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科技中學

廈門科技中學

廈門科技中學,又名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創建於1994年6月,是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聯合創辦的一所省一級達標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閱覽室

廈門市科技中學創建於1994年6月,是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聯合創辦的一所旨在培養科技後備人才、為高校輸送高質量生源的特色學校,經過十五年的奮鬥,被確定為省一級達標學校。學校位於廈門市黃金海岸,美麗的東南海岸邊,與廈門大學相毗鄰,面海而建,校內綠草如茵,校外風景如畫。校園占地面積35954平方米,建築面積23582平方米。由教學樓、教學實驗綜合樓、圖書樓、學生宿舍及食堂構成校園建築群。擁有環形塑膠跑道、籃排球場和足球球場。擁有環形塑膠跑道、籃排球場和足球球場。現有 55個教學班(含一個新疆班),在冊學生2524人,教職工總數202人,其中專任教師171人,中級職稱62人,高級職稱37人,研究生14人。

從環島路看學校

學校在創辦之初,廈門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就十分明確給學校定位,即辦成具有科技特色的示範性普通完中。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博士為學校題寫校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科學家蔡啟瑞教授受聘為學校的名譽校長。辦學十五年來,校園建設已具規模,硬體設施已達一流水平。學校師資力量不斷加強,不僅從省內外引進一批年富力強的教學骨幹,也不斷從全國各重點大學招收優秀本科畢業生來校執教,並定期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保證把最先進的知識與理念帶進課堂,充分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慾望。

廈門市科技中學把培養二十一世紀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採集信息的“科技人”作為辦學目標,以“科技引領、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讓學生“在校三年,受益終身”。

2009年4月6日上午,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簽約暨揭牌儀式在廈門大學頌恩樓會議室里隆重進行。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代表廈門大學致詞。朱校長在發言中從新提到,科技中學是1994年廈門大學與廈門市政府聯合舉辦的,旨在培養科技後備人才、為高校輸送高質量生源的特色學校,廈門大學著名蔡啟瑞教授一直擔任科技中學的名譽校長。他指出廈門大學在簽約後,將在資源上給予科技中學更大的幫助,將對科技中學的學生開放實驗室、圖書館等教育資源。我校也將以此為契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的辦學品味。

特色教育

學校操場

學校以教學為中心,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前提,在科學的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具有科技中學特色的教育活動。在廈門市率先開設能滿足各層面學生素質發展需求的學校課程,僅2000-2001學年,就開設了諸如“新詩閱讀與欣賞”、“英語國家文化背景專題”、“氣象、旅遊地理”、“名著欣賞”、“作業系統與計算機理論”、“廈門東南海岸沙灘調查”、“數學解題技巧”、“航模製作”、“工筆花鳥畫”、“二胡、小提琴演奏”、“足球訓練”等學校課程計71門,目前有《中學生詩歌閱讀引導》、《奇聯妙對》、《通俗歌曲歌詞賞析》、《公司法與現代企業制度》、《中外哲學》、《中國古代戰爭史》、《快樂英語》、《福建旅遊》、《中國寓言故事選編》等19本學校課程教材陸續出版。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特長的培養。建校以來有16名學生在國家級學科競賽中獲獎;有562名學生在省、市級學科奧賽中獲獎。首屆畢業生林曉昆,光榮參加國家數學奧林匹克集訓隊,贏得榮譽;初三學生黃凌波參加全中國中生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獲全國一等獎;國中學生陳昱是我市自參加中學生計算機奧賽以來第一個滿分獲得者,也是第一位國中生參加福建省隊組隊選拔賽。科技中學教師發表論文無數,其中被CN刊物發表的有83篇,獲國家、省、市各級獎項達20餘次。在教師隊伍中已經形成了由40多名省、市級優秀教師組成的名師群體。從2001年秋季起,又在學校課程的基礎上,開展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敢於創新能力的研究性學習。

