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山王氏

佩山王氏

佩山王氏,又稱琅琊王氏安徽望江世芬堂,屬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琅琊王氏大宗派,是新安王氏的直接分支。

家族簡介

佩山王氏,又稱琅琊王氏安徽望江世芬堂,屬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琅琊王氏大宗派,是新安王氏的直接分支。肇遷始祖王震,行顯五,號華青,系唐檢校兵部尚書,新安王氏始祖王璧之十五世孫,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鄱陽湖瓦片壩遷居望江城北祈雨山。震公娶曹氏,生四子:永富、永貴、永盛、永昌。永富遷居黃梅潭,永貴遷居佩山麓,永盛遷居武昌渡口,永昌遷居螢火沖。自此四大房人丁蕃衍,瓜瓞綿延,其中:二房永貴公後裔尤多,分居佩山之東、西、南、北,外姓人稱之為“佩山王氏”。至今已有六百四十多年歷史。

家族文化

佩山王氏家訓

忠貞報國,孝友傳家。

佩山精神

佩山王氏在六百四十多年的發展、壯大中,形成了獨有的家風,也就是“佩山精神”。
佩山精神,其一是“仁”。如王彥洪(1467~1540),字克寬,號松山。嘉靖五年(1526年),望江大荒,但官府仍照常徵稅。老百姓不堪重負,紛紛逃離家園,十室九空。看到鄉親們流離失所,怨聲載道,彥洪不忍,說:“我聽說聰明的人財產越多越損害他的聰明,愚蠢的人財產越多越加重他的愚蠢。”於是,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繳納了全縣的賦稅。縣令楊公命欠稅人出具欠條,交給彥洪。彥洪嘆道:“前既苦於官錢,今又苦於私債,民之苦何時已?與其大家受苦,寧願自己貧窮!”將欠條全部焚毀。
佩山精神,其一是“孝”。佩山王氏,以孝子多而聞名,如王彥洪,與王祥、孟宗、徐仲源並稱為“望江四大孝子”。再如王棠(1506—1569),字文用,號羅溪。事母至孝,其母在世時怕雷,每逢打雷,他便緊貼著母親,左右扶持,不讓母親嚇著。母親去世後,便安葬在住宅西南邊。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迅速跑到墓地,伏在母親墳前,大呼:“棠兒在此,母親不要害怕!”王棣(1521--1594),字文芳,號顯峰。以孝友聞:年幼時,夏天為父親打扇,冬天則為父親暖被子;“兄弟分財,唯取圖書而已。”
佩山精神, 其一是“忠”。代表人物就是明末的大忠臣王之慶(1593—1645),字修祜,號天寵,謚忠節。任福建尤溪縣令,後升湖廣岷藩理正,明朝滅亡後,以身殉國。

