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南洋作家廢名先生
丘士珍(1905-1993),原名丘天,又名家珍,曾用筆名廢名,福建龍巖人。少時與同鄉馬寧(1909-2001)、丘絮絮(1909-1967)(後均為南洋著名作家)師從龍巖名士蘇慶雲、游雪,受其新文化思想影響 。
主要作品
丘早年曾在廈門從事新文學運動,被時局所迫至新加坡、馬來亞從事文學創作,致力富於南洋色彩的“馬來亞地方文藝”,著有短篇小說集《冷落》,是馬華新文學在上海出版的第一部作品。1934年3月1日丘以“廢名”為筆名在《南洋商報》“獅聲”副刊上發表題為“地方作家談”的短論,丘氏文章指出:“應該肯定地說馬來亞有文藝,就是居留或僑生於馬來亞的作家們所生產的文藝,……凡是在某一個地方,努力於文藝者,曾有文藝作品貢獻於某個地方者,無疑地我們應該承認他是某一個地方的地方作家。……我們不應該盲目地重視以上海為文壇中心的中國文藝作家,我們應該推崇馬來亞的地方作家。”丘還推薦十四個當時的寫作人認為是馬來亞地方文藝作家。3月16、17日林志生在“獅聲”副刊發表《顯微鏡下廢名先生的理論的細察》予以回駁。這場關於“地方作家問題”的著名論爭持續了兩個多月,有十多個南洋作家參加筆戰。丘還以創作實踐來落實理論上的主張,1932年發表了《峇峇與娘惹》(意為土生土長的華人先生和太太),是馬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帶本鄉本土色彩的中篇小說,也是馬華文學處於“低潮時期”(1932-1936)的重要代表作。
抗戰勝利後,丘於1948年出版中篇小說《復仇》,這部小說非常生動地反映了1941年底日本軍隊燒殺擄掠無辜平民的悲慘景象以及新、馬陷落後前仆後繼的抗日鬥爭,這部小說是戰後初期馬華文學的重要收穫。
主要貢獻
丘的主要貢獻在於挑起馬華文學史上第一個關於“馬來亞文學”的論爭,他在理論上肯定了“馬來亞文學”的存在並身體力行進行實踐創作。“廢名”是他發表《地方作家談》臨時用的筆名,但因為此次論爭在當時南洋文壇和馬華文學史上極其有名,所以一般人都知道“廢名”即是丘士珍,丘也因“廢名”而聲名大振。在南洋,丘士珍即是廢名,廢名即是丘士珍。至今大陸馬華文學研究者在提及那次著名的“地方作家問題”論爭時,往往直呼丘為廢名,似乎感到有與內地著名京派作家廢名同名之趣。
中國作家(二)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國著名的作家和他們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