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張鐵生本姓劉,1950年11月4日出生在遼寧錦州市興城縣。1968年10月,張鐵生從遼寧省興城縣國中畢業,在當地的白塔公社棗山大隊插隊落戶。1973年6月,張鐵生被縣裡推薦考大學工農兵學員。他在進行統一文化考試中,考完語文、數學後的物理化學考試時,大部分考題不會回答,但他在卷子背面寫了《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內容包括:“本人自1968年下鄉以來,始終熱衷於農業生產,全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說實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呆子們,我是不服氣的。”“希望各級領導在這次入考學生之中,能對我這個小隊長加以考慮為盼!”
最終他的考試成績語文38分、數學61分、物理化學6分。
7月19日,《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刊登了張鐵生的信,信息被毛遠新得知,張鐵生的命運從此改變。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報》轉發了《遼寧日報》刊登的《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並配發編者按,稱:
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 編者按:七月十九日,《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刊登了一位下鄉知識青年的信,並為此加了編者按。這封信提出了教育戰線上兩條路線、兩種思想鬥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確實發人深思。 毛主席關於“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的指示,發表已經五年了。教育戰線的斗、批、改,正在繼續深入。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堅決執行毛主席的指示,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搞好無產階級教育革命。 張鐵生同志是一九六八年的下鄉知識青年,共青團員,現任興城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第四生產隊隊長。他對物理化學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問題,卻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 按照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把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工人、農民、上山下鄉知識青年選送大學,這是我國教育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它受到了廣大民眾的熱烈歡迎。同時,也必然會遇到各種舊的思想、舊的習慣勢力的阻力。大學招生,在民眾評議、民眾推薦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文化考核是需要的。但是,文化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檢查記住多少中學課程?錄取的主要標準,是根據他在三大革命運動實踐中的一貫表現,還是根據文化考試的分數?是鼓勵知識青年積極接受貧下中農和工人階級再教育,努力鑽研和完成本職工作,還是鼓勵他們脫離三大革命運動實踐而閉門讀書?今天,我們發表張鐵生同志的信,目的就在於請大家討論、研究這些問題,歡迎關心教育革命的同志發表自己的看法。 書面考試就這么過去了,對此,我有點感受,願意向領導上談一談。 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鄉以來,始終熱衷於農業生產,全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近十八個小時的繁重勞動和工作,不允許我搞業務複習。我的時間只在二十七號接到通知後,在考試期間忙碌地翻讀了一遍數學教材,對於幾何題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題眼瞪著,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不願沒有書本根據的胡答一氣,免得領導判卷費時間。所以自己願意遵守紀律,堅持始終,老老實實地退場。說實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呆子們,我是不服氣的,而有著極大的反感,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著自己鑽到小屋子裡面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如果那樣,將受到自己與貧下中農的革命事業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譴責。有一點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沒有為此而耽誤集體的工作,我在隊里是負全面、完全責任的。喜降春雨,人們實在忙,在這個人與集體利益直接矛盾的情況下,這是一場鬥爭(可以說)。我所苦悶的是,幾小時的書面考試,可能將把我的入學資格取消。我也不再談些什麼,總覺得實在有說不出的感覺,我自幼的理想將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這是我唯一強調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條件來參加學習班的。至於我的基礎知識,考場就是我的母校,這裡的老師們會知道的,記得還總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學考題,雖然很淺,但我印象也很淺,有兩天的複習時間,我是能有保證把它答滿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會關係等都清白。對於我這個城市長大的孩子,幾年來真是鍛鍊極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觀的改造方面,可以說是一個飛躍。在這裡,我沒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麼基礎知識和能力),我感覺並非可恥,可以勉強地應付一下嘛,翻書也能得它幾十分嘛!(沒有意思)但那樣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榮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貧下中農和領導幹部們的滿意地推薦之下,參加了這次學習班。 白塔公社考生 張鐵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
事件評價
2008年雲南高考生:吉劍(心海時空)高考交白卷引起新一代人對曾經高考白卷張鐵生的反思,以及教育話題的討論。
在某種程度上,張鐵生是無辜的,莫名其妙被捲入最高層政治遊戲之中的他,其實沒有選擇。1975年,他曾在一次報告中說道:“現在我在政治舞台上講演,很可能有一天把我推到歷史審判台上批判,這是我早就考慮到了的。”1983年,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判張鐵生反革命案件,張鐵生曾自我辯解道:“我那時頭腦簡單得像個牛犢子,只會鸚鵡學舌。別說野心,連私心我都嚴格控制著。”
還原“白卷英雄”張鐵生背後的這些高層政治秘辛,既有助於後人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真相,也提醒後人:建立一種健康的政治運作機制,是多么重要。唯如此,才可以使張鐵生這般被突然捲入政治洪流的犧牲品不再出現。
從商經歷
1973秋,張鐵生被鐵嶺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錄取並被破例發展為黨員。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江青和王洪文接見了他。江稱他是一塊“有稜有角的石頭”“我要用這塊石頭打人了!”1975年8月,張鐵生升任鐵嶺農學院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委副書記。
1976年“四人幫”被捕後,張鐵生亦隨即被捕,被撤銷所擔任的職務和開除黨籍。1983年,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陰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徒刑、剝奪政治權利3年,刑期自1976年算起,1991年10月16日獲釋。
1993年2月,張鐵生和金衛東等四人合夥共出資20萬元人民幣成立了瀋陽市天地飼料廠。1998年初,該飼料廠併入金衛東領導的瀋陽禾豐牧業有限公司,張鐵生獲得該公司10%的股份,後來該公司改制為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打工》雜誌刊登《昔日“白卷英雄”張鐵生成“千萬富翁”》一文,使他再度進入公眾視野。張認為與現實不符,於2003年12月向瀋陽市瀋河區人民法院起訴《打工》雜誌及其記者程龍華侵權。
2012年,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豐牧業”)發布招股說明書。該公司當時的第五大自然人股東即為張鐵生,持有3200多萬股,他也是禾豐牧業的原始股東。
身價暴漲
2014年7月30日,在7月份發行的最後一隻新股禾豐牧業(732609)在上交所正式發行。作為東北最大的農牧集團之一,禾豐牧業5.88元的發行價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僅以發行價計算,張鐵生的身價已高達1.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