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Kangchengjunga,又叫“金城章嘉峰”、“康章忠格峰”,峰名Kanchenjunga原出藏語的四個字,通常翻譯為Kang-chen-dzo-nga或Yang-chhen-dzo-nga,在藏語和錫金語中為“雪中五寶”,這從它有五個峰頂而得來的,並且其中四個峰頂高逾8450米。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座落在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尼、錫邊界線上,東經88°09′01″,北緯27°42′09″,海拔8586米,為世界第三高峰, 位於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印度邊界處,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的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里塞爾四人首次登上頂峰。干城章嘉峰山麓據說是“雪人”頻繁出沒的地方。20世紀60年代,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拍攝了電影《干城章嘉峰》。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位於尼泊爾、錫金邊界,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M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干城章嘉都有著寬闊巨大的山體,由四個不同的峰頂組合出的巨大山塊。分別是8586米的主峰、8505米的YalungKang(亦稱為干城章嘉西峰),8491米的南峰(亦稱干城章嘉二峰)與8482米的中央峰.8505M的YalungKang由於山形突出,距主峰稍遠,獲得幾支登山隊的青睞而專攻此峰;有些人認為應獨立為世界第15座8000米高峰,如果這樣YalungKang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還比馬卡魯高一些。但一般登山界並不接受這種說法,還是將YalungKang視為干城章嘉的一個側峰。
干城章嘉被錫金人視為神山,但其名稱一般相信來自藏語,意思是「5座巨大的白雪寶藏」。因為地處偏遠且難度較高,攀登干城章嘉的人並不多,至1999年底僅有146人登上干城章嘉峰,是14座8000米中,倒數第三名的,且其中只有一位女性,而死於此山的人則有38人。

自然景觀

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的名字有“雪神五項珍寶”之意。它的知名度雖然遠不及只高它3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但在世界第一 高峰被確認之前,它曾被以為是世界最高峰。

干城章嘉峰是一組巨大的群峰的主峰,它坐落在三座海拔超過8400米的高峰中央,西側有雅蘭康峰(海拔8438米),東側緊靠主峰的叫干城章嘉II峰(海拔8438米),最東邊的叫達龍康日峰(海拔8476米)。其間形成眾多山谷冰川,使得山勢更為險峻,冰崩、雪崩頻繁出沒。由於處於孟加拉灣暖濕氣流控制區,降水量非常大,冰雪補給充足,東坡的熱姆冰川長達31公里,面積130多平方公里,它的厚度達到300米。西坡有雅魯冰川,西北坡還有干城章嘉冰川和普魯爾冰川。這些冰川流動快,冰裂縫較多。這組群峰,受地理位置影響,常常濃雲密布,很難露出真面目。

攀登歷史

(圖)攀登歷史攀登歷史

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開創雅龍冰川-西北壁路線,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里塞爾四人首次登上干城章嘉頂峰。

1973年,日本登山隊開創西南山脊路線,2人登頂雅龍剛峰、其中1人下撤時遇難。

1975年,1支奧地利-德國登山隊,從南壁登頂雅龍剛峰。

1977年5月31日,1支印度軍事登山隊,穿越錫金,開創東北坡線路,2人登頂干城章嘉峰。

1979年5月16日,英國登山隊3人跨越西北壁、通過西山脊、然後沿55年首登線路登頂干城章嘉峰。

1980年5月14、17日,1支龐大的日本登山隊,以類似79年英國隊的線路,分別有4名日本隊員 1名夏爾巴嚮導、2名日本隊員 2名夏爾巴嚮導登頂干城章嘉峰。

1980年5月15日,1名德國攀登者與2名夏爾巴嚮導沿傳統路線登頂干城章嘉峰。

1981年,1支日本登山隊,分兩組(5名日本隊員 1名夏爾巴嚮導、5名日本隊員)分別登頂干城章嘉峰和雅龍剛峰。

1981年,2名法國登山者沿傳統線路登頂干城章嘉峰,未登頂隊員中有1人死亡。

1982年,ReinholdMessner、FriedlMutschlechner和夏爾巴人AngDorje,開創新的西北壁路線登頂干城章嘉峰。這也是Messner登頂的第七座8000米級山峰。

