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身體長圓形,身體形狀像鰻鱺。綠黃色身體帶黑色環狀紋路,尾巴是亮紅色帶白邊,中間有幾個白色的點。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棱與尾部上側棱不相連線,下側棱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棱則與尾部下側棱相接。吻長明顯長於後頭部;吻部背中棱完全,兩側各一棘列。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棱。體環無弱縱棘;無皮瓣。骨環15-17+18-22;背鰭鰭條數20-26;胸鰭鰭條數18-22;尾鰭鰭條數10。頭部及體側具黑白相間橫帶,主鰓蓋僅一黑帶。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池、舄湖及礁區外緣,通常被發現於洞穴或裂縫處,以小型浮遊動物為食。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紅海、東非,東至索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北部等附近海域。台灣分布於南部、東部及小琉球等附近岩礁海域。
生態
本魚棲息於珊瑚礁或沙地活動,以管狀吻部吸食浮游生物,當在繁殖其時,公母魚相互纏繞交配,母魚將卵產至公魚的孵囊內,公魚的孵囊系腹面兩側皮褶與骨板所形成。卵授精後由公魚負責孵育。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飼養技術
在家庭水族箱中很難飼養,套用大於250升的帶大量洞穴的純海龍科魚的水族箱飼養。在珊瑚缸里一般不會傷害觀賞的無脊椎動物。不要與帶刺須的無脊椎動物放在一起(大部分珊瑚及海葵),因為它們會傷害它。黑環海龍易受其他具有攻擊行為魚的騷擾。食物包括小的活無脊椎動物,像富含營養的海蝦、孔雀魚仔魚、草蝦、蚊卵及水蚤。如果開始吃這些了,凍糠蝦就能提供豐富的營養。每天至少餵三次,因為其管狀嘴很小,所以吃食很慢。
人工繁育
2014年,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模擬帶紋斑節海龍的棲地環境,讓海龍順利孕卵,出生100天后,共培育出124尾體長約7厘米的幼魚,平均存活率約37%,第一批幼魚飼養11個月後,開始配對繁殖。為全球首例。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五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