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五台縣博物館

山西省五台縣博物館

山西省五台縣博物館,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新建東街 。

基本信息

文物資源

五台山佛教建築群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據明代高僧鎮澄撰《清涼山志》記載:五台山佛寺之始,以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為最早,初建於公元68年(東漢永平十一年),為漢明帝劉莊邀請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法時詔令興建,成為“釋源宗祖”之一。北齊時五台山有200餘座寺廟,唐代最多達360餘座,“會昌滅佛”之後,宋代還有72座,明時回升到104座,清末民初達到112座。

五台山現存有唐代以來7個朝代的寺廟68座,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主要有唐代建築南禪寺、佛光寺,宋代建築洪福寺,金代建築延慶寺、岩山寺,元代建築廣濟寺、三聖寺,明代建築殊像寺、顯通寺、塔院寺、圓照寺、碧山寺等,清代建築菩薩頂、鎮海寺及民國建築南山寺、普化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等。這些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反映了自唐代以來中國各個時期佛教建築文化,是研究中國古代佛教建築藝術的活標本,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中心區台懷鎮集中了數十座寺廟,作為五大禪處的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羅睺寺、殊像寺,為核心區古建築群的靈魂,與周邊的碧山寺、圓照寺、金閣寺、南山寺、龍泉寺等幾十座寺廟共同構成了及具氣勢的佛教建築群,形成一片互相聯繫、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完整的表現了明清鼎盛時期的建築文化景觀。

五台山台外重要建築遺存保存完整。台外寺廟星羅棋布,由於地處偏僻,歷史上香火時續時斷,同時也正因如此,才得以保存了唐、宋、金、元等幾個較早朝代的木構建築,如:唐建南禪寺大佛殿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佛光寺東大殿是現存唐代建築中規模最大的建築,在中國與世界建築史上皆居重要地位。北宋洪福寺大雄寶殿,金代延慶寺大殿與佛光寺文殊殿,元代廣濟寺大雄寶殿、岩山寺菩薩殿和三聖寺主佛殿等,都保留了當時建築形制的重要特徵,

五台山保存有自北魏以來的各種形制佛塔150餘座;保存有自唐代以來的佛教造像146000餘尊,以南禪寺和佛光寺唐代彩塑、殊像寺明代懸塑為代表的五台山佛教雕塑是我國雕塑藝術方面的傑出代表作;保存有自唐代以來壁畫2380.1m²,最具代表性的有佛光寺東大殿的唐代壁畫和文殊殿的明代羅漢壁畫,以及岩山寺文殊殿四壁上御前承應畫師王逵於公元1167年(金大定七年)所繪的金代壁畫。

五台山早在北魏時期就已成為皇家道場,自北魏孝文帝開始,1000多年來共5個朝代9位皇帝18次至五台山朝山拜佛。現存大量皇家道場的物質遺存,包括各朝皇帝撰文碑碣40餘通,題匾賜額67塊,御製詩詞300餘首。

南茹村八路軍總部舊址

南茹村八路軍總部舊址(第四批省保)

時代:1937年

地址:五台縣茹村鄉南茹村

1937年“七.七”事變後,八路軍東渡黃河北上抗日,於1937年9月23日至10月28日駐紮在南茹村。南茹村是八路軍總部抗戰出征的第一個駐紮地,而且是八路軍由“北上”改為“南移”的折返地,更是八路軍戰略部署重大調整的完成地。在此期間總部領導八路軍打了許多勝仗,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初步勝利。在抗日戰爭乃至整箇中國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舊址建於民國初期,總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房屋80間,建築面積119平方米,是典型的北方四合小院。八路軍總部政治部、後勤部就設在這裡,朱德、彭德懷、任弼時曾在此居住。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第二批省保)

時代:1937年

地址:五台縣五台山金崗庫

1937年10月下旬,八路軍總部離開五台山區開赴太行山。11月,在五台縣石咀鎮召開晉察冀軍區成立大會。1938年2月,軍區司令部移駐金崗庫。同年秋,軍區司令部撤離金崗庫,軍區機關在這裡駐紮半年左右時間。

舊址在金崗庫村之西南,坐西朝東,居于山腳,全院面積720平方米,共有30間磚瓦房屋。分內外兩院,外院和內院大小相仿。里院西屋北側配間,下層磚券窯洞,上層木構為屋。上層三開間,面寬7.8米,進深6.2米,曾為聶榮臻司令員所居。

尊勝寺

尊 勝 寺(第二批省保)

時代:民國

地址:五台縣城東北茹村鄉龍

王堂村東

據記載,始創時寺曰“翠山院”。唐儀鳳元年(676年),改稱“善住閣院”。北宋天聖四年(1026年)予以重建,曰“真容禪院”。明萬曆年間改名尊勝寺。現存建築多為民國初期遺物。

