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入閩
定居有來自不同時期和不同世系。有西漢武帝時期隨漢軍入閩鎮壓閩越王后裔叛亂的陝西、四川一帶餘姓將士。五代梁大通二年(528年),有餘烈入閩為官,其家屬隨遷定居建陽,後裔分遷至古田、尤溪、莆田等地定居。唐總章二年(669年),有河南余姓將士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平定閩粵界一帶山民暴動,後定居於閩南、福州等地。另有唐開元年間(713—741年),余青由泗州下邳到建陽為縣令,後舉家定居於五夫籍溪(今武夷山市五夫鎮),其後裔分遷沿閩江各縣及福州等地。據考,入閩余姓大部分源於余姓發祥地泗州下邳。
入尤定居
據尤溪余姓各宗譜及《福州姓氏志》考究,尤溪余姓大都源於杉洋余姓世系。入閩始祖為唐開元間由泗州下邳入閩任建陽縣令的余青。其長子余煥於唐天寶三年由建陽遷古田縣杉洋鄉(今杉洋鄉杉洋村)定居立祠。余煥四世孫余錫於北宋初,由古田遷侯官縣興賢里定居。余錫之裔孫余廿四,於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由侯官(今閩侯縣)入遷尤溪五十都定居,為余姓最早入尤的始祖。另載有明永樂間由大田廣平(時為尤溪四十八都)入尤的八字橋鄉余姓,還有清嘉慶間由永春入尤的聯合鄉余姓。這是尤溪余姓的3個主要支系。還有因婚嫁等原因入尤的散居縣內各村的余姓。(一)由閩侯入尤定居新陽鎮上井、龍益、林尾、文山,管前鎮管前、西溪口、南華、真地,西城鎮東村、湆頭,梅仙鎮梅營余姓新陽鎮上井村余姓始祖余廿四,於後唐同光四年(926年)由侯官縣入遷尤溪五十都萬人莊(今池田村所在地)謀生,於鹹平五年(1002年)定居於踝口(今上井村西洋厝後)立祠建祖。余廿四生4子,長子余卅一於南宋末或元初,分支定居於上井村龍身侖,建祠堂曰“種德堂”;次子余卅二分支至管前鎮南華山(今南華村)定居;三子余卅三分支至當時縣內的四十八都(明嘉靖間析歸大田縣)萬宅村(今大田廣平鎮萬宅村)定居;四子余卅七分支五十都洋頭院後(今龍益村)定居,其後裔余原益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在龍益村立祠建“龍溪堂”。其後,有餘卅七後裔遷往鎮內瓷廠村楊厝寨、雙鯉村,還有城關鎮,以及西城鎮湆頭、東村等村定居。新陽鎮林尾村余姓始祖余鴻倫為余廿四之十三世孫,約於明中葉由上井村入遷定居。其後又有餘卅一“種德堂”裔孫由上井遷至新陽鎮文山村,管前鎮西溪口村、真地村,西城鎮麻洋、東村,梅仙鎮梅營等村定居。管前鎮管前村余姓始祖余伯六為余卅一裔孫,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上井分支遷當時的三都館前(今管前村)定居立祠。其後,有裔孫分支至南華村定居。西城鎮鳳元村余姓始祖余富七,約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由上井遷至當時四都大坑村(今西城鎮鳳元村前洋自然村)定居。其後裔孫遷至湆頭村定居。梅仙鎮小蕉、源湖、登第,聯合鄉嶺頭,台溪福廷坑余姓梅仙鎮小蕉村余姓始祖余紹七,為入尤始祖余廿四的三子余卅二裔孫,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由當時縣內四十八都萬宅(今大田縣廣平鎮萬宅村)坑嚨頭自然村,入遷九都上董山(今梅仙鎮南洋村董山自然村)定居。其十幾代後裔(名不詳)由董山遷至小蕉村定基立祖。小蕉余姓後裔(名不詳)於民國初(1913年左右)入遷十都源湖(今梅仙鎮源湖村)定居。