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歷史
平樂鎮位於四川省成都邛崍市境內,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以“秦漢文化·川西水鄉”風情著稱,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平樂,古稱“平落”,其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前蜀王開明時期,平落這塊四面環山的平坦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火井縣治設在平落達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後屬邛州直隸州,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建置平落鄉,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此名。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績。”將穿鎮而過的白沫江用飛沙堰分為“內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集鎮,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
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火井縣治設在平落達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後屬邛州直隸州,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建置平落鄉,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此名。1950年鎮、鄉分置,1983年4月撤鄉建鎮,稱平落鎮,實行鎮管村體制,1993年3月更名為平樂鎮,2004年9月,邛崍市實施區劃調整,撤消緊鄰平樂的下壩鄉建制,將原下壩鄉行政區域併入平樂鎮,統稱平樂鎮。
行政區劃
平樂鎮轄6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2萬人(其中集鎮區0.93萬人)。幅員面積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305畝,農民人均耕地0.69畝。2003年全鎮GDP為4.3億元,財政收入49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5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7.7:65.5:16.8。城鎮化水平29%。
社會事業
鎮內有高中平樂中學1所,鎮中學和中心國小各2所,幼稚園6所(平樂點3個,下壩點3個),村國小4個(平樂點2個,下壩點2個),中心衛生院1所,鎮、鄉級衛生院2所,村級醫療衛生站25個。自來水普及率達50%,農村沼氣池普及率90%以上。市、鎮、村道硬化55.69公里,小城鎮生
活垃圾集中填埋處理率100%。2004年2月被建設部列為全國重點鎮,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已通過評審,系成都市三十個重點鎮之一。自然資源
平樂鎮屬淺丘型地貌,山丘壩各占三分之一,鎮域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資源相當豐富,全鎮及相鄰鎮鄉盛產竹木,竹資源尤為豐富。早在宋代平樂鎮就是聞名的紙鄉。周圍四面環山,高處鳥瞰,宛如一小盆地。
風土人情
平樂古鎮開展有獅燈、牛兒燈、女子龍燈、腰鼓燈等上街巡演的民俗活動,每天晚上還可觀看竹麻號子等具有川西壩子濃郁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也可以到白沫江畔放河燈、孔明燈。
旅遊資源