祖先世系

遠祖世系

遠祖世系(從黃帝到太子晉)
1 黃帝 中華民族之人文始祖。本姓公孫,生於有熊(今河南新鄭),長於姬水(今陝西渭河流域),後改姓姬,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故亦稱有熊氏。傳說生於公元前2697年農曆三月初三,卒於公元前2595年,享年102歲。葬今陝西省黃陵縣橋山。娶西陵氏嫘祖,葬今四川省鹽亭縣青龍山。
2 玄囂 居姬水,取姬姓。名摯,字青陽。葬今山東曲阜雲陽山。
3 蟜極
4 帝嚳 史稱高辛氏。三十歲即帝位,遷都於亳(今河南偃師)。葬今河南商丘高辛。娶姜嫄。
5 后稷 周族始祖。名棄。被堯召為后稷,後世以官名稱之
6 不窋 襲父職,繼掌農事。後因夏政衰微而失官,遂率部族遷今甘肅慶陽一帶,並以此為根據地,開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活動。葬今甘肅省慶城縣帽盒山。
7 名陶,後世也稱鞠或鞠陶。葬今甘肅省慶城縣劉家坪。
8 公劉 遷居於豳(今甘肅省寧縣),大力發展農業,不斷擴大疆域,壯大周之基業。
9 慶節 在豳建國。
10 皇仆
11 差弗
12 毀隃
13 公非
14 高圉
15 亞圉
16 公叔祖類
17 古公亶父 古公,名亶父。遷都於周原(今屬陝西省岐山縣),以周為國名。周王朝的奠基人,後世尊稱周太王。
18 季歷 被商王封為牧師(掌管牧地之官),成為西方諸侯之長。葬終南山。娶摯任氏太任。
19 周文王。在位50年,國勢日益昌盛,並遷都於灃邑(今陝西戶縣一帶),為滅商建周做好了充分準備。葬畢原(今屬陝西省鹹陽市)。娶太姒。
20 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滅商建周,建都鎬京(今西安市),史稱西周。生於大約公元前1087年,卒於公元前1043年,在位四年。葬畢原。娶邑姜。
21 周成王。生於公元前1055年年,13歲即位,卒於公元前1021年,在位22年。葬畢原。
22 周康王。生年不詳,公元前1020年即位,卒於公元前996年,在位25年。葬畢原。
23 周昭王。生年不詳,公元前995年即位,卒於公元前997年,在位19年。葬今河南省登封市少室山。
24 滿 周穆王,世稱“穆天子”。生年不詳,公元前976年即位,卒於公元前922年,在位55年。葬今陝西省西安市郊。
25 繄扈 周共王。生年不詳,公元前922年即位,卒於公元前900年,在位23年。葬畢原。
26 周懿王。生年不詳,公元前899年即位,卒於公元前892年,在位8年。
27 周夷王。生年不詳,公元前885年即位,卒於公元前878年,在位8年。
28 周厲王。生年不詳,公元前877年即位,卒於公元前841年,在位37年,葬彘(今山西省霍縣)。
29 周宣王。生年不詳,公元前827年即位,卒於公元前782年,在位46年。
30 宮涅 周幽王。生年不詳,公元前781年即位,在位11年,公元前771年為犬戎所殺,西周結束。娶:申後。
31 宜臼 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生年不詳,公元前770年即位,卒於公元前720年,在位51年。
32 洩父 早逝。
33 周恆王。生年不詳,公元前719年即位,卒於公元前697年,在位23年。葬今河南省澠池縣桓羊山。
34 周莊王。生年不詳,公元前696年即位,卒於公元前682年,在位15年。
35 胡齊 周釐王,也稱周僖王。生年不詳,公元前681年即位,卒於公元前677年,在位5年。
36 周惠王。生年不詳,公元前676年即位,卒於公元前652年,在位25年。
37 周襄王。生年不詳,公元前651年即位,卒於公元前619年,在位33年。
38 壬臣 周頃王。生年不詳,公元前618年即位,卒於公元前613年,在位6年。
39 周定王。生年不詳,公元前606年即位,卒於公元前586年,在位21年。
40 周簡王。生年不詳,公元前585年即位,卒於公元前572年,在位14年。
41 泄心 周靈王。生年不詳,公元前571年即位,卒於公元前545年,在位27年。葬今河南省洛陽市柏亭山,一說葬今河南省宜陽縣靈山。
42 太子晉

