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秘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城中精美的石砌牆垣和太陽廟遺址等古印加文明的痕
跡比比皆是。庫斯科位於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魯人稱其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搖籃”。庫斯科城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距庫斯科城1.5公里的300米高處,有世界的聞名的舉行“太陽祭”的薩克薩瓦曼圓形古堡。以古堡為起點。印加人修築了漫長的古道,全長二、三千公里,是秘魯古代一條主要交通幹線。從古堡東行可至肯科遺蹟。據考證,這裡是古墓地和宗教祭祀中心,留有神廟和圓形的鬥技場的遺蹟。場中央有一巨石雕鑿的祭台。距城9公里處的塔姆博馬柴有溫泉和瀑布。
歷史
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傳說遠古時代,古代印第安人民在這裡披荊斬棘,締造家園,感動了太陽
神,贈給他們一柄金斧。公元1200年前後,國王曼科·卡帕克遵循他父親太陽神的指示,從的的喀喀湖遷都這裡,建成雄偉華麗的庫斯科城,並以這裡為中心,建立了龐大的印加帝國(印加意為“太陽的子孫”),創造了印加文化,成為南美大陸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將財寶文物洗劫一空,後又經幾次地震和二百多年的拉鋸戰,城市受到很大破壞;但城內有些印加帝國時代街道、宮殿、廟宇和房屋建築,仍留存至今,後西班牙殖民者又修建了大批屋舍,兩種建築風格融合,被譽為西班牙一印加的獨特建築方式。中心是武裝部隊廣場,正中聳立著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幾條狹窄的石鋪街道呈放射形通向四周,街道兩旁仍矗立著用土坯建造的尖頂茅屋,其中許多石頭房基還是古印加帝國的遺物。廣場東北,有五間大廳的太陽廟建於高聳的金字塔頂。還有月亮神廟和星神廟。廣場東南,有對峙的太陽女神大廈和蛇神殿的牆壁遺蹟。廣場西南方,有一較小的歡慶廣場,印加人昔稱為“庫西帕塔”,是歡慶帝國軍隊凱鏇歸來的場所。兩個廣場附近有考古博物館。展出印加帝國時期遺留的陶器、紡織品、金銀器皿和雕刻碎片等。具體概況
庫斯科古城依照美洲獅的形狀而建。頭部是位於安第斯山脈上的薩克薩瓦曼神廟,中部是印加王宮,貴族的住宅
在美洲豹的尾部。其輪廓現在仍然依稀可見。庫斯科城中心是兵器廣場,這裡曾是印加帝國時期舉行慶典的場所。廣場正中聳立著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幾條狹窄的石鋪街道呈放射狀通向四周,街道兩旁仍矗立著許多用土環建造的尖頂茅屋,其中很多石塊房基還是印加帝國的遺物。現在倖存下來的一些宮殿、廟宇和房尾,大多是從90公里外的山上採集的巨石堆壘而成。石塊之間拼接密實,不用任何泥土和黏合物,石縫連一片刀片也難插進。在勝利大街的印加羅加宮牆上,有一塊著名的12角形巨石,鑲嵌之精巧令人稱絕。
廣場北側的庫斯科大教堂始建於1560年,前後花費了100年才建成。這座教堂融會了文藝復興風格和巴洛克風格。其頂端的福音鐘樓上懸掛一口重達13噸的巨鍾。教黨內有高大的鍍銀祭壇,雕刻精美的布道壇。廣場東側的拉孔帕尼亞教堂建成於1668年,是全城最漂亮的教堂。教堂富麗堂皇,牆壁飾有絢麗多彩的繪畫,還有精雕細刻的祭壇。在殖民時期的建築中還有著名的河爾米蘭特宮、主教宮和聖博爾哈宮。距庫斯科城1.5公里30O米高處,有世界聞名的舉行“太陽祭”的薩克薩瓦曼神廟。以古堡為起點,印加人修築了漫長的棧道、全長二、三千公電,是秘魯古代一條主要交通幹線。
庫斯科城中心廣場正中聳立著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幾條狹窄的石鋪街道呈放射形通向四周,街道兩旁仍矗立著用土坯建造的尖頂茅屋,其中許多石頭房基還是古印加帝國的遺物。廣場東北,有五間大廳的太陽廟建於高聳的金字塔頂。還有月亮神廟和星神廟。廣場東南,有對峙的太陽女神大廈和蛇神殿的牆壁遺蹟。廣場西南方,有一較小的歡慶廣場,印加人昔稱為“庫西帕塔”,是歡慶帝國軍隊凱鏇歸來的場所。兩個廣場附近有考古博物館。展出印加帝國時期遺留的陶器、紡織品、金銀器皿和雕刻碎片等。
氣候、交通、特產
氣候
庫斯科城氣候涼爽,年平均氣溫12.8℃,年均降水量813毫米。降雨量較少的六至八月是旅遊的旺季。
交通
新加坡與秘魯間沒有直達航班,須由美國或阿根廷轉往。
特色
庫斯科設有許多家旅行社,要想到馬丘比丘或各個地方去不成問題。多家網路茶座方便又便宜。談到購物,除了顏色鮮艷的布料,當然少不了石頭的手工藝品啦。即使是風鈴,也是由一塊塊的石頭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