平樂古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文化底蘊十分豐厚。平樂古鎮的“古”體現在六個方面,即古街道、古民居、千年古榕樹群、古石拱橋、古驛道、古文化,白沫江穿鎮而過,市內僅存,西南罕見。巍然卓立於白沫江畔的千年古榕,極具川西風情的沿江吊腳樓,錯落有致的臨江水碼頭,保持完好的明清古街店鋪交相阡陌,橫跨江河的清代“樂善橋”,展現出川西水陸商埠的古老風韻,可謂一幅活脫脫的中國西部“清明上河圖”。平樂鎮屬淺丘型地貌,山丘壩各占三分之一,鎮域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資源相當豐富,全鎮及相鄰鎮鄉盛產竹木,竹資源尤為豐富。古鎮內古二棵千年古鎮巍然卓立,吊腳樓凸現川西風情,江畔綠樹成蔭。三十三條街道極具規則沿白沫江東西排列,幾條南北走向的橫街貫穿其間,極具佛教文化氛圍的觀音院,保存完好的古驛道和倒石橋、倒馬坎、落憑寺、五通碑等一批名勝古蹟。還有竹編一條街、手工工藝品一條街、旅遊產品一條街、“水上人家”、劍仙樓等參觀遊覽景點。
平樂是“南絲綢之路第一站、茶馬古道第一鎮”,江畔綠樹成蔭,乾年古榕樹巍然卓立,吊腳樓凸現川西風情。從開往對外開放以來,先後被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
地理位置
平樂古鎮位於四川省成都邛崍市境內,轄6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2萬人(其中集鎮區0.93萬人)。幅員面積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305畝,農民人均耕地0.69畝。2003年全鎮GDP為4.3億元,財政收入49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5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7.7:65.5:16.8。城鎮化水平29%。每個社區均有一室多用活動室,鎮內有高中一所,國中、中心國小各兩所,幼稚園6所,幼兒入園率98%,國小升國中升學率98%,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中心衛生院和鎮衛生院各一所,村級醫療衛生站25個。自來水普及率達50%,天然氣、液化氣普及率20%。市、鎮、村道硬化55.69公里,人均擁有道路面積7平方米。大氣、水、噪聲環境質量較好,生活污水沼氣化糞池處理率20%,集鎮生活垃圾集中填埋處理率80%。2004年2月被建設部列為全國重點鎮,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已通過評審。鎮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古鎮明清建築23.5萬平方米,有“九古”: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民居、古作坊、古驛道、古風俗,有蘆溝自然風景區、金華山風景區、花楸山風景區和齊口風景區。瓷胎竹編歷史悠久,古茶樹、農夫手工茶、花楸汞茶、根雕、木刻享有盛名,年旅遊人數10萬人次,旅遊收入800萬元。
景區介紹
古鎮九景
平樂自古便成為“茶馬古道第一鎮、南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在今天的平樂,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歷史的足跡——九古: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古鎮明清建築23.54萬平方米,鱗次櫛比,古風蔚然。素以“秦漢文化·川西水鄉”風情著稱。古鎮共有老街33條,七彎八拐,曲徑通幽。
平樂古鎮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古街兩邊的房屋多數為一樓一底的木結構建築,一般為下層作鋪面上層作居室,體現了濃郁的川西風格。千年古巷兩邊的店鋪雖然已經是幾經易手,卻還在經著。現在平樂鎮政府正加速旅遊業的發展,向世人展示千年古鎮的風采。
在民俗文化上,樸實的老百姓創造了山歌會、河燈會、牛兒燈、放生會、六月六觀音會等。
漫步古鎮,遊客將親身體驗到古街的種種風情,聆聽古橋樂善的代代佳話,坐享古樹黃桷的片片濃蔭,觀賞古堰分水的滾滾波濤,品味古民居大院的悠悠氣息,加入古歌“竹麻號子”的聲聲吶喊……作為“茶馬古道第一鎮”,平樂曾是熱鬧非凡的水陸碼頭,物換星移,古鎮在今天又煥發出其獨特的魅力,那沿襲千年的民俗藝術、屹立百年的民居建築,浸染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水光山色,成為川西水鄉古鎮的縮影和象徵,演繹出一幅融古貫今的“清明上河圖”。
民俗風情院