環保教育是科技中學教學最大的特色。在廈大海洋與環境學院院長洪華生教授的推薦下,科技中學作為一個成員加入到中國加拿大越南的國際合作項目“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Management”(公眾基礎的環境保護管理,簡稱 CBCM )中,承辦中加越三國合辦的中學生環保夏令營活動,開展一系列小型環保科研課題,撰寫占灘建築對沙灘再塑造的影響、不合理安置的排洪管及其沙灘周圍的生態調查、黃厝沿岸綠地與風沙的關係探索、海水顏色變化的跟蹤調查、污水中某些有害化學參數的調查等小論文,受到廈門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市教育局、市環保局和加拿大的達爾毫西大學、聖瑪麗大學聯邦政府公眾事務部等專家學者的廣泛讚譽。“海洋與環境興趣小組”獲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優秀活動一等獎,環保論文在“第一屆中國沿海開放城市青少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科學論壇”上獲創新獎(即最高獎),在全國、省、市各級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達20餘人次;孫素雲同學獲“福建省小科學家”榮譽稱號。科中前任校長張劍輝同志被授予2001年綠博會“綠色文明大使”稱號;2001年全國教育教學工作會暨創新教育現場會在科中召開。其中圍繞東海岸開展的環保教育課題研究,不僅獲得了國家教育部的最高獎項,也在國際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現任校長譚蔚同志,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廈門市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常年從事物理教學,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2007年8月調任科技中學任校長、黨總支書記,提出“科技引領、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在譚校長的帶領下,科技中學正逐步邁向另一個輝煌!

德育教育也已形成特色。先後開展“六愛教育”(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班級、愛學校、愛祖國)和綜合實踐活動,切實培養學生的愛心、責任心和愛國主義精神。

學校榮譽

簡短小會議ING

學校先後被確定為2001-2004年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廈門實驗區史、地、體、英、化等學科的實驗基地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福建省素質教育先進校”;被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廳、省教育工會評為“民主管理先進單位”;被省綠化委、省科協、省教委、省林業廳評為“99福建省青少年綠色家園種世紀之樹”先進集體;被省科協、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省團委、省婦聯評為“第三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集體”;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學校”;學校黨組織被評為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被省環保局、教育廳評為省級“綠色學校”、被市政府定為“平安單位”示範點;多次被評為“黨政工共建”先進單位;2007年又被破格確定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

學校辦學效益逐年提高,教學成績斐然,中考1999 、2000年獲教學質量進步獎;2001、2002、2003、2004年獲教學質量優秀獎,2003 年9月19日,廈門市國中畢業班工作會議在科中隆重召開。學校辦學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年,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聯考成績已從單純追求上線轉到本科上線率與重點本科上線率上來。從1998到2007年,本科上線率穩步提高。一批優秀生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

校訓警訓

科中校訓:

止於至善 篤學敏行

科中警訓:

新世界,曙光照,科技人,要做到;

愛祖國,求報效,謹處世,盡人道;

勤學習,會思考,廣求索,探微妙;

常鍛鍊,體魄好,法自然,重環保;

識丹青,辨宮角,風雅頌,應知曉;

農工商,莫輕藐,衣食住,我創造;

逆莫餒,順莫驕,是真金,必閃耀。

硬體設施

宿舍前的小池塘

一、學校硬體設施

科技中學擁有現代化教學技術設施,擁有計算機專用教室3間共170多台電腦,多媒體教室60間,兩個多媒體音樂試聽教室,擁有先進的校園網路中心、電子備課室。全校師生均實行IC卡管理,實驗室裝備一流,文體娛樂設施先進完備,圖書館和閱覽室設施先進,藏書豐富、開放時間長,可以滿足同學們多方面的需要。

二、學生在校食、住

科技中學時廈門市較早實行寄宿制的學校。目前有4棟宿舍樓,2個學生食堂(其中一個是新疆班的食堂)、淋浴室,離家比較遠的同學都可以申請住宿,科中有長期管理住宿生的經驗,制定了住宿生量化管理辦法,可以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

食堂由廈門大學後勤集團承包負責,整個管理操作措施參照廈大食堂的管理模式,是2007年10月廈門衛生監督信息網上13家A級單位之一。

教學管理

球賽時的團結一致

一、發揮三級監控功能,實施分層目標管理

1.一級監控——教務處

定期檢查或通過網路隨機抽查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等教學工作情況,進行學科知識、能力的抽查,並對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將情況及時反饋任課教師。