1983年10月17日,PierreBeghin完成了首次可信的單人登頂干城章嘉峰。這一記錄,被當時緊接著登頂的瑞士隊證實。

1984年10月,RogerMarshall同樣由Beghin的線路單人登頂干城章嘉峰。

1984年,與那些單人攀登形成強烈對比的是1支規模宏大的日本登山隊——由22名隊員和31名夏爾巴高山嚮導組成。日本人的這次攀登活動,計畫登完干城章嘉峰及衛峰共四座8000米以上山峰,但最後剩下雅龍剛峰未能登頂。

1985年的春天,1支南斯拉夫登山隊首次由北壁登頂雅龍剛峰。

1986年1月11日,1支波蘭登山隊的2名登山家(JerzyKukuczka和KrzysztofWielicki)沿傳統線路、歷史性地於冬季登頂干城章嘉峰。這是Kukuczka登頂的第十座8000米級山峰、並且也是第三次於冬季攀登。Wielicki則攀登過所有十四座高山。

1987年,印度軍事登山隊再次以龐大的陣容來到干城章嘉峰——共62人。他們沿十年前的東北坡線路登頂,3人死亡。印度人壟斷了由錫金方向攀登干城章嘉峰的方式。

1998年5月9日北京時間13:34,中國西藏十四座8000米高峰登山探險隊2組人員同時登頂。

攀登過程

(圖)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峰

1998年3月16日,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從拉薩出發,前往尼泊爾王國,經5個多小時的行駛到達了日喀則市。3月18日該隊抵達攝拉木鎮。3月26日全體隊員順利抵達樟木口岸。3月31日下午離開加都,第二天早晨抵達機場,4月1日早晨6點30分又乘直升機抵達了一座峽谷,當地百姓稱此峽谷為孜讓峽谷。

4月3日,我隊離開孜讓,在崎嶇不平的雪原上,踏著茫茫積雪,經5個小時的徒步行軍到達海拔4680米的奧擋營地。之後經十多天的來回運輸,所有高山物資於4月12日順利送到了海拔4870米的貢布嘎那冰川上,為該隊的整個登山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爭得了登山的最佳時機

4月8日,全體探險隊離開奧擋營地,前往貢布嘎那冰川大本營,這一天該隊的全體隊員早晨8點30分離開了奧擋營地,帶著各自的行李,穿過冰川和滾石區,踏著茫茫積雪經5個多小時的行軍徒步,終於下午4點左右到達貢布嗄那冰川大本營。4月9日到10日,隊員們忙於修整大本營,清理高山物資。

4月11日,隊員們在海拔4870米的貢布嗄那冰川上建立了大本營,並進行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

4月14日,隊長桑珠、攀登隊長次仁多吉主動召集了一次初步攀登干城章嘉峰實施方案的會議,在會中首先總結了探險隊進山以來,以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方面。最後經過討論決定此次攀登干城章嘉峰由次仁多吉和加布全權負責,原制定的A、B兩組原則上不變,隊員的安排也按原來的形式進行登山活動,攀登路線為西南坡,即傳統路線,各高山營地也按原來的不變,選擇C4為突出營地。登頂初步計畫為三個階段:5月初登頂為第一方案,若因氣候等原因未能按原計畫登頂,將採取第二方案;第二方案為5月中旬或5月底登頂。

(圖)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峰

4月15日,早晨3名高協帶著各自的裝備前往前進營地,隊員們因勞累過多,再加上氣候的原因,大部分患有不同程度的感冒,醫生每天忙於給隊員們送藥打針,認真觀察隊員的病情,經兩三天的全力治療,隊員們漸漸康復,陸續到達了海拔5400米的前進營地。

4月18日,晴天,住在前進營地的中方三名隊員次仁多吉、仁那、洛則和3名高協及一名義大利隊員打通了一號高山營地。

4月19日,早晨A、B兩組全體隊員向一號運輸物資,順利完成了運送食品和裝備的任務。

4月26日,天氣好轉,住在大本營的全體隊員和工作人員帶著各自的行李向干城章嘉峰的前進營地挺進。

5月2日,全體隊員從海拔6080米的號營地出發,踏著積雪,跨過一個又一個藍光閃爍的冰裂縫,成功地在海拔6400米處建立了二號營地。之後在3日打通了海拔7100米的三號高山營地和海拔7670米的突出地。