平樂民俗風情院又名天工應物館,院裡有農田、農家小院、耍壩,遊人既可以在這裡參與體會農事活動,也可以觀看民俗文化表演。風情院裡的主要建築是天工別院,又叫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主人原來是清朝河北定縣州判王治統,他的後人後來遷居洪雅縣,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洪雅城隍街57號修建了一座四進合院,西南交大鄉土建築研究所所長季富政教授稱譽他是“洪雅瑰寶”。2003年,洪雅縣搞城市建設,雖然有阮儀三、馮驥才、季富政等著名人物呼籲留住這座古宅,但王家大院仍被拆除,主人將拆下的木料編號登記堆放在一起。三年後,平樂鎮政府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即決定購買王家大院,異地搬遷保護,這樣,王家大院就從百里之外被搬到了這裡重建。
鎮外有景
古鎮附近有金華山、蘆溝、花楸山、騎龍山四大著名風景區,原生態徒步旅遊區金雞溝,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的水上風景張飛灘、獅子灘,齊口、寨溝、金龜山、獅子山等眾多風景名勝。平樂還擁有眾多人文古蹟:具有濃郁宗教文化氛圍的觀音院、歷經滄桑的古驛道和倒石橋、倒馬坎、落憑寺、五通碑、三義廟等一大批名勝古蹟,明代造紙作坊遺址、鄧通和卓王孫冶鐵遺址、天官試劍石、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古碼頭、邛南第一橋、元帥井等眾多古蹟、景點。景點一:古樸詳和、品位民風民俗之古鎮區
古鎮區是遊客平樂之行的第一目的地,也是平樂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石板街長慶街、禹王街、清河街、字型檔街、八店街……一條條清石鋪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這些老街上,你才能真切地體驗川西民居風情。
漫步古鎮,遊客將親身體驗到古街13條的種種風情,聆聽古橋樂善的代代佳話,坐享古樹黃桷的片片濃蔭,觀賞古堰分水的滾滾波濤、品味古民居大院的悠悠氣息,加入古歌“竹麻號子”的聲聲吶喊……作為“茶馬古道第一鎮”,平樂曾是熱鬧非凡的水陸碼頭,物換星移,古鎮在今天又煥發出其獨特的魅力,那沿襲千年的民俗藝術、屹立百年的民居建築,浸染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水光山色,成為川西水鄉古鎮的縮影和象徵,演繹出一幅融古貫今的“清明上河圖”。
景點二:呼吸山水,大自然鬼斧神工之蘆溝自然風景區
蘆溝離成都市區最近的竹海。閉上眼睛,輕輕地呼上幾口氣,首先你感到的是一種無比的輕鬆和振奮;這裡就是千年古鎮之幽谷畫廊,位於平樂古鎮區西北1公里,方圓8.6平方公里,竹木覆蓋面積1.6萬畝,登高環視,竹海茫茫,蔚為壯觀。享有“二十華里綠色長廊,天然氧吧”之美稱的蘆溝幽谷了。入溝4公里,一天然石佛像掩映於竹海之中,雙目微閉,慈祥親切,佛身即百米山峰,高過樂山大佛(72米),山人稱“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竹為佛依,佛是竹魂”。沿溪而上,巨岩整齊中裂,分水而立,相傳為明代天官楊伸試劍之處,勝似鎮江“天下第一江山”孫權試劍石,且氣勢更足。寨子崗上天官墓,國寶大熊貓時常出沒附近。魚崖腳下“元帥井”,當年徐向前元帥率紅二方面軍與國民黨軍隊鏖戰七天七夜,即在此井取水做炊和飲馬。魚崖上紅軍作戰掩體猶存。登臨最佳觀景點尖山子,可遠眺臨邛古城全景,盡覽邛崍山脈秀色。在景區內還散布有零星的古造紙作坊遺址,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盡在蘆溝幽谷中。
景點三:瞻拜神靈,靈秀之地--金華山
“邛崍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位於平樂古鎮東南1公里處。靈山傑地,聲名上溯秦漢。自中唐後,金華大佛和天宮寺香火鼎盛,譽滿川西。奇山秀水,擁有獨特的地形地貌和眾多人文古蹟,特色鮮明:一是“一步呈一景”,大佛溝極其自然的彎成一個巨大的“S”形,恰似一幅天然太極圖,給金華山平添幾分神秘。險峻清幽的石梯山道、綠水青山中極具川西特色的吊腳樓閣……給人無限遐想。二是“三教匯於一山”,儒、釋、道在數不清的摩崖造像群中形成奇妙和諧。山腰峭壁上的摩崖石佛寶相莊嚴,山頂天宮寺古樸莊重,大佛座前一幅“天馬行空圖”是摩崖造像中的精品,全國僅存兩幅。景點四:鄉土人家、世外桃源,皇恩浩蕩之花楸山風景區