琅琊王氏世系

琅琊王氏世系(從太子晉到震公)
1 太子晉 姓姬,名晉,字子喬。周靈王太子,後被廢,史稱太子晉。因被奉為王氏始祖,故也稱王子喬。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549年,享年17歲。葬河南省偃師市緱氏山。娶楊氏國郡夫人。
2 字宗敬。始稱王氏。官至周司徒,因王子朝之徒作亂,避難於晉,家於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娶單氏。
3 字子成。上大夫,官至司徒。葬魯宓山。娶上官氏。
4 字燦然。官至中軍大夫,贈武烈侯。葬嵋山。
5 字起陽。官至秘書。娶朱氏。
6 字子單。官至大司徒。
7 仕魏。封廣武君。娶李氏。
8 字石卿。仕魏,拜上將軍。娶張氏。
9 字爾進。官至中軍大夫。娶莒氏。
10 字曉叔。官至大中大夫,封忠武侯。娶卜氏。
11 字天運。官至司寇,封忠烈侯。娶莒氏。
12 字廣德。官至中軍大夫,封伊陽君。娶邱氏。
13 名元,字大堅。官至中軍大夫,後引退。娶吳氏。
14 字立純,號林泉隱者。隱而不仕。娶閔氏。
15 字維張。仕秦,拜大將軍。封武城侯。娶熊氏。
16 字典,武陵侯。娶薛氏。
17 字明。武城侯。娶劉氏。
琅琊時期
18 字首吉。秦末從頻陽遷琅琊皋虞(今山東省即墨縣東北),是為琅琊王氏始祖。娶孫氏。
19 仕漢,官至司戶。娶孔氏。
20 字源之。累征不仕。娶馬氏。
21 字子陽。官至諫議大夫。
22 駿 析居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費縣東)。字偉山。官至御史大夫。娶余氏。
23 字德禮。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娶張氏。
24 伯業。官至益州刺史,拜光祿大夫,封義鄉侯。娶高氏。
25 字德優。官至青州刺史,加大將軍掾。娶金氏。
26 巨偉。官至即邱令。娶朱氏。
27 字玄通。官至光祿大夫,升宗正卿,封即邱子。生於206年,卒於278年。娶阮氏。
28 字士初。官至撫軍長史。娶李氏。
江左時期
29 西晉末從琅琊臨沂遷建康(今南京)。字茂弘。東晉開國丞相,封始興郡公。生於276年,卒於339年。娶曹氏。
30 字敬和。官至中書令。生於313年,卒於358年。娶苟氏。
31 字元琳,小字法護。官至尚書令。生於349年,卒於400年。娶謝氏。
32 曇首 字亞卿。仕南宋,官至侍中,贈豫章縣侯。生於394年,卒於430年。娶羅氏。
33 僧綽 字景立。官至侍中,襲豫章縣侯。生於423年,卒於453年。娶劉氏。
34 字仲寶。仕南齊,官至侍中,封南昌縣公。生於452年,卒於489年。娶劉氏。
35 字思寂。官至侍中,封南昌縣侯。生於473年,卒於522年。娶章氏。
36 字威明。官至侍中,襲南昌縣侯。生於488年,卒於536年。娶周氏。
37 字子淵。仕南梁,官至左僕射。後仕北周,遷鹹陽,授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石泉侯。生於513年,卒於576年。娶蕭氏。
38 字玉鉉。仕隋,官至安都通守,襲石泉侯。娶鍾氏。
39 弘直 字長宗。仕唐,官至魏州刺史。娶趙氏。
40 字方慶。官至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娶屠氏。
41 字光輔。官至衡州刺史。
42 字士龍。官至評事長安尉。
43 仲連 官至揚州錄事參軍。
44 字伯紹。官至諫議大夫。
45 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謚簡懷公。
46 官至中書舍人。
47 字聲仁。官至諫議大夫。娶李氏。
新安時期
48 新安王氏始祖。唐朝末年從杭州遷祁門苦竹港。字大獻,生於845年農曆二月十二日,卒於912年農曆三月初三日。官至檢校兵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後任祁門令。正室章氏,側室程氏、周氏。合葬祁門縣閃里鎮銅鑼灣村。
49 思聯 官至諫議大夫。娶趙氏。
50 敬文 官至文林郎,後任通判。析居祁東王村。
51 振之 官至諫議大夫。
52 遷居祁門石山。
53 德高
54 聲明
55 尚仁
56 子立
57 世興
58 友道
59 字心安。
60 伯昂 遷居祁門小州。
61 十三公 遷居江西鄱陽湖瓦片壩。
62 字顯五,號華青。明洪武二年(1369),遷居望江城北祈雨山。

歷代祖先遷徙年表

歷代祖先遷徙年表
周靈王七年(公元前565年) 太子晉公出生.
周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 太子晉公諫壅川,被廢為庶人,遂駕鶴遨遊天下,止於伊洛間,定居於緱山(今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曰“王喬”,“王子僑”。
周景王后期、敬王前期 第二世宗敬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
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 因王子朝之徒作亂,宗敬公避難於晉,家於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
周烈王六年,魏惠王二年(公元前368年) 第八世錯公,因天下大亂,由魏入韓,由韓入秦,隱居於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西南)。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東巡至琅琊台(今山東省膠南縣西南),令李斯刻石留念。是時,十六世賁公,十七世離公隨行,與始皇留居於此三月。
秦朝末年 十八世元公,因避秦亂,遷居琅琊皋虞(今山東省即墨縣東北),是為琅琊王氏始祖。
西漢元、成時期 二十二世駿公,遷居琅琊都鄉南仁里(今山東省費縣東)。
東漢獻帝時期 二十七世祥公、覽公,因天下大亂,扶母朱氏夫人,避難廬江(今安徽省望江縣境內),隱居三十餘年。後復回原籍。
西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 二十九世導公,擁琅琊王司馬睿出鎮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住於朱雀橋邊烏衣巷。
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 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任命導公為丞相,稱曰“仲父”。開始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輝煌時期。
晉孝武帝時期 三十一世珣公,出任吳國內史,遷居蘇州虎丘山(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北郊)。幼子曇首留居建康。
南朝齊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 三十四世儉公,出任丹陽尹,遷居丹陽湖孰(今江蘇省江寧縣湖熟鎮)。
梁簡文帝大寶二年(公元前551年) 三十七世褒公,遷居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梁元帝承聖三年(公元554年) 江陵淪陷,褒公入於周,遷居雍州鹹陽(今陝西省鹹陽市)。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四十五世璵公,出任淮南節度使,遷居杭州。
唐朝末年 四十八世璧公,由杭州遷居祁門北隅,後遷祁西苦竹港,是為新安王氏始祖。
後梁時期 五十世敬文公,遷居祁東王村。
北宋初年 五十二世禮公,遷居祁門石山。
元朝中期 六十世伯昂公,遷居祁門小州。
元朝末年 六十一世十三公,遷居.江西鄱陽湖瓦片壩。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六十二世震公,遷居望江城北祈雨山,是為琅琊王氏望江世芬堂(簡稱佩山王氏)始祖。
(裔孫勤 編)

