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簡介
![豆丁海馬](/img/0/c1c/nBnauM3XycDOzAjM0ETO3ATMyMTM2QjM2UzMxADMwAzMxAzLxk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學名:Hippocampuspontohi
命名者:Lourie&Kuiter,2008
中文名:彭氏海馬
俗名:彭氏豆丁海馬
英文俗名:Pontohi'spygmyseahorse
科中文名:海龍科
科號科名:F295 Syngnathidae
模式種產地:Bunaken,NorthSulawesi,Indonesia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綠島
最大體長:1.7cm
有毒魚類:否
食用魚類:否
經濟性:否
觀賞魚類:否
棲息深度:11-25公尺
棲息環境:礁區
參考文獻:Lourie&Kuiter(2008)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極小型海馬,體高僅1.4公分,體長僅1.7公分。體環12,尾環26-28,背鰭14鰭條,胸鰭9-10鰭條。臀鰭極小或無;吻長中等,不具前方彭大部位;下腹部體環較不硬化;雄魚幼兒囊位於肛門前;頭冠略尖且上揚;鰓孔幾乎完全癒合;體表及尾部具有排列鬆散的結節;第五結體環後部具有增大的背脊,上方具有分叉的細絲;體色白,粉紅或淡黃色,軀幹部位偶具有紅色線條;尾部具有紅色條紋。以潛客HencePontoh為名。過去將小閔豆丁誤認為本種,實則為賽氏之誤鑒。
棲所生態
棲息在珊瑚藻(Halimedasp.)或水螅(Aglaepheniacupressina)上,通常成對在一起。可能攝食浮游性動物。
地理分布
首次紀錄於印度尼西亞地區。台灣潛客JollyHuang於2010/8/5首次記錄於綠島。
漁業利用
目前對於其生態尚不清楚,在野外可提供潛水人員休閒及觀察,可促進特定地區之潛水活動。目前無人工飼養成功之案例,因此不建議自野外採集。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五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