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樂古鎮

成都平樂古鎮

以鎮區古樸的街區和原味淳樸的川西民風民俗而著稱。在古鎮區內,我們可以盡情享受都市以外久違的那份古韻和恬靜。

古鎮簡介

成都平樂古鎮 成都平樂古鎮
成都平樂古鎮 成都平樂古鎮
成都平樂古鎮 成都平樂古鎮

平樂古鎮位於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東接臨邛、成都,西連雅安、康藏,與水口、油榨、孔明、臨濟、道佐、火井等鎮鄉毗鄰,素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

平樂是國務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國重點鎮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鎮之一,也是成都市30個重點鎮之一,邛崍市2000年實施的“一山一城一鎮”中的“一鎮”。平樂古鎮被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

古鎮歷史

平樂古鎮,古稱“平落”,史前蜀王開明氏時期,平落四面環山的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據《尚書·禹貢》載,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績。”將穿鎮而過的白沫江用飛沙堰分為“內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集鎮,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公元970年—997年為火井縣治所在地。

基本情況

平樂鎮轄6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2萬人(其中集鎮區0.93萬人)。幅員面積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305畝,農民人均耕地0.69畝。2003年全鎮GDP為4.3億元,財政收入49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5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7.7:65.5:16.8。城鎮化水平29%。

社會事業:鎮內有高中平樂中學1所,鎮中學和中心國小各2所,幼稚園6所(平樂點3個,下壩點3個),村國小4個(平樂點2個,下壩點2個),中心衛生院1所,鎮、鄉級衛生院2所,村級醫療衛生站25個。自來水普及率達50%,農村沼氣池普及率90%以上。市、鎮、村道硬化55.69公里,小城鎮生活垃圾集中填埋處理率100%。2004年2月被建設部列為全國重點鎮,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已通過評審,系成都市三十個重點鎮之一。

歷史文化資源

古民居(街)

平樂鎮歷史悠久,曾為火井縣治所在地,是古代重要的水陸要道和經商口岸,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川西古鎮的民居建築樣式和街區風格。作為川西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水陸碼頭,為了便於貨物的裝卸和交易,沿江而建是街區的主要特色,其格局呈魚骨狀。33條街道長短不一、曲直有度,街口節點多為碼頭。為了便於買賣和居家,沿街建築均為上宅下店,一般為兩層,木製穿斗結構,青瓦木檐,高低錯落。現存明清建築23.54萬平方米,保持明清古街風貌的街道22條,其規模之大,風格之統一居西蜀之冠。

平樂鎮歷來商貿繁榮,富紳眾多,紙商、茶商、船商等大戶人家紛紛擇地擇基而建別宅大院,至今尚存的銀家大院、李家大院、徐家大院、朱家大院等仍然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古樸風貌。特別是高山之巔,竹林掩映的李家大院更是川西古建築中的精品,其規模之大,建築之精美,實屬川內罕見,與其所在地範圍內的古民居被稱為“川西最大的古民居群”。

古寺

平樂宗教文化氛圍極為濃郁,廟宇眾多。古時有天宮寺、觀音院、萬壽寺、七佛寺、雷音寺、城隍廟、川王廟、王爺廟、禹王廟、江西館等,可惜相繼毀於解放初期和文化大革命。現存的金華山天官寺唐代摩崖大佛,寶像莊嚴,栩栩如生,摩崖造像中的“天馬行空”在全國也僅存兩幅,堪稱精品。位於鎮東閆鎮子的唐代觀音院是邛州南路第一大寺,歷來香火旺盛,朝拜者眾多,經過重修後煥然一新,極具佛教文化氛圍。造型逼真的銅雕觀音(中國銅雕精品)和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即著名的千手觀音、淨瓶觀音、騎龍觀音、騎虎觀音等栩栩如生。

古橋

樂善橋建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1年),由鄉賢周潼宣、張大賓等人出資修建。七年採石,到竣工整整花了十年時間。橋分七孔,為桃形,總長120米,高16.6米,寬10米,是四川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

古道

被考古學家認定的中國第一條絲綢之路(秦漢驛道、南方絲綢之路)靈關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從平樂古鎮經過繼續通向南方。現平樂鎮騎龍山上仍保存著完好的古驛道(秦漢驛道--南方絲綢之路)遺址,古驛道兩旁均被壘成高牆,中間通車馬的大道鋪著巨大的卵石,順著山勢蜿蜒前行,公元前2世紀,史稱“漢賦之聖”的成都才子司馬相如即由此驛道出使西南夷。

古堰

《尚書.禹貢》記載:4000年前,大禹曾經到西蜀蒙山(是邛崍山余脈)一帶治水。相傳在平樂築堰時,因水勢過大,築堰失敗,於是大禹“撒黃金壘土”,終於堰成。洶湧的白沫江被分成了內、外兩江,從此滋潤平樂的千頃良田,做到了“水旱從人”,因名“黃金堰”。清同治年間修建樂善橋時得以進一步改造,由竹籠裝卵石築成。

古坊

宋《九域志》稱:“平樂鎮,瀕河,水陸通道,市口繁富,紙市猶大”。平樂鎮古造紙作坊,始於南宋,最多為明末清初,經初步發現現存七十四處,造紙遺址沿山造坊;設計獨特,據專家考證,在全國現存古造紙遺址中十分罕見,極具保護價值。

