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彩陶博物館](/img/2/984/nBnauM3XyIzN3UTNxEDO5YDMzITMyUDOxUjMwADMwAzMxAzLxg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館藏文物全方位展示了柳灣彩陶文化的魅力,涉及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四大文化類型,展覽總體體現了柳灣彩陶精美,絢麗的陳列風格,主題鮮明,展線脈絡清晰,有主次,有收放,有序列陳列的原則中,照顧時間序列又兼顧文化類型,力求表現出柳灣彩陶神秘,輝煌的一面。序列烘托氣氛墓葬復原返古逼真,半地穴房屋地復原處處體現以人為本,使彩陶深厚的遠古文化得以大眾的普及和展示。博物館以精巧的布局,流暢的展線,典型的展品,新奇的創意展示了彩陶文化鼎盛時期的風貌。
柳灣,在樂都縣城東15公里高廟鎮東面的湟水河北岸,墓地座落在村莊後面的半山白土坡上,占地面積為112500平方米,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公共墓地葬群,也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代表。目前已挖掘的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墓葬170多座,
成立
![彩陶博物館](/img/e/650/nBnauM3XxETNxQDN5IDN5YDMzITMzkjNxkjMwADMwAzMxAzLyQ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由來
![彩陶博物館](/img/2/f93/nBnauM3XwcDO2QjM5EDN5YDMzITMzkjNxkjMwADMwAzMxAzLxQ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柳灣墓地在樂都縣高廟鎮東面兩公里處的柳灣村。村北有一處東西走向的旱台,氏族墓地就在這裡。“柳灣”一詞的含義,從古文獻上無考,但據當地老農講,柳灣原意為盛產柳樹之河灣地。這裡本是西部一個平靜的小山村,只因出土大量的彩陶而引起世人的關注。
1974年春天,青海省東部農業區村民在挖水渠時發現了一處古代文化遺址,隨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巡回醫療隊向省文化局轉告柳灣出土文物情況,並送來陶器等實物標本,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樂都柳灣原始社會氏族公共墓地。省文化局文物組立即組織人員到現場調查,並徵集了部分造型美觀,花紋別致的彩陶罐等文物,其中一件人像彩陶壺引起文物考古工作者的關注。省文化局提出書面報告,建議對墓地進行考古發掘。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批覆同意。同年7月中旬,柳灣墓地發掘工作正式開始。據考證,柳灣墓地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墓葬群,地處湟水中游北岸台地,經實地測量,南北450米,東西250米,總面積為112500平方米。通過7年艱苦的發掘和整理工作,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考古隊在這裡共發掘墓葬1730多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僅彩陶文物就有17000多件。這1730座墓葬包容了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馬廠、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種文化類型,屬於新石器時代,這4種文化類型延續時間長達1500年之久。墓地全面揭露,初步搞清了這4種文化類型墓葬的分布規律和時間先後順序,為研究私有制的起源與階級的起源等有關問題,提供了一批較新、較好的實物例證。
![彩陶博物館](/img/5/3a2/nBnauM3X2QDOyUTM3gzN5YDMzITMyUDOxUjMwADMwAzMxAzL4c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該墓地的合葬墓葬法特殊。其中半山類型的多人合葬墓,多是上下疊壓在一起,人與人之間不放置任何隔離,被埋葬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齡懸殊較大,似是兩代人埋在一起的。馬廠類型的合葬墓,多是並排埋葬,有成年男女合葬,也有成年人與小孩合葬。齊家文化的合葬墓,也多是並排埋葬,但男女葬式與上述的不同:男的多仰面直肢,女的多為側身或仰身屈肢,似為夫妻合葬墓。
該墓地的墓葬一般都有隨葬品,且多寡不一。早期的只有二三件,晚期的多達近百件,反映出原始社會末期已有貧富之分。其隨葬品既有石制的斧、錛、鑿、刀等生產工具,又有陶製的各種生活用具。其中有半山型的彩陶瓮,齊家文化的陶碗、陶盆、陶壺、雙耳罐、單耳罐等。這裡出土的人面形與裸人形浮塑彩陶壺和葫蘆形彩陶罐,造型別具一格,世民少見。
![彩陶博物館](/img/5/8b1/nBnauM3XxAzMwUTM4kzN5YDMzITMyUDOxUjMwADMwAzMxAzL5c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柳灣墓地發掘馬廠類型墓1000餘座,占總墓葬60%,由於墓主人生前身份和擁有財產不同,墓室規模和隨葬之彩陶數量也各異,一般可分為大、中、小3種類型。小型墓隨葬陶器10多件,最多也只30多件,中型墓隨葬器則達五六十件左右,70餘件以上的可謂大型墓。發掘出的第564號墓,墓室全長約5米,寬和深各3米左右,墓主人為40多歲之男性,這個墓隨葬文物頗多,除了石刀、石斧、石鑿和一件綠松石裝飾品外,僅陶器就有91件之多,這些陶器中,彩陶又占絕對優勢。
柳灣墓地是中國黃河流域迄今已知的規模最大且保存完好的一處原始氏族社會公共墓地。彩陶地因此成為青海省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標誌。新近建成的彩陶博物館將展示大量不同文化類型、圖案、造型和紋飾的有代表性的彩陶,其中不乏遠古彩陶藝術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