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隆

屠隆

屠隆(1543年-1605年),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長卿,一字緯真,號赤水,浙江鄞縣人。萬曆五年進士,曾任吏部主事、郎中等官職,後罷官回鄉。屠隆是個怪才,好遊歷,有博學之名,尤其精通曲藝。屠隆不但寫戲編戲,還演戲,其家中便自辦有戲班,還掏錢聘請名角。其戲曲主張“針線連絡,血脈貫通”,“不用隱僻學問,艱深字眼”,他甚至編導過整齣戲無曲,賓白演出始終(話劇的雛形),廣受歡迎。

屠隆屠隆
屠隆(1543年-1605年),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長卿,一字緯真,號赤水,浙江鄞縣人。萬曆五年進士,曾任吏部主事、郎中等官職,後罷官回鄉。屠隆是個怪才,好遊歷,有博學之名,尤其精通曲藝。屠隆不但寫戲編戲,還演戲,其家中便自辦有戲班,還掏錢聘請名角。其戲曲主張“針線連絡,血脈貫通”,“不用隱僻學問,艱深字眼”,他甚至編導過整齣戲無曲,賓白演出始終(話劇的雛形),廣受歡迎。

概述

屠隆屠隆
屠隆(1541~1605)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長卿,又字緯真,號赤水,別號由拳山人、一衲道人,蓬萊仙客,晚年又號鴻苞居士。鄞縣(今屬浙江)人。為官清正,關心民瘼。生有異才,嘗學詩於明臣,落筆數千言立就。族人大山、里人張時徹方為貴官,共相延譽,名大噪。早年從沈明臣,落筆數千言立就。1577年(萬曆五年)進士,任穎上知縣,修堤治水,民築綠波亭紀其功德。越兩年調任青浦知縣,適大雨為災,諸堤將塌,操持加固河堤。當時推行新稅法,重新清丈田畝,加徵稅賦,獨他仍按原田畝徵收,為民所稱。為人不拘小節,自稱“仙令”,且不廢吏治。後升禮部主事,歷至郎中。到京後更縱情酒,被劾罷職,遂游吳越,登武夷,探八閩,嘯傲賦詩。後回鄞縣定居,,以賣文為生,潛心戲曲詩詞創作,常與女兒瑤瑟唱和。晚年家貧,竟至乞鄰度日,仍潛心禪理,沉緬道術,終以潦倒卒。博學多才,詩文、戲曲、書畫造詣皆深。作詩重性情,常謂“詩由性情生”,“只求自得,不必襲古”。擅作長詩,談笑間數百言脫口而出。《明史》載其“落筆數千言立就”,“詩文率不經意,一揮數紙。嘗戲命兩人對案拈二題,各賦百韻,咄嗟之間二章並就,又與人對弈,口誦詩文,命人書之,書不逮誦也”。作《荒政考》,極寫百姓災傷困厄之苦“以告當世,貽後來”。萬曆十二年(1584)蒙受誣陷,削籍罷官。屠隆為人豪放好客,縱情詩酒,所結交者多海內名士。晚年,遨遊吳越間,尋山訪道,說空談玄,以賣文為生,悵悴而卒。

創作

屠隆的詩文,追隨王世貞的“文須秦漢,詩必盛唐”主張,他是“末五子”之一。史傳稱他“詩文率不經意,一揮而數紙”。王世貞評說,其詩有天造之極,文尤瑰奇橫逸。

屠隆屠隆《草書七言詩》

現知屠隆著有《棲真館集》、《由拳集》、《采真集》、《南遊集》、《鴻苞集》等,然其中佳作不多。屠隆又精通音律,家有戲班,曾登場獻藝。還曾校訂《西廂記》,頗多獨創之處。他的有關度曲的論述,沈寵綏編《度曲須知》時,“稽采良多”,所著傳奇《曇花記》《修文記》《彩毫記》3種,總名《鳳儀閣樂府》

《曇花記》寫唐木清泰棄官求道,苦修10年,與妻妾均成正果事。

《修文記》寫蒙曜女湘靈學道成仙,封“修文仙史”,在她勸導下,一家潛心修道,共占仙班事。這兩部傳奇,正如《曇花記凡例》所說,“廣譚三教,極陳因果,專為勸化世人”。其中指奸斥佞,也是為了闡發佛理,“狠下輪迴種子”。名為傳奇,實為法曲,無積極意義。

屠隆李白

《彩毫記》主要寫大詩人李白,配以唐玄宗楊貴妃故事。其中也有崇尚道釋內容,但主要人物李白,藐視權貴的性格和氣質,刻畫得比較成功,體現了作者逸才慢世的創作心理。在表現藝術上,屠隆的傳奇戲曲雖聲稱“針線連絡,血脈貫通”,“不用隱僻學問,艱深字眼”(《曇花記凡例》)。其實,則是關目蕪雜,結構散漫,文詞典雅華麗,所以有人批評說“其(《彩毫記》)詞塗金繢碧,求一真語、雋語、快語、本色語,終卷不可得也”(徐麟《長生殿序》),《曇花記》是“學問堆垛”(祁彪佳《曲品》)。這說明屠隆的傳奇繼承了駢儷派的風格。不過在體例上有創造,有時整齣戲無一曲,盡用賓白演出。《鳳儀閣樂府》在屠隆生前,曾大行於世,但流傳後代者,只有一二散出而已。屠隆尚有《安羅館清室》、《考□餘事》等雜著傳世。

