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玉帶鳳蝶成蟲體長25-28mm,翅展77-95mm 。全體黑色。頭較大,複眼黑褐色,觸角棒狀,胸部背有10小白點,成2縱列。
雄蝶
雄蝶只有一個型態。以黑色為主,有尾突,前翅外緣有一列向頂角由大至小排列的白斑,後翅 中區有7個橫列白斑,外緣或配有紅色新月形斑紋,翅膀正反面相似。橫貫全翅似玉帶,故得名。
雌蝶
雌蝶擁有多個型態,分別為:
Form cyrus
Form stichius
Form stichius的雌蝶與紅珠鳳蝶造成擬態﹐斑紋極為相似,但身體呈黑色。
Form romulus
Form romulus的雌蝶與南亞聯珠鳳蝶造成擬態,同樣可以用身體顏色確認。
卵
玉帶鳳蝶卵球形,直徑1.2mm,初淡黃白,後變深黃色,孵化前灰黑至紫黑色。
幼蟲
玉帶鳳蝶幼蟲體長45mm,頭黃褐,體綠至深綠色,前胸有1對紫 紅色臭腺角。後胸肥大與第l腹節癒合,後胸前緣有1齒形黑色橫紋,中間有4個灰紫色斑點,兩側有黑色眼斑;第2腹節前緣有1黑色橫帶;4、5腹節兩側各有1黑褐色斜帶,帶上有黃、綠、紫、灰色斑點;6腹節兩側各有1斜形花紋。幼蟲共5齡:初齡黃白色;2齡黃褐色;3齡黑褐色。1-3齡體上有肉質突起和淡色斑紋,似鳥糞;4齡油綠色,體上斑紋與老熟幼蟲相似。
蛹
玉帶鳳蝶蛹長30mm,體色多變,有灰褐、灰黃、灰黑、灰綠等,頭頂兩側和胸背部各有l突起,胸背突起兩側略突出似菱角形。
棲息環境
玉帶鳳蝶多在市區、山麓、林緣和花圃(尤其一些柑橘園)活動。
生活習性
玉帶鳳蝶喜愛訪花,常在陽光普照時在花園出現,尤其馬纓丹、龍船花、茉莉等植物。雄蝶會吸水,收集土壤中的礦物質。 雌性玉帶鳳蝶模枋的物種紅珠鳳蝶及南亞聯珠鳳蝶都是有毒的蝴蝶,是為了天敵以為它都是有毒的蝴蝶而不會獵食。 另外在蘇拉威西島,雖然有紅珠鳳蝶出沒,但雌性玉帶鳳蝶又會模枋另一種蝴蝶,名寶珠鳳蝶。
玉帶鳳蝶寄主植物:木蘭科植物(黃皮、酒餅簕、兩面針),芸香科植物(柑橘、柚、枳)。
成、幼蟲習性與柑桔鳳蝶相似,幼蟲以桔梗、柑橘類、雙面刺、過山香、花椒、山椒等芸香科植物的葉為食,因此一直也被當作農業生產上所謂的害蟲看待。
繁殖方式
玉帶鳳蝶河南年生3-4代,浙江、四川、江西4-5代,福建、廣東5-6代,以蛹在枝幹及柑桔葉背等隱蔽處越冬。每年春末夏初,雌蝶在柑橘等植物的葉片上產卵,一次一枚,可產多枚。浙江黃岩各代成蟲發生期依次為5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廣東各代成蟲發生期依次為3月上中旬;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7月下旬至10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以第6代蛹越冬,越冬蛹期103-121天。
分布範圍
中國
玉帶鳳蝶為中大型鳳蝶,活動範圍很廣,中國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大致自黃河以南一直到台灣島、海南島都有分布。
世界
玉帶鳳蝶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台灣,香港,日本琉球群島,越南,寮國,高棉,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東歐和馬來西亞半島(除摩鹿加群島和伊里安查亞)汶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北馬里亞納群島(塞班)。
亞種分化
由於玉帶鳳蝶雌蝶為多型性,色彩變化很大,過去不少人定了許多亞種。 根據同地不能有二亞種的原則,整理結果中國有4亞種。
序號 | 中文學名 | 學名 | 命名者年代 |
1 | 玉帶鳳蝶海南亞種 | Papilio polytes mandane | Rothschild, 1895 |
2 | 玉帶鳳蝶台灣亞種 | Papilio polytes pasikrates | Fruhstorfer, 1908 |
3 | 玉帶鳳蝶西藏亞種 | Papilio polytes tibetanus | Oberthür, 1879 |
4 | 玉帶鳳蝶指名亞種 | Papilio polytes polytes | Linnaeus, 1758 |
種群現狀
玉帶鳳蝶是一種非常有優勢的蝴蝶種群,幾乎有分布地區都可見,無生存危機。
保護級別
未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未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動物。
防治措施
玉帶鳳蝶對農業有害,佛手園應遠離柑桔園;保護益鳥和益蟲;二齡以前以噴灑25%亞胺硫磷和400毫克/升樂果800-1000倍液效果良好;做好人工捕殺成蟲和幼蟲。
物種文化
梁祝化身
傳說梁祝化為玉帶鳳蝶。不過,各地的梁祝所化的蝶有多種,玉帶鳳蝶只是其中一種。
相關詩詞
“讀書人去剩荒台,歲歲春風長野苔,山上桃花紅似火,一雙蝴蝶又飛來。”清朝史承豫的《荊南竹枝詞》描述的玉帶鳳蝶是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化出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