古樹

平樂鎮由於氣候溫和濕潤,鎮上仍保留著眾多的千年古榕樹群(榕樹俗名黃桷樹),這批千年古榕樹群為唐宋時載植,已有1000至1500年歷史,大多數樹幹都在2米以上,樹冠直徑達20餘米。鎮上古樹以榕樹居多,另有一部分為麻柳、青槓蒙子,樹齡也在百年以上。尤其是古榕樹,有的矗立江邊,有的雄峙寺旁,夏日濃陰匝地,冬天鬱鬱蔥蔥;樹圍大者近十丈,小者也在兩丈以上,樹冠象巨型傘蓋。他們千姿百態地裝點著平樂古鎮,又以千年以上的樹齡無聲的向人們講述著古鎮悠久的歷史。平樂鎮自然生長的眾多古樹樹齡均在千年左右,在成都乃至川西地區可堪稱第一(如此多的數量集中於一鎮)。

古風

在古鎮2000多年歷史的積澱中,勤勞樸實的平樂人民,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而且創造了燦爛的民俗文化。古鎮至今保存有許多古老的習俗:每年農曆二月十九的觀音會,三月十一的城隍廟會,六月初六的朝山會,還有清明河燈會,山歌會吸引了無數遊客。還有婚喪嫁娶時傳統的九斗碗,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獅子燈、牛兒燈更是平樂人的拿手好戲。

平樂古鎮自清代以來,川劇藝術風行鄉里,至今久盛不衰。除了湧現出一批知名演員如郭成君、張崇林、陳顯芳等人外,至今仍有民間玩友會,逢年過節唱上幾台大戲,平時來幾段折子戲,男女老少都踴躍觀看。玩友、票友更是不計其數。農民嗩吶隊、威風鑼鼓隊風行鄉里。

古歌

平樂是著名的“紙鄉”。據《邛州志》載:“成都草紙半平落”,而竹麻是造紙原料,打竹麻是一項苦活。千百年來,工匠們一邊打竹麻、一邊高唱著勞動號子。這種奔放、熱情、悠揚、古樸,流傳於農家俚巷的勞動歌謠,在勞動人民的口中得以流芳百世,一直唱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不僅唱響了邛崍、成都市,而且還唱到了北京。1958年平樂竹麻號子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全國民歌精英會演出,獲中宣部表彰。

古道重鎮

作為南絲綢之路,古川南蜀道上的重鎮,古鎮還有許許多多的旅遊資源,具有濃郁佛教文化氛圍的觀音院;保存完好的古驛道和倒石橋、倒馬坎、落憑寺、五通碑、三義廟等一大批名勝古蹟;還有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的水上風景張飛灘、獅子灘以及兩條充滿奇峰怪石、峰迴路轉的金雞溝、蘆溝;獅子山、金龜山錯落有致,景色宜人。尚有明代造紙作坊遺址、鄧通和卓王孫冶鐵遺址、天官試劍石、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古碼頭、邛南第一橋、元帥井等眾多古蹟、景點。

自然資源

平樂鎮屬淺丘型地貌,山丘壩各占三分之一,鎮域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資源相當豐富,全鎮及相鄰鎮鄉盛產竹木,竹資源尤為豐富。早在宋代平樂鎮就是聞名的紙鄉。周圍四面環山,高處鳥瞰,宛如一小盆地。

旅遊資源

古鎮明清建築23.54萬平方米,平樂古鎮素以“秦漢文化·川西水鄉”風情著稱。古鎮九古: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平樂古鎮“鎮外有景”,除古鎮區外,有四大風景區支撐:蘆溝自然風景區、金華山風景區、花楸山風景區和秦漢古驛道風景區;瓷胎竹編歷史悠久,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古茶樹、農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鎮特色名小吃享有盛名。

旅遊小貼士

門票

古鎮內無門票免費遊覽,古鎮周邊有些景點則需門票。 其中蘆溝自然風景區門票:15/人;金雞溝門票:30/人。

交通

成都金沙車站----->邛崍----->平樂

成都城北客運中心(火車北站)----->邛崍----->平樂

石羊場中心站----->邛崍----->平樂。

綿陽、雅安、樂山----->邛崍----->平樂

在成都新南門汽車站8:00-18:00有車開往邛崍市,可以在邛崍市長途車站門口坐麵包車,4.5元就可以到平樂鎮;新南門汽車站也有車直達平樂古鎮。可相比較而言,在旅遊旺季,在金沙車站乘車更容易前往邛崍,從邛崍到平樂古鎮的車很多,可以選擇乘坐邛崍市長途車站門口的麵包車。

自駕車或機車路線:

成都-平樂最佳自駕線路:成都-武侯金花-雙流彭鎮-金橋(擦耳)-崇州聽江-三江-大邑沙渠-董場鎮-安仁(古鎮)-唐場(古鎮)-上安鎮-邛崍高埂鎮-邛崍市-臥龍-平樂

食宿

美食:奶湯麵、缽缽雞、孫血旺、河魚、珍菌、竹筍燒雞、湯白肉。特色美食:平樂鎮民間方法做的“葉兒粑”,油而不膩,肉餡嫩瘦可口。

住宿:平樂古鎮裡面有許多臨街和臨河的古鎮客棧,環境優美,價格實惠,可在鄉游網上預訂,如果是節假日前往,提前預訂是必不可少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