佩山王氏始祖震公墓碑文

琅琊王氏安徽望江世芬堂始祖震公墓碑文
公諱震,號華青。明洪武四年(1371年)任望江冊編里長。是為琅琊王氏望江世芬堂之始祖也。
追溯祖源,莫不出於黃帝。黃帝者,姓公孫,名軒轅,中華民族之始祖也。其五世孫后稷,別姓姬氏,為周之始祖也。傳十五世文王昌者,積善累德,諸侯多向之。其子武王發,弔民伐罪,代殷而周。又傳廿有二世周靈王太子晉者,因直諫廢為庶人,遂駕鶴遨遊天下,止於伊洛間,定居於緱山,曰“王子僑”。其子宗敬為周司徒,時人號曰“王家”。由此觀之,王氏本出於姬姓,是為黃帝之子孫,文武之傳人也。太子晉者,亦即吾族得姓受氏之鼻祖也。
太子晉而後十七世秦將軍離者,封武城侯。子二:元、威。威居太原,為太原祖。長子元為避秦亂,遷居琅琊,為琅琊王氏之始祖也。廿九世文獻公導者,相東晉元、明、成三帝,司馬睿稱之曰:“仲父”,遷江左,為江左王氏之始祖也。四十八世璧者,字大獻,為唐檢校兵部尚書,由杭遷祁門北隅,為吾族遷皖之始祖也。其九子廿三孫皆顯貴,時人稱之曰:“王氏冠裳,江南特甲!”吾族直系祖思聯,雁行居次,定居祁門苦竹港。迨至元末,六十一世十三公,由祁門小州遷江西鄱陽湖。明之肇始,其子震復遷望江城北祈雨山。震祖者,即吾族遷望之始祖也。
震祖娶曹氏,生四子:富、貴、盛、昌,為吾族四大房之一世祖也。擇居武昌湖之北岸:富居黃梅潭,貴居佩山麓,盛居武昌渡口,昌居螢火沖。自此人丁繁衍,瓜瓞綿延,爾來又六百餘年矣!吾族先人,以仁義立身,以忠孝傳家:六派有彥洪者,嘉靖五年大荒,而官府催課甚迫,不忍民之流離失業也,出金三百餘,代為完官。九派有之慶者,謚忠節,為福建尤溪縣令,明亡,清委署黃州守不仕,自沉於碧水池中。吾族先人多聚居縣內,近代以來,遷徙頻繁:遷居外縣者有之,遷居外省者有之,遷居海外者亦有之。所居之地涉及:北京、江蘇、浙江、福建、江西、雲南、陝西、新疆等省市;省內懷寧、太湖、潛山、宿松、六安、霍邱、霍山、東至、石台、祁門、歙縣等縣市。樹發千枝其根共本,江流萬派其水同源。震祖之開創之功不可沒也!
值此樹碑之際,遙想當年先輩創業之艱難,深知我輩肩負之任重。特述吾族始祖震公祖源世系簡介於右,以示吾族子孫,共仰祖宗之遺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共創美好未來云爾!
詩曰:
青山棲我祖,林亦號王家。一線靈光在,千秋古蹟遐!
朝來氣沖日,夜過墓生花。年年勤奉祀,代代發芳華。
公元二零零六年歲在丙戌季春月吉日裔孫勤恭撰