5月7日,A、B兩組的全體隊員經過多次運輸,終於同時聚集在C4營地,將於8日從4號突擊營地衝刺頂峰。然而天公不作美,當隊員們在海拔7670米的高處即將出發時,強烈的7-8級強風瞬間把登頂的希望吹滅。

5月9日,於台北時間早晨3:50分從突擊營地出發,在黑夜的雪山上邁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地向頂峰衝刺。經過10多個小時的奮力拚搏,終於台北時間13:34分A、B兩組攜手同時踏上了頂峰,人類的足跡又一次把干城章嘉峰跳踩在腳下,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在干城章嘉峰之巔,在頂峰停15分鐘,採集標本,拍攝照片,攝下達莊嚴的歷史時刻,忠實地記錄了登山輝煌的一頁。

故事

(圖)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峰

蘇聯登山隊

1989年,蘇聯登山隊完成了8000M大縱走,一共32位攀登隊員以及17位協作雪巴,從不同路線攀登至稜線上建立營地,開拓出難以置信的新路線,締造了縱走四座山峰,將近100人次登上8000M峰頂的紀錄。

登山家Wanda Rutkiewicz和Carlos Carsolio

1992年5月12日凌晨3點30分,知名波蘭女登山家Wanda Rutkiewicz與另一位登山家Carlos Carsolio結伴攀登。他們兩人從7950M的四號高地營出發,準備登頂,當天路線上大部分都積了一層深厚的雪,大約12小時之後,Carlos登上干城章加峰頂;當Carlos下山時,在大約8200M至8300M之間,他遇到了還未登頂的Wanda,由於時間已晚,在Carlos Carsolio勸她下山無效下,Wanda決定緊急露宿,第二天早上登頂再下山;在沒有食物、無法煮食、沒有足夠裝備的狀況下,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就這樣,再也沒有人見到這位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登山家。(Carlos Carsolio在1996年成為第4位完成14座8000M的登山家)

1995年登山家的“爭峰”

1995年法國登山家Benoit Chamoux的死亡,或許跟第三位完成14座8000M攀登的競爭有關。當年,在雨季過後,前來攀登此峰的有Benoit Chamoux(宣稱已完成12座,但只被承認10座)、瑞士Erthard Loretan(已完成13座)、義大利Sergio Martini(已完成10座)等知名登山家。Chamoux與專屬攝影師Pierre Royer以及三位雪巴(負責背負攝影器材)一隊、Erthard Loretan與其搭檔Jean Troillet一隊,Martini則是獨攀。三支隊伍同時離開基地營但很快的瑞士隊與Martini就遠遠超前,拋下了法國隊。

不幸的事開始發生在法國隊身上,一位雪巴失去平衡摔落山下,另兩位雪巴要下去救援但Chamoux與Royer拒絕,失望的雪巴決定放棄工作,下山去了;於是Chamoux與Royer現在自行背負極重的攝影器材。在前面領先的三個人,錯過了傳統路線的轉折處,Martini首先登上主峰與Yalung Kang的鞍部,他發現從稜線直接登主峰難度太高,在等到瑞士隊之後,瑞士隊決定冒險一試,Martini則決定放棄此次攀登。Loretan與Troillet在10/5下午2點半登上主峰頂,Loretan完成了14座8000M的攀登,成為第三位完成此成就之人。(Sergio Martini在2000年完成14座8000M攀登,史上第7人)

在下午4點,瑞士隊下山途中遇到Chamoux與Royer。4點半,Royer用無線電通知基地營表示太過疲憊必須下山,Chamoux則表示要獨自繼續攀登。當天Chamoux到達鞍部露宿於此。第二天早上8點,Chamoux用無線電通知基地營要繼續攀登,後來再也沒有人有Chamoux的訊息,掉頭下山的Royer也同樣失去了蹤影,事發之後,雪巴人因為之前遺棄同伴的事,都不願意上山搜尋救援...一般認為,Benoit Chamoux在缺乏適應與良好組織下,急著比Erthard Loretan先登頂,最後逞強丟了性命。這次山難也使Erthard Loretan完成第14座8000米的光榮蒙上不愉快的色彩。

