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與目標
《屈原故里風情》課程綱要(八年級)
一、課程性質:
1、屈原故里風情其價值在於整合屈鄉風情及其民間文藝的相關知識。使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感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2、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能力,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
3、繼承和發揚“屈原精神”,弘揚“屈原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二、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1)、屈原故里風情知識:通過調查、訪問、參觀等多種途徑了解屈鄉風情,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了解地方風俗人情;2)、民間文化:感受不同類別文藝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徵。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理解文藝與社會生活的關係;3)、學生收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和歷史材料的方法和技能;4)、有條理地表達對社會和歷史的想法與觀點;5)、能夠合理運用、整合所學知識。
過程與方法:1)、體驗。多途徑的了解屈鄉風情及民間文藝,使學生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能力:2)、模仿。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讓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揮:3)、探究與合作。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使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在集體表演和實踐中,培養其良好的合作意識:4)、綜合。將其他民間文藝表現形式有效的滲透到屈鄉風情教學中,通過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更深入的投入到該課程的學習之中,體驗和理解該課程的意義和價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激發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2)、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獲得感受美、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3)、接觸豐富的藝術信息,認識和理解本地方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小立志參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4)、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課程開發建議
三、課程開發實施建議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該課程的特點。
2、注重各個環節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繫。
3、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2、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四、課程開發評價建議
1、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2、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素養。
3、形成性評價和終結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
4、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應重視定性評價。
5、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
6、根據各學段目標達成的要求,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