寺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3.23萬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觀音殿、天王殿、三大士殿、大佛殿、藏經殿、毗盧殿、文殊殿、萬藏塔。殿宇層層升高,直達塔院。其餘殿堂樓閣、廂房配殿分布於東西兩側,對稱排列,形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寺內主體建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佛殿、藏經殿、毗盧殿及五文殊殿,結構形制大致相同,均系木結構殿宇,面寬均為五間,進深13--15米,硬山式屋頂。藏經殿是一座重檐歇山樓閣式建築,上下兩層,形成環形走廊,結構特殊。東側十二角樓內保存泥塑蓮花坐佛,總計24尊。

寺內還保存有北宋天聖年間經幢1座及宋槐2株。

徐向前故居

徐向前故居(第六批國保)

時代:清

地址:五台縣東冶鎮永安村

始建於清道光初年,1990年進行了修繕。現故居坐北朝南,一進兩院,院內房屋均青磚通板瓦房,為典型的北方傳統民居建築。1901年11月8日(農曆辛丑年9月28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徐向前元帥就出生在這裡。

延慶寺
延 慶 寺(第六批國保)

時代:金至清

地址:五台縣陽白鄉善文村

始建年代不詳,占地104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後兩進院落,院內中軸線上現存二門、大佛殿、東西配殿。大佛殿為金代遺構,余為後人在原址上改建。

大佛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平面略呈方形,單檐歇山頂。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殿之梁架結構簡潔奇巧,柱頭斗栱後尾出三跳華栱,上承六椽栿,栿作月梁造,下平槫縫下置方木承坐斗素枋及上平槫,巧妙地節省下一條四椽栿。大殿在建築形制、結構與製作手法上具有典型的金代風格。

寺前經幢一座,高7米,四層,造型別致,結構緊密,上刻“尊勝陀羅尼經”,經末刊有“景祐二年歲次乙亥拾月辛亥朔拾五日口口口口時建”字樣。

廣濟寺大雄寶殿

廣濟寺大雄寶殿(第五批國保)

時代:元

地址:五台縣城內西大街北側

俗稱西寺。始建於元至正(1341一1368年)年間,明清兩代局部予以修葺。現存建築大雄寶殿及殿內塑像為元代原作。

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建築面積290平方米。殿前築月台,前檐當心間和兩次間皆裝隔扇,後檐當心間辟板門一道。檐柱柱頭作覆盆卷剎,柱身側角生起顯著,屋頂舉折平緩。檐下斗栱簡潔疏朗,柱頭斗栱四鋪作出假昂。殿內使用減柱造,前槽不設柱子,後槽僅用兩根粗大的金柱,殿內空間寬敞。梁架徹上露明造,製作較為規整。殿內梁架、斗栱、駝峰與柱網配置依然保存著典型的元代手法。

殿內塑像與大殿同期,正中佛壇為一佛二菩薩,扇面牆背塑三大士坐騎獸一字形布列;兩山砌長形磚台,分塑十八羅漢,為元代遺物。

殿前有唐代八角形石經幢一座,高約4米,幢身刻有“尊勝陀羅尼經”。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第二批國保)

時代:1938年

地址:五台縣松岩口村

抗日戰爭初期,松岩口是晉察冀軍區後方醫院。1938年6月17日,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從延安來到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駐地金崗庫。被司令員聶榮臻聘為軍區顧問。於6月18日來到軍區衛生部駐地耿鎮河北村,6月19日來到松岩口後方醫院,創辦了後方醫院“模範病室”。

為改善戰場傷員救治工作和培養醫務幹部,白求恩親自設計並參加施工,於9月15日利用松岩口村龍王廟改建成有手術室、消毒室、醫務室、洗滌室、病房等設施的外科病室,被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命名為“白求恩模範病室”。模範病室對改進晉察冀邊區醫療衛生工作和救治傷病員,起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坐北朝南,系一座四合院式的龍王廟改建而成。長41米,寬28米,占地面積1148平方米。手術室為左側耳房,面寬5米,進深5.6米。手術室對面有戲台一座,面寬10米,進深9米。戲台右側的小房子為洗滌室,四合院內十幾間南、北房為病房。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在1940年被日本侵略軍焚毀,遺址及紀念建築物於1974年按原貌重建,並按原樣進行了陳設。

佛光寺

佛光寺(第一批國保)

時代:唐至清

地址:五台縣城東北25公里的佛光新村

據《古清涼傳》記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年),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大滅佛教,寺宇被毀。唐宣宗繼位後重複佛法,至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由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布施重建。

寺坐東朝西,依山而造,高低層疊,氣勢雄偉。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寺內殿、堂、樓、閣120餘間,高低錯落,主從有致,巍峨壯觀。現存建築有北魏遺物祖師塔,依山而建的唐代建築東大殿,前院的金代建築文殊殿,其餘建築山門、伽藍殿、萬善堂、香風花雨樓及廂房、窯洞等皆為明清所建。