第一位登上干城章嘉的女性

1998 英國Ginette Harrison首登此峰,成為第一位登上干城章嘉的女性。但1999年秋,當Ginette嘗試她的第七座8000M--道拉吉利峰(Dhauligiri,8167M)攀登時,一次無情的雪崩奪走了Ginette的生命。

全球8000米以上的山峰

全球8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14座,其中當屬珠穆朗瑪峰,最為壯觀。

全球8000米級山峰

名稱高度簡介地理位置首次登頂時間
1、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 Everest)8848.13米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女神第三。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西藏定日縣與尼泊爾交界,東經86°55′31″, 北緯27°59′ 17″
1953年英國登山隊首次從南坡登頂。
2、喬戈里峰(Qogir)8611米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30′51″,北緯35°52′55″。 1954年義大利登山隊首次登頂。
3、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8586米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山麓據說是“雪人”頻繁出沒的地方。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錫金的邊界線上,東經88°09′01″,北緯27°42’09″。
1955年英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4、洛子峰(Lhotse)8516米藏語稱之為“丁結協桑瑪”,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世界第四高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西藏定日縣與尼泊爾交界,東經86°56′10″,北緯27°57′43″。 1955年瑞士登山隊首次登頂。
5、馬卡魯峰(Makalu)8463米馬卡魯峰有五條主要山脊,分別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北山脊。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西藏定日縣與尼泊爾交界,東經87°05′20″,北緯27°53′23″。 1955年法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6、卓奧友峰(Cho Oyu)8201米“卓奧友”藏語意為“大尊師”。 卓奧友峰有五條主山脊,峰體常年積雪,四周雪峰林立,層巒峰迭,十分壯觀。位於東經 86°39'38.61"E,北緯 28° 5'42.98"N的中尼邊界上,山峰以東北山脊和西南山脊為界,北側在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1954年l0月19日,奧地利登山隊基希、依約里里爾和夏爾巴人潘辛格、盤沙達瓦四人首次沿西北坡登頂。
7、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
8172米“道拉吉里”在尼泊爾語中的意思為“白色的山”,梵語直譯為“達哈瓦拉.吉里”,它有著喜瑪拉雅山系中更經典的技術風格線路。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東經83°29′43″,北緯28°41′46″。1960年瑞士、波蘭、美國聯合登山隊首次登頂。
8、馬納斯魯峰(Manaslu)8156米 被尼泊爾人稱之為“崩傑”,意思是“堆起來的裝飾”,並視其為神山。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東經84°33′43″,北緯28°33′00″1956年日本登山隊首次登頂。
9、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8125米克什米爾人稱之為“山中之王”。在登山界它卻被稱之為“殺人的山”。″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基斯坦境內,東經E 74°3′16.19″,北緯 35°14′18.13 1953年西德和奧地利聯合登山隊首次登頂。
10、安納普爾納峰(Annapurna)
8091米世界十大高峰中最先被征服的一座,從此聞名於世。安納普爾納山脈高峰林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東經83°49′20″,北緯28°35′45″。
1950年法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11、加舒爾布魯木峰(Gasherbrum Ⅰ)8068米喀喇崑崙山脈的第二高峰。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41′48″,北緯35°43′30″。 1958年美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12、布洛阿特峰(Broad)8051米喀喇崑崙山的第三高峰。 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34′25,北緯35°48′35。1957年奧地利登山隊首次登頂。
13、加舒爾布魯木Ⅱ峰(Gasherbrum Ⅱ)8034米座落在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是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39′15″,北緯35°45′31″。1956年奧地利登山隊首登頂。
14、希夏邦馬峰(Xixabangma)8012米 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經
85°46′55″,北緯28°21′07″
1964年中國登山隊10人首次登頂,這是人類征服的最後一座8000以上的山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