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九三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第二十二師青年幹事,紅軍學校湘贛四分校政治指導員,紅六軍團隨營學校政治指導員,紅二軍團直屬隊總支書記,第四師十一團總支書記、團副政治委員,第六師十七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三隊政治指導員,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大隊政治委員,膠東支校政治委員,膠東軍區十六團政治委員,南海軍分區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膠東軍區五師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二十四軍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治委員,福建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福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紅星功勳榮譽章。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原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
廖海光同志是湖南省酃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政治指導員、團政治委員、大隊政治委員、軍分區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師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福建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福州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湘贛邊區反“圍剿”戰鬥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指揮部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為鞏固和發展膠東抗日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解放青島、長山島等戰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致力於部隊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10年動亂中,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在政治上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政治立場堅定,作戰英勇;他勤奮學習,治軍嚴謹,具有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和出色的組織領導才能;他顧全大局,有堅強的黨性和組織紀律觀念;他作風民主,團結同志,實事求是,愛護幹部;他廉潔奉公,保持了老紅軍的本色。
廖海光同志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廖海光同志因病於1993年2月20日在福州逝世,享年78歲。
生平經歷
廖海光,湖南省炎陵縣龍溪鄉秋田村人(田螺寨)。民國4年(1915)9月26日生於貧苦農民家庭。6歲時僅讀4個月私塾,因父喪母病而輟學。7歲被送給人家做兒子,受盡虐待。
1930年11月投身革命,在縣警衛營當戰士,後當選為縣蘇維埃執行委員。
1931年調入工農紅軍湘贛省獨立一師,在師政委王震身邊當警衛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當年底轉為中共黨員。
1933年秋被選送紅四分校學習,結業後任該校二連政治部主任、一大隊政委及膠東支校政委。後任膠東十六團政委,堅持在山東大澤山一帶開展反“掃蕩”,消滅頑軍暫編十二師兩個團,榮獲“塔山英雄團”稱號。
1944年5月調任海南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發動民眾開展地雷戰,拔掉敵人多處據點,收復膠縣、即墨等縣城,使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解放戰爭時期,任膠東軍區第五師政委,1947年9月任華東野戰軍十三縱隊政委,後任二十四軍政委。率部參加膠東和萊陽保衛戰、津浦路夏季攻勢、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
1952年8月任福州軍區政治部主任。
1955年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參與指揮炮擊金門馬祖戰鬥。同年授少將軍銜。
1956年成立福州軍區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職,在福建沿海海防對敵鬥爭中為保衛海防立下了很大功勞。
廖海光在“文革”中,堅決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保護了不少被迫害的幹部。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與黨中央政治上思想上保持了一致,維護了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
1983年當選為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勳章。原軍政大學學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遲 浩田上將書贈“軍校高師,齊魯名將”以示祝賀,1993年3月在福州病逝,時年78歲。
逝世
1993年2月20日,廖海光在福州病逝,終年78歲。6個月後,他的夫人李勇也駕鶴西去。2004年11月1日,南京軍區福州干休所和將軍親屬根據廖海光的遺願,將廖海光夫婦的骨灰護送到其家鄉安葬。廖海光夫婦從此永久地回到了故鄉。
人物評價
廖海光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為了黨的事業,政治立場堅定,積極努力工作,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不怕艱難困苦,始終為黨為部隊建設工作。他平易近人,得到廣大指戰員的愛戴;他努力學習,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他工作細緻、實事求是;他胸懷寬廣、作風正派、辦事公道;他生活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不計較個人得失、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高尚品德、優良作風,永遠載入史冊,永遠值得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