程師。他對郵電設計院提供的德國的高頻對稱電纜集總平衡資料進行研究後,自行研製了複數耦合測試器。1957 年秋,赴南京在明線過江高頻電纜上進行了實際平衡試驗,取得了成功,初步確定了德國的平衡方法比蘇聯資料上的方法優越。他總結了這方面的技術,與相關單位一起在瀋陽電纜廠內的室內試驗段上再次進行了驗證,編寫了《高頻對稱電纜的串音及其平衡》一文,連載於《電信科學》,對以後的電纜平衡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同年,蘇聯援建的瀋陽電纜廠開始生產長途高頻對稱電纜,他就赴該廠協助進行產品測試與分析,指出電纜串音性能的關鍵取決於四線組扭絞節距的選擇。經過多次試驗與改進,使電纜在252kHz頻率上(60路)的合格率顯著上升,達到能夠批量生產的水平。60年代初,郵電部開始上馬101工程,從北京到石家莊敷設中國第一條60路長途高頻對稱電纜。他參加了工程中的電纜串音平衡工作,進一步弄清了機線配合和第三迴路串音等問題,親自組織編寫了一系列的技術報告,為以後的60路載波機安裝工程奠定了技術基礎。
從1962年開始,郵電科學研究院與上海電纜廠合作,開發性能更好的4組聚苯乙烯繩帶絕緣的高頻對稱電纜,試製成功後即批量生產了100km。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這種電纜未能在長途線路上套用。
1964年,為了解決省內長途通信,按照當時以鋁代銅和以鋁代鉛的技術政策,與上海電纜研究所和瀋陽電纜廠合作,開發鋁芯鋁護套單四線組高頻電纜。1965年,郵電科學研究院第六研究室的電纜部分遷到成都成立郵電部第五研究所,徐乃英被任命為副總工程師,與四川省合作在成都—樂山間建設試驗段——6503工程。他參考國外資料,提出用電纜帶增音機的多段平衡代替以往的電纜逐段平衡,以減少平衡工作量並避免裝機後串音發生變化,獲得了成功。1978年,“對稱電纜有人增音段一次性多段平衡技術”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20世紀50至60年代,長途通信中容量最大的電纜為中同軸電纜。1958年,上海電纜廠發起試製仿蘇KM-4型中同軸電纜,郵電科學研究院派徐乃英等配合,進行各項電氣性能測試方法和同軸管接續技術的研究。到60年代初共試製了6km四管中同軸電纜,在郵電科學研究院連線成室內試驗段。但因為載波設備沒有同步立項研究和“文化大革命”干擾等原因,直到1969 年,在周總理關於“加速電纜、微波建設”的指示下,才建成北京—天津現場試驗段——2109工程,但電纜鋁護套接頭漏氣嚴重,同軸管的衰減頻率特性未能精確測定。1972年徐乃英開始參與研究,發展了同軸管傳輸參數的緊密計算與測量技術,為載波幹線均衡設計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數據。同時逐步明確了國產同軸管在傳輸性能上與CCITT(現ITU-T,以下同)G.623建議之間的差距,與科技人員一起到上海電纜廠共商如何提高電纜質量。他還協助侯馬電纜廠和成都電纜廠參加中同軸電纜的生產,用於後來的4201工程(天津—上海—杭州)中的長江以南地區。
1975年,原國家計委批准了在京漢廣之間建設第二條1800 路8管同軸電纜幹線。徐乃英與廠所相關科技人員一起研究電纜結構,制訂電纜技術條件,並經常到電纜廠進行產品性能試驗與分析。提出了通過改變同軸管內外導體尺寸,在內導體的生產過程中增加一道銅桿剝皮工序,以避免內導體表面的氧化亞銅影響導電率等措施,使國產同軸管的性能逐步全面符合CCITT G.623建議中12MHz(2700路)的規定。70年代末,利用這些技術,再加上外導體銅帶厚度均勻性的改進,達到了60MHz (10800路)的指標。
1978年,徐乃英被評為成都市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先進工作者,出席全國科學大會,並獲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獎。徐乃英等人還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8管中同軸電纜緊密測量方法和萬路載波電纜技術”和“2.6/9.5mm長途幹線8管綜契約軸電纜”兩項重大科技成果獎。1980年被評為郵電部自然科學技術優秀拔尖人才。1981年獲國務院科學技術幹部局頒發的高級工程師證書。1982年至1983年獲成都市年度先進生產者稱號。