2.二級監控——教研組、備課組

組織制定本教研組的各種教學進度與計畫,加強教研組的備課活動,做到計畫、時間、內容、小結四落實。

3.三級監控——教師自我監控

教師定期與教研組成員共同分析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點,並寫下自己的看法,提出改進計畫。

二、開展行動研究,加強教學過程的監控

為了實現教學最最佳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中高度重視集體備課,將每周的集體備課排入課表。同時,為保證教師扎紮實實地上好每一節課,校領導還經常隨機聽課,切實關注教學質量。

在教學質量分析方面,對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都能認真做好教學質量分析,分層次填好質量分析表,找出主要成績和主要問題,寫明改進措施。不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產生沉澱。

相關問答

教室內部

Q:廈門科技中學是怎樣管理學生的晚自習的?

A:學校對晚自習非常重視,這也是科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保證。通過細節促進管理,要求值班老師按時進教室,負責晚自習的秩序和幫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同時對學生的晚自習也有嚴格的制度。具體情況如下:

1. 晚自習的時間從19:00開始,要求學生按時出席。19:00~21:20期間為同學自習時間,要求學生自己完成當日各科作業,對當日內容進行及時鞏固和梳理,晚自習期間不允許隨意走動、聊天、吃東西,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不能遲到、早退。

2. 21:20第一階段結束,走讀的同學可以離校;21:20~21:30短暫休息;21:30~22:30為第二階段晚自習,22;30晚自習結束。

3. 值班老師進教室,負責維持本班紀律,並進行個別輔導答疑。

4. 學生晚自習要求著裝整齊,不允許穿拖鞋進入教室。對學生出勤及缺席情況進行考勤,遲到、缺席者計入班級每周量化評定表中。

5. 將晚自習納入班級量化管理,積極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教師管理的功能,是晚自習科學化、制度化、常規化,從而促進學生德學習自律。

Q:家庭困難學生在科技中學學習期間如何解決上學經費問題?

A:科技中學的原則是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去學習的機會,學校對於在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幫助,幫助其解決後顧之憂。家庭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科技中學助學金,申請減、免、緩交學雜費。科中對貧困學生設定了助學金及表彰貧困學生學習優秀的鳳凰花獎學金,同時學校還會多方幫助貧困生,幫助其完成學業。

Q:作為寄宿制的學校,科中是如何解決食宿問題的?

從宿舍外“警”…

A: 科技中學是廈門市較早實行寄宿制的學校。我們有長期管理住宿生的經驗,制定了住宿生量化管理辦法,住宿生離校要有班主任的簽字批准,不得私自離校。學校為在校的每一位同學負責,每天晚上都會有生管老師去各個宿舍查寢,若學生不在就立即和家長、老師等多方面取得聯繫。嚴格的管理可以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

至於飲食方面,科中校內有小賣部、小炒部方便學生,食堂由廈門大學後勤集團承包負責,整個管理操作措施參照廈大食堂管理模式,所設的菜式儘可能滿足學生不同口味,確保葷素搭配和營養齊全。科中成立的膳委會定期對學生食堂衛生等相關內容進行評估,以確保學生在食堂用餐的衛生安全、營養健康。

2007年10月,廈門衛生監督信息網上公布了160家餐飲單位的分級情況(A級13家、B級132家、C級15家)。13家A級單位中僅有兩家是中學學生食堂,科技中學學生食堂是其中之一,另一家則是廈門一中學生食堂。

Q:科技中學如何保證1400多名住宿生、3000多名師生的安全?

A:14台電視組成的電視牆,顯示著防盜探頭傳送過來的學校圍牆外側、校門口、辦公樓、教學樓、宿舍樓等主要路口的一切情況,可疑的人在這裡一出現,立即會引起關注;晚上,紅外線防盜設備啟用了,一隻小鳥偶然從紅外對射線那裡誤飛過去,保衛科里立即警鈴大作,就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正是因為嚴密的人防、物防、技防,幾年來,位於城鄉結合部、有1400多名住宿生、3000多名師生的市科技中學,未發生過一例安全事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