梅仙鎮登第村余姓始祖(名不詳),為小蕉余姓後裔至登第入贅後定居。聯合鄉嶺頭村余姓始祖(名不詳),於清順治間由梅營彭坑自然村入遷定居。台溪鄉福廷坑村余姓始祖余富八,為新陽鎮上井村余卅一次子。約於元中期先由上井入遷坂面蔣坑村米蘿石自然村下坑洋定居,後轉遷入福廷坑橫洋自然村定居立祠,至今傳35代100多人。(二)由大田入尤定居八字橋鄉坑頭村余姓始祖余鍾孫,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由當時縣內四十八都(今大田縣廣平鎮)入遷二都梨樹坑頭(今坑頭村)定居立祠,今蕃衍人口近2000人。(三)由永春入尤定居聯合鄉聯南村余姓始祖余長演(字光疇,號廷演),約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由永春二十都洋上鄉(今桃城鎮洋上村)至聯合塔兜街做糕點生意謀生,後定居於聯南村。廷演生四子:文就(之房)、文接(亨)、文續(利房)、文福(貞房)。其後有裔孫分支定居聯東村、梅仙源湖村。(四)由江西入尤定居洋中鎮官洋村余姓,由江西入遷定居於該村後岬自然村。入遷年代及源流具體地點不詳全縣其他各鄉(鎮)均有數量不多的余姓人口,在數人至40餘之間。
遷移
(一)新陽鎮上井“種德堂”祖余姓遷移新陽鎮上井村余卅一“種德堂”祖余姓,民國及以前各個時期有後裔分別遷往省內順昌縣、安溪縣、漳平市、仙遊縣,以及廣東省湛江市等地定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裔孫余作團於1950年遷往沙縣富口鎮岩地村定居;其後有餘時波、餘生森、餘生來等遷往沙縣富口鎮所在地定居;余天沛等遷往閩侯縣甘蔗鎮化龍村定居;余作煉退休定居廈門市;餘生初退休定居山東省濟南市,其長子餘江旅居加拿大蒙特婁市、次子余捷旅居墨西哥。(二)新陽鎮龍益“龍溪堂”祖余姓遷移新陽鎮龍益村余卅七“龍溪堂”余姓裔孫有遷居於沙縣的。(三)梅仙鎮小蕉村余姓遷移梅仙鎮小蕉村余姓裔孫,於民國時期有8戶遷往三明市定居,並有裔孫遷往邵武市定居。
分布
尤溪縣有餘姓人口9207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2%;姓氏人口排序位於全縣第13位。全縣各鄉鎮均有餘姓人口分布。其中千人以上的僅3個鄉鎮,以新陽鎮居多,達3200餘人,占全縣余姓人口的34.8%。各鄉鎮具體分布:新陽鎮3205人,主要分布在上井、林尾、龍益、溪坂、瓷廠、雙鯉、文山等村。八字橋鄉1898人,主要分布在坑頭等村。西城鎮1281人,主要分布在鳳元、湆頭、東村等村。管前鎮785人,主要分布在管前、南華等村。梅仙鎮610人,主要分布在小蕉、源湖等村。台溪鄉351人,主要分布在福廷坑等村。聯合鄉198人,主要分布在聯南、聯東、嶺頭各村。洋中鎮43人,主要分布在官洋村。城關鎮731人,主要分布在城區。其餘中仙、溪尾、坂面、西濱、湯川、尤溪口等鄉鎮余姓人口,均為散居。
族譜
《上井余氏族譜》新陽鎮上井村《上井余氏族譜》,原譜撰修年代不詳,於明正統年間因避匪患遺失。今留存舊譜為上井余姓四十一世孫余起鵬主持編修。1989年,曾重修一次(未完稿);2005年,由族人出資第二次重修。《管前余氏族譜》管前鎮管前村《管前余氏族譜》始修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由裔孫余起元、余起慶主持編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裔孫余自奮、余必端主持再次重修。全譜共三卷,約38000餘字。