除了中同軸電纜外,機械工業部於60年代初就開始300路小同軸電纜的研究開發,主要是仿製蘇聯產品。通信兵部和鐵道部採用西安、瀋陽、鄭州等電纜廠生產的小同軸電纜,配用四機部開發的300路載波系統,在全國範圍內建設小同軸電纜線路。當時同軸管結構不盡相同,增音段距離為6km。由於種種原因,郵電系統到1980年才決定採用小同軸電纜系統。五所由徐乃英為主設計電纜結構和提出電纜技術條件,並配合侯馬電纜廠研製6管小同軸電纜,很快開發成功了聚乙烯墊片/聚苯乙烯薄膜絕緣鋁護套小同軸電纜,經在增音段長度上測定,其1.2/4.4mm 同軸管的性能完全符合CCITT G.622建議中0.06~6MHz模擬系統的規定(1260路)。與此同時,郵電部第六研究所研製成功了與小同軸電纜配合使用的300路(增音段長8km)和960路(增音段長4km)載波機。這兩種載波系統分別於1982年和1984年在滬寧線和膠濟線的各一個區間上進行驗證試驗,得到了滿意的結果,並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1985年,徐乃英等獲“1.2/4.4型長途6管綜契約軸電纜”郵電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小同軸電纜的研究成果受到郵電部以外的各個電纜廠的重視。1984年,徐乃英被聘為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線電纜專業委員會委員,在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召開的電線電纜套用技術交流會上作了《為統一中國同軸電纜衰減頻率特性的商榷》的報告。徐乃英積極支持各廠改變小同軸管結構,帶領五所技術人員前往各廠測試按新結構生產的小同軸電纜,逐漸使中國的小同軸電纜特性與國際標準相統一。
國際交流
1978年至1983年期間,徐乃英三次赴日內瓦參加CCITT XV研究組會議,並提交了關於對稱電纜和同軸電纜測量方面的文稿共6篇。在參加會議期間,與國外的幾位代表進行了交流。回國後,很快將會議檔案譯成中文,刊載於五所內部刊物上,供大家學習參考。1987年徐乃英獲得了郵電部頒發的“向國際組織提交文稿證書”。
徐乃英還翻譯了1980年CCITT黃皮書中K系列建議和L系列建議中的部分章節;1984年CCITT紅皮書卷3.2中G.6xx 系列建議中的大部分章節;1987年CCITT藍皮書卷IX中K系列建議和L系列建議中的部分章節;1987年CCITT藍皮書卷3.2中G.6xx系列建議中的大部分章節。這些譯文都由人民郵電出版社作為CCITT色皮書的中文版出版,由CCITT發行。這些資料對於當時從蘇聯標準中解脫出來,向國際標準靠攏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電纜研究工作中,徐乃英非常注意國際上電纜的動態,IWCS國際線纜會議是世界上極少數的反映線纜發展動態的會議,每年舉行1次。在中國同軸電纜研究中,內導體剝皮和外導體銅帶均勻性兩個重要問題就是受到了該會議論文集的啟發。1987年之前,中國沒有代表參加會議。1986年,雖然徐乃英已經離開了五所,但他在1978~1983年的6屆會議論文集中選譯了30篇論文,載於五所內部刊物中。1988年,成都電纜廠又選譯了1968~1986年19屆會議中獲獎的優秀論文42篇。這些論文大多具有較高水平,無論在理論探討或實際套用上都是值得借鑑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從1988年起,成都電纜廠多次派員赴美國參加這個會議,並提交論文。1992年,徐乃英受該廠邀請,執筆撰寫了題為《中國光纜網路和光纜工業的發展》的文章,並在會上作了報告。
從1990年起,成都電纜廠每年從前一年的論文集中選譯數十篇論文,出版《IWCS論文譯文集》,10多年來,徐乃英積極參加了這項工作,承擔了部分翻譯校對工作。另外,為了爭取時間,徐乃英還將有些論文進行翻譯後刊載於五所內部刊物中,或者進行綜合評述,投到有關期刊發表或者在學術會議上介紹。
退而不休
1987年8月,從郵電部第一研究所退休。1988年初,由郵電部定為首批主任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退休後還繼續從事程控交換機用電纜的國產化、顧問諮詢和學術活動等工作。
