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斯林棘鱗魚

普拉斯林棘鱗魚

普拉斯林棘鱗魚,俗名:金鱗甲 鐵甲兵 瀾公妾 鐵線婆。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學名:Sargocentronpraslin
英文名:Redsoldier-fish,PortPraslinsquirrelfish,Brownspotsquirrelfish,Darkstripedsquirrelfish,Dark-stripedsquirrelfish
中文名:普拉斯林棘鱗魚褐斑棘鱗魚

普拉斯林棘鱗魚普拉斯林棘鱗魚

科名:Holocentridae
科中文名:金鱗魚科
同種異名:Adioryxruber,Holocentrummarginatum,Holocentrusruber,Holocentrusrubrum,Percapraslin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東非南至莫三比克起,東至馬紹爾群島,北至中國台灣、日本南部,南至澳洲。中國台灣分布於東北部、北部、西南部、東部、南部、小琉球及綠島等海域。
模式種產地:Savo,SolomonIs.,1-2m.[OriginallocalityPortPraslin,NewBritain]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1-5米
最大體長:32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裂斜。上頜中央肥厚而突出於下頜。前上頜骨的凹槽大約達眼窩的前緣或稍後方;鼻骨的前緣末端有1個短棘;鼻窩後緣1-4個小刺。前鰓蓋骨後下角具ㄧ強棘;眶下骨無鋸齒狀。體被大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34-37,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2.5;頰上具5列斜鱗。鰓耙數4-710-12=14-19。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軟條13;最後一根硬棘短於前一根硬棘。臀鰭有硬棘IV,軟條9;胸鰭軟條14;尾鰭深叉形。具寬深的紅色與狹窄的銀白色斑紋互動的體側;背鰭軟條部及臀鰭的基底,以及尾柄上具紅黑色斑塊(其大小時常隨個體或棲息地而有變化)。背鰭的硬棘部內外側紅色至紅黑色,鰭膜中間具白色區塊;臀鰭最大棘區為紅色至紅黑色;胸鰭基軸具大黑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礁石平台與水淺且有遮蔽礁區,亦常見於死珊瑚礁區域中。白天躲躲藏藏於礁區間,來回不停的遊動,休息的處所並不十分隱密,晚上則尋找底棲蝦蟹及甲殼類等食物。

漁業利用

一般以一支釣及延繩釣的方法捕獲。魚肉白,但質地較爛,煮湯時肉易散開且多溶解油質,因此適合抹鹽油煎食用。唯須注意其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而它的鱗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刺傷。在水族館中也有人看上它鮮紅的體色,將它飼養做為觀賞魚。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五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