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弱勢群體”一詞的正式使用,始見於2002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其後,社會輿論一般將“弱勢群體”定義為“農村貧困人口和城鎮失業、下崗職工”等特定人群。
而後,社會“弱勢感”的蔓延,農民工稱自己是“弱勢群體”,大學生、小商販稱自己是“弱勢群體”。然而,中等收入的“白領”,竟然也紛紛說自己是“弱勢群體”。
原因
開著車子、喝著咖啡上班的“白領”,很明顯不符合社會普遍定義“弱勢”的標準,如今也湊熱鬧稱自己是“弱勢群體”,其原因是雖然收入尚可,但社會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個別權力部門的“尋租”問題還十分突出,不僅掙點錢得低聲下氣,還時刻有遭受排擠的“不公平”感。
“白領”們稱自己“弱勢”,並不是指“經濟弱勢”,而是基於身份地位、社會公平正義的“生存狀態弱勢”。收入差距加大導致的被剝奪感,社會競爭中的不公平感,面對權力尋租的無助感,交織成了全社會的“弱勢心理”。
社會“弱勢感”的蔓延,緣於“你是哪個單位的”的驕橫,緣於“我爸是李剛”的張狂,緣於“拼爹遊戲”背後的無奈。只要社會不公平、機會不均等,就會對社會產生焦慮,從而對社會充滿怨氣。“白領”們的“弱勢”,正是“弱勢感”在社會的蔓延。
解決辦法
要阻止甚至消除社會“弱勢感”的蔓延,就必須打破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身份壁壘”,讓整個社會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有序運行。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應該堅持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逐步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溫家寶總理也曾指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必須認識和把握好兩大任務:一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一是逐步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
將“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提到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並列的高度,是法治社會的呼喚,更是民本社會的呼喚。
雙語解讀
disadvantagedwhite-collarworkers弱勢白領ruòshìbáilǐng
White-collarworkerswhohadgrandexpectationswhenstartingworkbutwho
nowfindtheirsocialstatustobecomparativelylow,especiallywhencompared
tosuccessfulentrepreneurs,realestatetycoonsormembersofthepowerfulelite.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