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殿面闊、進深各3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頂。檐柱12根,其中3根抹棱方柱當是始建時遺物。殿前有寬敞的月台,殿內無柱。殿內有泥塑佛像17尊,安置在凹形的磚砌佛壇上,佛壇上後部正中為釋迦牟尼塑像,莊嚴肅穆,總高近4米,基本保存了原有風貌,是現存唐代塑像的傑出作品。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解放後在東冶鎮李家莊被發現。 寺院坐北向南,有山門、龍王殿、菩薩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築,圍成一個四合院形式。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餘幾座殿宇都是明、清時所建。
寺的創建年代不詳, 重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是所知存留到今,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木構遺物。 寺內大殿西縫平梁下,保存有唐人墨書題字:“因舊名旹(時)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時重修殿法顯等謹志”,是寺宇殿堂重建年代之證,較佛光寺東大殿早75年。殿內佛像與殿宇同時建造,是中國除敦煌外稀有的中唐彩塑。唐武宗會昌五年 (845)滅法,中國佛寺大都毀壞,而南禪寺由於規模較小,處地偏僻,且州府縣誌和佛教經籍上均無記載,幸免於難,留存至今。後經宋、元、明、清各代,雖曾有過一些維修和裝繪,兩廂配殿和山門均經重葺,但唐式大殿的規制結構和殿內唐代塑像的體貌都依舊保存了下來。
建築特點
南禪寺大佛殿較小,殿內沒有柱子。在殿內中心稍後,有高0.7米的“凹”字形佛壇,沿壇可以通行,壇上有佛教造像17尊,都是唐代原塑,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大殿單檐歇山頂,平面正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通面闊 11.75米,進深10米。殿前月台寬敞。前檐明間辟板門,兩次間為破子欞窗。殿四周施檐柱12根,西山施抹楞方柱 3根,皆為創建時的原物,余皆圓柱,柱底自然料石作柱礎。各柱微向內傾,角柱增高,側腳、生起顯著。柱間用闌額聯繫,無普柏枋,轉角處闌額不出頭,唐代特徵顯著。殿內無柱,無天花板徹上露明造。通長的兩根四椽栿橫架於前後檐柱之上,栿上施繳背,通達前後檐外,再上為駝峰、大斗、捧節令栱、承平梁和平榑。平梁兩端施托腳,其上用大叉手承托脊榑,無駝峰與侏儒柱。這種構造是漢唐期間的古制,五代以後已不復見。梁架兩山用丁栿,轉角處僅設搭牽一道,承椽枋與平榑相交之點,用直斗承托。梁栿形制皆為月梁式。檐柱上施斗栱承托屋檐,無補間鋪作,古制猶存。柱頭斗栱五鋪作,雙抄單栱偷心造,前後檐華栱兩跳皆足材。第二跳華栱系四椽栿伸至檐外製成,繳背伸出檐下砍成耍頭,與令栱搭交承替木和撩檐榑。兩山斗栱上的耍頭,是丁栿外端。轉角處施45度斜栱,令栱製成鴛鴉交首栱。柱頭泥道栱之上,疊架柱頭枋兩層,下層隱刻慢栱,上層置駝峰,皿板、散斗承壓槽枋。各栱卷殺皆分五瓣,每瓣微向內傾,這種作法曾見於齊隋間石窟窟檐和墓葬雕刻斗栱之上,建築實物中此為僅見之例。
殿頂舉折平緩,總舉高為前後撩檐榑之間的1/5.15,即19.4%。檐出部分僅施檐椽一層,不加飛椽。翼角處大角梁通達內外,無子角梁,平直古樸。
殿內佛壇寬大,約占室內面積的二分之一。壇上彩塑17尊,皆為唐物。主像釋迦佛,體形高大,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兩側有文殊、普賢各騎獅像。主像兩側為阿難、迦葉二弟子和二脅侍菩薩。文殊、普賢前隅有獠蠻、拂菻牽引獅象和二童子仰望,再前為二侍立菩薩和二天王。釋迦前面有二供養菩薩置蓮台上。各像比例適度,面形豐滿,衣飾華麗,神態自如,體形較六朝柔和。與敦煌唐塑相較,如出一轍,是中國現存寺觀彩塑中的珍品。
此外,南禪寺還保存有角石2塊,石獅3軀,小石塔1座,雕工精練,亦為不可多得的唐代遺物。
南禪寺年久失修,大殿木構件有所風化,地震衝擊後梁架向東歪閃,檐柱向前傾斜,部分構件脫榫劈裂,四椽受壓彎垂10餘厘米。經過實地發掘、測繪設計,製成修複方案,1974~1975年落架修繕。
藝術風格
南禪寺大殿雖然很小,但人們仍可以從中感受到大唐建築的藝術性格。舒緩的屋頂,雄大疏朗的斗拱,簡潔明朗的構圖,體現出一種雍容大度,氣度不凡,健康而爽朗的格調;同時,還可以從南禪寺的大殿看到中唐時期木結構梁架已經有用“材”(栱高)作為木構用料標準的現象,說明我國唐代建築技術已有很高水平。中國古代建築受等級約束,南禪寺是村落中的小佛寺,是非正式的村佛堂,故至多與貴邸的廳堂近似,使用廳堂型構架,造低一個等級的歇山屋頂。晚唐時期的武宗“會昌滅法”,使得大多數佛寺遭受到破壞。南禪寺由於地處偏僻而倖免毀壞,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當時的建造技術已經相當的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