《小蕉余氏宗譜》梅仙鎮小蕉村《小蕉余氏宗譜》,於2000年3月,由族人聘請吳步韓主持編修,余祥侶作序。全譜173頁,3萬餘字。《大王公房譜》八字橋鄉坑頭村余姓《大王公房譜》(原稱《瓊瑤族譜》),始修於明代,由余七大郎主持編修。清初,由余雨化主持重修。原譜有世系圖、本系各地宅基地錄、源流、遷移、災變等內容。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族人聘請王春先生重修。全譜增續世系圖。民國11年(1922年),由裔孫餘光星主持重修,全譜續清鹹豐四年至民國11年的世系圖。1996年,由裔孫余孔梅、余唐益、余世傑、余澄等主持再次重修。全譜有源流、譜序、世系圖、世傳、墳圖、歷代名人、族規、家法等內容。《鳳元余姓宗譜》西城鎮鳳元村《鳳元余姓宗譜》,原譜失傳。1991年,由裔孫余州茂、余承廉等主持重修。全譜約6.8萬餘字。
余氏名人
姓名出生地學歷、職務任職時間
余瑄尤溪縣貢生崇明縣丞明
余大器尤溪縣貢生明
余辟五十都上井村特奏名進士,任南昌府太守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
余琮五十都上井村歲貢清乾隆三十二年(1667年)
余向宸五十都上井村歲貢清嘉慶間
余向陽五十都上井村恩貢清同治三年(1864年)
余榮三五十都上井村歲貢清同治間
余起鵬五十都上井村貢生清乾隆卅三年
余起鳳五十都上井村貢生清乾隆廿年
余飛鳳五十都上井村貢生清
余德培西城湆頭村敕封大總清
余洪年西城東村貢生清
余洪教西城東村貢生清
余坤賜管前鎮管前村進士清乾隆間
余作欽新陽鎮上井村財政部督察中華民國
余清福(1851—1910年)新陽鎮洋頭村(今龍益村)人。余清福自幼酷愛戲曲,赴江西學弋陽皮黃腔大腔戲,學成後回村設舘組班教戲。組成的大腔戲班,奔走演出於方圓幾十里的鄉村,深受百姓歡迎。演出的劇目有《天緣配》、《萬里侯》、《羅紗記》、《游龍戲鳳》、《華容放曹》、《寶蓮燈》等20多本傳統古典劇目。由於有一次他帶領的戲班往坂面各鄉村演出,在古蹟口村附近過渡時翻船淹死戲班18位演員,僅他隻身幸免於難。他悲痛不已,更覺無顏返鄉見家鄉父老,遂投奔南陽尾(今新陽鎮南芹村)大腔戲班。因他演藝超人,得到全戲班人尊重信賴,被大家推為班主兼導演。過後,他將當地兩個大腔戲班合併組成為“慶隆班”。余清福後因倒嗓,無法唱高腔只好改小腔唱法。小腔行韻與大腔行韻由此融成一體,改稱為小腔戲。余成為小腔戲的創始人。余清福帶領的戲班以演武戲居多,文戲為輔,深合當時文化素質不高的農民觀眾口味。1910年,余清福因病去世,終年59歲。余有本(1949—1972年)西城鎮東村村人,中共黨員。1968年4月應徵入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5817部隊副排長。1972年12月2日在河北唐山建房中,因房屋倒塌犧牲。1972年12月2日,解放軍總政治部追認為烈士。余天勛(1957—1975年)新陽鎮林尾村人,1974年1月應徵入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崇安844部隊66分隊戰士。1975年10月15日,在武夷山因翻車犧牲。1975年10月26日,解放軍總政治部追認為烈士。
尤溪縣余氏委員會
第一屆理事會組成人員名單(38人)
(2011年5月15日尤溪縣余氏研究會一屆一次理事會議選舉產生)
會長:作樹
常務副會長:子通
副會長:有銘、常春
秘書長:有銘(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