80年代後期,1240程控交換機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年產量超過30萬門。當時的上海貝爾電話設備製造公司為了提高國產化水平,成立了國產化部。經郵電部工業局介紹,徐乃英到該公司進行交換機用線纜的國產化研究。他到公司後,首先研究了公司原來採用的外國標準(絕大部分為ITT標準),並與國內標準進行對照,儘可能將兩者融合在一起。然後到有關電纜廠協商電纜技術條件,進行試製。由一個電纜廠開始,再推廣到其他電纜廠。有些電纜由於要求較高而需要反覆改進,他便提出改進建議。樣品試製合格後,共同制訂企業標準,進行小批量生產,經過公司認可後,再進行批量生產。到1992年,交換機用配套線纜基本上全部實現了國產化,不但使該公司節省了大量外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關電纜廠的製造技術,開闢了市場。部分企業標準後來被上升為郵電部行業標準。為其他交換機廠套用國產電纜提供了條件。
90年代以來,中國電信事業飛速發展,通信電纜廠猶如雨後春筍,紛紛生產全塑市內通信電纜。但各廠的設備與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質量不能保證。於是郵電部實行電纜入網制度,電纜入網必須經過測試。當時的主要問題是串音。徐乃英根據60年代解決高頻對稱電纜串音的理論與實踐,於1993年編寫了《全塑市內通信電纜絞對節距的計算》一文,刊於《現代有線傳輸》期刊上,同年8月在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線路專業第12次學術討論會上作了報告。這種計算方法經過幾個電纜廠的套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於各廠的設備各不相同,不能設計出一套通用的節距方案。徐乃英不顧當時有些人勸說他把計算方法申請專利的建議,於1995年又編寫了《全塑市內通信電纜高頻串音的改進》一文,刊於成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的內部刊物《成纜信息》上,並在中國通信學會設備製造技術專委會的第三屆通信電纜光纜製造學術年會上作了報告。此文繞開了深奧的理論,以實際國產絞對機為例,具體說明了計算方法,使得大部分電纜廠都能根據本廠的絞對機參數設計出適用的節距方案。
然而,即使採用了正確的節距方案,由於工藝上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隨機性變化,總有少數線對組合之間的遠端串音超出標準規定。雖然YD 322-84標準容許一定數目的線對組合略低於標準,但仍然會因組合數目超過極限而被判為不合格。有些製造廠希望放寬極限數目。徐乃英研究了這種情況,認為YD 322-84標準中規定每個線對組合間的串音適用於音頻電纜中的可懂串音,而高頻串音是為數字通信而規定的,理應採用某一對線中來自所有其他線對的串音功率和。他撰寫了《全塑市內通信電纜的高頻串音及其標準》一文,以實測數據作為例子闡明了串音功率和的問題,在1995年的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線路專業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上作了報告,並將這個意見反映給當時的標準制訂單位,得到了採納。在修改後的YD/T 322-1996中,引入了串音功率和的規定。從此以後,各廠基本上均能按照此標準生產。這為後來的ADSL等數字用戶環路的套用帶來了好處。關於節距的選擇和串音功率和的規定也適用於後來發展起來的對絞數字通信電纜。
徐乃英除參加CCITT檔案和IWCS論文集的翻譯工作外,還從事光纜電纜文獻的撰寫、綜合與翻譯工作,以及參加有關學術會議。編寫的文章與翻譯的資料各超過100篇,其中大部分已發表在各種期刊和會議論文集中。
徐乃英對工作積極熱情,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學術上不自滿,不保守,既虛心學習又樂於助人;對事業對國家,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充滿著希望和信心,無論在受表彰獎勵的順境中還是在如“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逆境中都始終如一的努力工作,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