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概況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創始於1983年,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納入全國聯考統一招生計畫、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福建省首批正式成立黨委的民辦高校之一。學院位於廈門市集美大學城區。集美大學城區高校雲集,教育資源豐富,學術氛圍濃厚。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學院目前占地210畝,計畫用地600畝。校園環境幽雅,各類教學設備、生活設施、運動設施完善,為學生的學習、生活、運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保障。二、人文優勢,得天獨厚
廈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最重要的中心城市。沐浴著改革的春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環境優美、人文素質高,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榮譽稱號,是理想的求學樂園和創業樂土。學院位於廈門集美大學城,著名的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與廈門大學(分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廈門分校)、華僑大學(廈門分校)、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眾多知名高校毗鄰。這裡特有的人文氣息、濃厚的學術氛圍、優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得天獨厚的讀書育人佳境。
三、專家治校,建設一流師資,追求一流質量
。院長由原集美大學黨委副書記,交通部高校思政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高校思政研究會副會長、廈門集美陳嘉庚研究會會長、廈門僑鄉經濟促進會副監事長和集美僑鄉經濟促進會監事長曾講來擔任。同時有廈門大學、集美大學一批教授、副教授、海外歸國人員、碩士研究生,以及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高級工程師、技術骨幹組成了一支老中青三結合、德才兼備、高素質穩定的教師隊伍,真正實現專家治校,為追求一流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四、職業技能特色凸顯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水平,學院重視職業技能訓練,利用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OSTA考試站、國家信息化培訓認證(CEAC)分中心,實行“文憑+資格證書”的雙證制度。在抓好大專教育的同時,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專業、興趣愛好、時常需求,取得1-2個項目的職業資格證書。2005年我院參加培訓的學生在各類中、高級技術資格證書考試中平均通過率達97%。這樣,學生就擁有了就業的綠色通行證,全面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五、校企聯盟,為學生就業搭建平台
被我院入取的學生,戶口可遷至廈門。入學後,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積極與企業開展合作辦學,實施“定單培養”,為企業定向輸送人才。落戶廈門的柯達、戴爾、TDK、ABB、燦坤電器等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廈門港務集團、澳門寶龍(廈門)公司、廈門湧泉集團、台灣飛騰公司、廈門路橋經濟開發集團公司、大成工程股份有現公司等上百家公司企業與我院簽訂了人才培養協定和用人協定。這些單位的經營範圍涵蓋了機械、電子、經貿、房地產、物流、航運、服裝製造、酒店管理等製造業和服務業經營領域,為我院相關專業學生的校外實習實訓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為學生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院就業指導中心的就業跟蹤調查顯示,我院往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6%以上。六、堅持多種形式辦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成才機會
學院堅持多種形式辦學,面向全國招生,招收聯考統招(含赴台教育交流生)、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教育、合作辦學、中外教育交流等考生,學習方式均為全日制。學院現有經濟貿易系、經濟管理系、外語系、信息工程系、藝術系、機電系、基礎部和 閩台現代音樂系等8個系部,開設30多個符合當前社會需求、市場緊缺的專業,專業範圍涉及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外語、藝術等多個學科門類。學院實行半封閉式管理,建立以輔導員為核心、分級負責的學生管理體系,倡導積極向上的校園主鏇律文化,社團活動非常活躍,現有院系各類學生社團30多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展。
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致力於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面向廈門經濟特區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急需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學院按照國家教育部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全面推行以“學歷證書﹢職業技能證書”為核心的“雙證制”教育模式,注重實踐,倡導一專多能。學院建有7個實訓中心,幾十個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較好的校內實訓基地,同時建立了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國家計算機信息技術(OSTA)考試站、國家信息化培訓認證(CEAC)機構,為廣大學生在校階段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鑑定提供便捷的通道。學院與聯想集團、飛鵬集團(台資)、路達公司、冠捷公司等100多家中外知名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係,為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及就業搭建廣闊的平台。我院與台灣多家著名大學和台資企業建立“校校企”合作關係,積極探索台海兩岸合作培養人才的新模式,在福建省民辦高校中首家成功實施赴台教育交流,目前已有兩批次學生赴台參加學分互認的教育教學交流。此外,我院還與國外多所大學建立教育交流制度,可以輸送畢業生到國外著名大學繼續留學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