著作

《曇花記》、《修文記》、《彩毫記》、《鴻苞集》、《白榆集》、《由權集》、《金魚品》等。

代表作—《續娑羅館清言》

屠隆屠隆續娑羅館清言
飢乃加餐,菜食美於珍味;倦然後臥,草荐勝似重裀。流水相忘游魚,游魚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機;太空不礙浮雲,浮不礙太空,何處別有佛性。富室多藏萬寶,夜深猶自持籌,愈積愈吝,窖中時見精光;老夫第得一錢,宵臥何能貼席,不散不休,篋里如聞嗥吼。名華芳草,春園風日洵饒;紅樹青霜,秋林景色愈勝。條負既鬯,細草茸生,嫩枊韶姿,紅藥齊含蘤藿,芳春景,大滯人;清露晨流,碧梧初放,新篁爽氣,綠陰映入簾幃,首夏時,尤堪賞。常想病時,則塵心漸滅;常防死日,則道念自生。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清真寂寞之鄉,愈久愈增意味。苦惱世上,意氣須溫;嗜欲場中,肝腸欲冷。時來則建勳業於天埌,玉食袞衣,是亦丈夫之事;時失則守窮約于山林,藜羹卉服,是亦豪傑之常。故子房封侯,不以富貴而商皓;嚴陵垂釣,不以貧賤而幕雲台。人當溷擾,則心中之境何堪;稍爾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昏散者凡夫之病根,惺寂者對症之良藥。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面常寂,惺惺之念不馳。居處必先勤,乃能閒暇,凡事務求停妥,然後逍遙。平時只自悠然,遇境未免擾亂。跡類卑污,有損身以得物;形同邋遢,或混俗以埋光。世人皮相失真,天眼鑒觀不謬。李青蓮仙才夙稟,白香山道骨天成。皦撽時名,心源不淨;昭昭談道,密行多虧。何益超升,只深淪墮。疾忙今日,轉盼己是明日;才到明朝,今日己成陳跡。算閻浮之壽,誰管百年,生呼吸之間,勿作久計。太乙窺人,閣下燃藜之火;雲林寄信,架藏倒薤之書。木削方可造廬,玉琢才能成器。高明性多疏脫,須學精嚴;狷行常苦拘時,當思圓轉。春去秋來,徐察陰陽之變;水窮雲起,默觀元化之流。三春麗日,催開上苑千花;一夜金風,顛落羅浮萬樹。蓽門圭竇,形拘一室之中;氣馬尻輪,神遊八極之外。

普陀山

“波上芙蓉盡著花,香船盪槳渡輕沙,珠林只在琉璃界,半壁紅光見海霞。”這是明代戲曲作家文學家屠隆為普陀山作的十二首題景詩中的一首。普陀山的許多景觀也因此有了正式的名目。

屠隆普陀山

屠隆(1542-1605),字長卿,又字緯真,號赤水、由拳山人、蓬萊仙客,晚年又號鴻苞居士,鄞縣(浙江寧

波)人,萬曆五年(1577)進士。他博學多才,詩文、戲曲、書畫造詣皆深。史傳稱他“詩文率不經意,一揮而數紙”。明代文學家王世貞評其“詩有天造之極,文尤瑰奇橫逸”;書法擅行、草書;戲曲尤精,在崑曲領域,他比同代戲劇家湯顯祖出名還早,擅寫能演,對劇本主張“針線連絡,血脈貫通”,對後世的崑曲創作深具影響。他為官關心民生,在任潁上知縣時,興修河堤消除水患,當地人民建綠波亭紀念其功德,在任現屬上海的青浦知縣時,當時推行新稅法,要重新丈量田畝,加徵稅賦,而他仍按原田畝徵收,為民稱道。後升禮部主事,官至郎中

屠隆與普陀山頗為有緣,明萬曆十七年(1589)應抗倭名將侯繼高之邀,赴普陀山修志,其間遍游普陀山,並與當時山上各大佛寺的當家住持談禪論道,交往甚密。所以,他在主纂修完《普陀山志》後,又撰寫《普陀洛迦山記》《普陀寺募緣疏》,還為當時的“海潮寺”(今法雨寺)開山當家大智禪師寶陀寺住持一乘禪師撰寫了《普陀海潮寺開山大智禪師碑記》和《南海寶陀寺藏經頌》。而《普陀十二景詩》則是他暢遊海天佛國風光時詩興大發的副產品,至今還在流傳。

趣聞

屠隆廟宇
萬曆年間,屠隆是一位熱點人物。他交遊甚廣,緋聞也多,常有是非議尾隨著他的身後。因此,他是一個在官場,在文壇,在娛樂圈,不斷製造頭條新聞的風流才子。而最轟動的一次大玩鬧,莫過於萬曆三十年中秋,他一手策劃的“無遮大會”了。

無遮會”一詞,原出佛經,有自由論壇的意思。但這次會,主題只有一個,看屠的戲,論屠的文,捧屠的場,喝屠的彩。除持請柬的七十多位有頭有臉的人士,其餘不請自來的,慕名而來的,湊熱鬧趕來的,圖博一粲有所希冀逕來的,以及為表示自己存在不得不來的,無一不是大椽巨匠,名流高門,騷人墨客,俊才雅士,加在一起,總有數百人眾。中國人最懂得逢場作戲的規矩,大家一律阿彌陀佛,口吐蓮花,把屠捧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手舞足蹈,魂飛魄散,真所謂大開心,大暢快,大歡悅,大通泰,達到了死也無憾的境界。那幾天裡,烏石山下,鄰霄台上,唱和的文人學士,相好的名媛秀婦,助興的僧道俠隱,幫襯的美娼俊童,如眾星捧月似的圍著這位大哥大,高談闊論,吟詩作畫,聽曲飲酒,看戲論文,引吭高嘯,踏青放歌,騎射蹴撲,淺酌低唱,足足那么一折騰,成為文壇另類的一次嘉年華盛會。弄得四鄰不安,上下驚動,官府警懼,州縣戒備。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