寺內主體建築東大殿,座落於佛光山腰,位於高13米的台基上,其上又築0.95米高的基座。殿身坐東朝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八架椽,單檐廡殿頂。殿頂仰覆板瓦覆蓋,正脊兩端矗立兩隻仿唐式雄健碩大的鴟吻,為元代遺物。檐下內外柱頭和補間處,均設定體積碩大、形制古樸的斗栱。外檐柱頭斗栱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偷心造,補間斗栱五鋪作,雙抄無昂。內槽柱頭斗栱七鋪作,偷心造;內槽補間斗栱,栱下無櫨斗,從第三層柱頭枋上出華栱三重,偷心造。

殿身四周檐柱,側角生起明顯,柱頭卷剎和緩,柱礎石形狀內柱素平無飾,檐柱石雕有寶裝蓮瓣。柱間用闌額相互聯繫,轉角處闌額不出頭,無普拍枋。前檐中五間裝板門,兩盡間砌坎牆設直欞窗,兩山及背面築以厚壁,抱框及板門背面保存有唐鹹通七年、鹹通八年、乾符五年、天祐十八年、同光三年等遊人墨書題記。

殿內梁架結構分為“明栿”、“草栿”,明栿即平闇以下構件,砍削規整。平闇以上為草栿,製作粗糙。平樑上不用駝峰與侏儒柱,僅用兩支大叉手斜向支撐,以承平槫上荷載。四椽栿下留有唐人墨書題記“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與殿前石幢相互驗證,是該殿建年的重要史證。大殿檐頭不加飛椽,無飛檐翹起之感,平直古樸,殿頂舉折較平緩。

金代建築文殊殿,位於佛光寺山門內前庭院北側。殿宇坐北朝南,金天會十五年(1137年)重建。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八架椽,單檐懸山式屋頂。殿頂仰覆板瓦鋪蓋。正脊翹起顯著,鴟吻卷尾劍把式,脊剎為黃綠釉琉璃製品,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燒造。

殿身前後檐柱上設定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單栱造。前檐各間補間斗栱,在華栱兩側出45度斜栱,是遼金建築獨特的構造形制。檐柱直徑較大,柱頭卷剎和緩,側角生起顯著。殿身前檐明間和兩次間設板門三道,兩稍間安直欞窗,後檐當心間設板門一道,前後可以通行。殿內使用減柱造,梁架全部徹上露明造,前後槽均用長跨三間的大內額,後槽在內額間用斜材傳遞負荷,構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

東大殿南側的祖師塔,建於北魏。塔平面呈六角形,青磚砌築,高8米。為佛光寺創建時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實物。寺內還保存唐代墓塔4座、經幢2座及唐、金彩塑等珍貴文物。

南禪寺大殿

南禪寺大殿(第一批國保)

時代:唐

地址:五台縣城西南22公里李家莊

我國現存最早的唐代木結構建築。該寺創建年代不詳,重建於唐德中建中三年(782年), 據寺內大殿西縫平梁下保存“因舊名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時重修法顯等謹志”,是寺重建年代之證。 宋、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大殿為唐代原構,余皆後人所建。

寺坐北朝南,總面積3078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龍王殿、菩薩殿和大佛殿。大佛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殿前設月台,前檐明間裝板門,兩次間置破子欞窗。屋頂舉折平緩,柱之側角生起顯著。柱間用闌額相互聯繫,轉角處闌額不出頭,無普拍枋。殿內無柱,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四椽栿通達前後檐外。栿上設繳背承重,再上為駝峰、大斗、捧節令栱承平梁與平槫,平梁兩端施托腳,其上用大叉手承負脊槫。檐柱之上用斗栱承托屋檐,無補間鋪作。柱頭斗栱五鋪作,雙抄單栱偷心造。前後檐二跳華栱乃四椽栿伸出檐外製成,梁架與斗栱構成一體,合理而堅固。柱頭枋上置駝峰、皿板、小斗承壓槽枋。各栱卷剎五瓣,每瓣微向內幽。

殿內有一長8.4米,寬6.3米的大佛壇,壇上滿布唐代彩塑。主像釋迦,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弟子、菩薩、天王、仰望童子及撩蠻、佛霖等總計17尊塑像,分列兩側,面容豐潤,神態自若,服飾簡潔,衣紋流暢,雖經後代裝修,依然保存了唐塑風貌,為我國唐塑中的佳作。寺內還保存角石2塊、石獅三軀、小石塔一座,雕工精練,均為唐代原作。

地址

(圖)山西省五台縣博物館山西省五台縣博物館

所屬城市:山西--忻州

詳細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米市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