西出古鎮4公里,沿黃金堰至黃花路車行約20分鐘,穿過10餘里竹海,便到了素有“鄉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譽的花楸山風景區。 景區內層巒疊翠,樹木蔥籠,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賜“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貢茶;有曲徑通幽的萬畝竹海;有心曠神移的十里長廊;更有神秘莫測的官田溶洞。以光緒親賜“皇恩寵錫”御匾的李家大院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至今依然保持著百年以前的原始風貌。零星散落於竹林深處的川西民居,構成了這裡濃郁的鄉土特色,純樸的百姓躬耕田隴,辛勤勞作,過著恬靜,愜意的農家生活,是現代都市人返樸歸真、感悟田園的鄉土人家,是頤養身心、休閒度假的世外桃源。
景點五:千年古道,踏尋歷史空谷足音之秦漢驛道
秦漢驛道遺址,在平樂鎮騎龍山城隍崗。它是當時由成都、經邛州、雅州通往吐蕃、党項、南詔等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韋皋出兵與吐蕃作戰的十一條路線之一。當地老人稱驛道遺址為“劍南道”或“馬道子”。現代人稱為中國的“南方絲綢之路”。驛道遺址因位於騎龍山的原始森林中,它雖經歷了千百年風雨剝蝕和人為的破壞,但尚能保存著平樂較為完整的一段。長約兩公里,路面橫廣4m、呈魚脊形。中央用平頂大河卵石砌成一條筆直的中心線,兩旁鱗次櫛比地用河卵石鋪砌路面,十分牢固,顯示出當時設計施工者的智慧和匠心。驛道兩旁築有牆垣,猶如秦漢以來的“甬道”。《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作甘泉殿,築甬道。”注說:“謂於馳道(大路)外築牆,天子行中間,外人不見。”邛雅驛道兩旁的牆垣,將大路夾在中間,和秦漢時代“甬道”的規模構制完全一致。邛雅驛道兩邊的牆垣用河卵石壘砌,道高1.4m,牆垣原為防止敵人抄掠運輸物資而設。從築路史的發展來看,牆垣又起著養路如排水抵擋塌方的功用。正如現在的山區公路,也往往于山岩陡坡之下的路側,築一段堅固的石坎。驛道沿山脈的走向而修築,當年完好無損時它仿佛如一道長城,蜿蜒於川南的山嶺之間。
景點六、風景秀麗,中西交融之綠寶石莊園綠寶石莊園地處平樂鎮“三金”風景交界處,依江而建,背靠獅子山,莊園四周藤吊柳垂、竹木掩映、綠樹成蔭,莊園內草坪青青,桂花園、芭蕉園、枇杷園相得益彰,地下溫泉沐浴塵土,水上歌廳餘音繚繞,五世同堂、四合大院、歐式建築中西交融。自建園初即被列為“國際青少年宋慶齡基金會基地”,現為邛崍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
景點七、原生態山水,踏訪古蹟徒步游之金雞溝往古鎮西邊順白沫江而上,大約三公里處就見一條小河匯入白沫江,小河從溝里出來,溝口是一座拱橋,橋前橋後是雞頭和雞尾,這就到了金雞溝了。看到的這座古橋就是建於光緒10年的金雞橋。金雞溝入內單程15里,往返30里。順著橋邊一條小石板路,一路疊疊翠翠的竹林,兩邊奇峰怪石,突兀嶙峋。竹林掩映,戲水,踏青,嘗野味……探訪古蹟(古造紙坊),尋深山人家……帶好必備的用品,如水壺,旅遊背包,藥品等,除了自帶零食之外,還要負責背一些野炊所用的食品。那么我們就可以在嚮導的帶領下,仔細品位這原生態的山溝,並在金雞溝內野炊。
景點八、鄉村生活,水上樂園之齊口風景區景區位於古鎮西北邊緣白沫江下段,與水口鎮僅一水之隔。景內河道寬闊,水天一色,江中竹筏泛舟、快艇衝浪,岸上竹林青翠、曲徑通幽。竹林深處,齊口鄉村俱樂部、池林山莊、鰱魚山莊等特色農家樂掩映其中,野生河魚、烤羊烤兔,讓你流連忘返,是現代人休閒垂釣、泛舟衝浪的水上樂園。
樂善橋七孔石橋,有"邛南第一橋"之稱,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長120米,高16.6米,寬10米,屬人行橋,後改建為公路橋。此橋橋洞一改普遍的半圓形,而採用桃形,別有深意。這種拱形十分罕見,在川西堪稱一絕。
銀家大院
沫河貫穿古鎮,騎河修建兩岸橋,一新一舊,相距不太遠;兩岸古榕甚多,老橋頭還有一棵千年的黃桷樹,枝葉茂密;鎮裡老街小巷縱橫交錯,古樸的居民建築鱗比排列,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築是銀家大院。銀家大院的主人是從陝西遷徒來到平樂安家落富的,原本銀氏先祖是有名的紙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銀家大院建於晚清,有七個天井,構成了“七星抱月”的布局。整個院落內的構件精美,窗飾花紋多樣,柱礎的石雕生動傳神,院落面積大,空間布局合理且有曲徑通幽的意趣,從形制到裝飾都顯得構思精巧而典雅,不失為川西四合院落中的精品之作。龍門坐西朝東,正堂坐北朝南,整個建築采東西南北四方之靈風,採光通風都很好。沒有中軸線而有些錯落的建築形制顯然是經過風水先生的測算而建。平樂在明清時代是著名的產紙基地,除了遠銷西北外,還通過水路到達江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