孝子王彥洪傳

王彥洪(1467~1540),字克寬,號松山。安徽望江人,與王祥、孟宗、徐仲源並稱為“望江四大孝子”。
少有大志,好讀書,任俠,且善於理財,“以故玉帛充盈,倉箱豐足”。(明·曹廷直《克寬翁述略》)家境富裕,加上愛打抱不平,引來了一些盜賊的嫉恨,陰謀設計綁架了彥洪。彥洪的父親守瑄前往營救,被盜賊所害。彥洪與群盜賊鬥智鬥勇,終於脫險。回家後,驚聞父親遇害,當場哭死過去,待救醒過來,指天發誓:“慈父顧子以至身亡,戴天之仇不報不止!”遂喬裝改扮,追蹤盜賊,踏遍潛山、太湖、宿松、湖北黃梅等地,歷盡千難萬險,協助官府,終於將群盜賊抓捕歸案,處以極刑。
守瑄遇害後,被葬於佩山之巔。彥洪大仇得報,便在父親的墳旁,蓋了一座草廬,獨住其中。白天讀書,晚上練劍。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父親的墳前請安;晚上臨睡前,一定要到父親的墳前去告訴一聲,方才休息。有時,思父至極,整夜伏在父親的墳前,流淚,哭泣,“號天慘怛,猿鳥斷腸!”守瑄墓後有一棵柏樹,原本樹大根深,枝繁葉茂,也許是不忍聽如此悽慘的哭聲吧,竟慢慢地枯萎了(明·王之慶《請縣示禁序》)。縣令沈濂(廣東廣州人,舉人)聽說後,親自上佩山,進草廬,看望彥洪,並稱讚彥洪為“第四孝子”。
嘉靖五年(1526年),望江大荒,但官府仍照常徵稅。老百姓不堪重負,紛紛逃離家園,十室九空。看到鄉親們流離失所,怨聲載道,彥洪不忍,說:“我聽說聰明的人財產越多越損害他的聰明,愚蠢的人財產越多越加重他的愚蠢。”於是,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繳納了全縣的賦稅。縣令楊璉(字汝器,山東巨野人,舉人,嘉靖五年任望江縣令)命欠稅人出具欠條,交給彥洪。彥洪嘆道:“前既苦於官錢,今又苦於私債,民之苦何時已?與其大家受苦,寧願自己貧窮!”將欠條全部焚毀。楊縣令感嘆說:“以前只聽說王彥洪是一個大孝子,今聽其言,觀其行,真乃仁人也!”
王彥洪生四子:棠、棣、楫、柯,其後人丁繁衍,瓜瓞綿綿,遍布望江,遠播外縣、外省。其曾孫中,有一位就是明末清初的大忠臣,有“望江屈原”之譽的王之慶。這也許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吧!(裔孫勤 恭撰 )

孝友棠棣傳

王棠(1506—1569),字文用,號羅溪。“端莊以持己,和厚以接物。”好讀書,尤喜《孝經》。事母至孝,其母在世時怕雷,每逢打雷,他便緊貼著母親,左右扶持,不讓母親嚇著。母親去世後,便安葬在住宅西南邊。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迅速跑到墓地,伏在母親墳前,大呼:“棠兒在此,母親不要害怕!”直到雨住了,方才回來。
王棣(1521--1594),字文芳,號顯峰。好讀書,以孝友聞。年幼時,夏天為父親打扇,冬天則為父親暖被子。十幾歲即幫助父親料理家務、族務。分家時,父親將原老屋所有的財產分給了長兄棠,他說:“好!”又將佩山東邊的兩套新房子和好田地分給兩個弟弟楫和柯,他又說:“好!”父親問他:“那你怎么辦呢?”王棣笑而不答,捆上幾車書,搬到佩山西邊一座破房子裡,開始了他的創業史。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將一座破房子變成了一座花園式的農莊。又把父親接過來,親自侍藥奉湯,直到臨終。父親去世後,他繼任族長,置祭產,辦學校,深受族人愛戴。他七十大壽時,縣裡大小官員都來祝壽,贈送匾額曰:“有大儒風”。(裔孫勤 恭撰)

忠臣王之慶傳

王之慶,字修祜,號天寵,謚忠節。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卒於清順治二年(1645)。
王之慶家住望江縣高士鎮佩山腳下的王家老屋。幼年家貧,"躬耕養父母,讀書尚奇節。"崇拜歷史上的英雄豪傑,尤其仰慕愛國大詩人屈原。著有詩文集多冊,惜已亡佚。流傳下來的僅有一篇《草堂印月池記》,讀者認為有"南華秋水之神逸。" 其文曰:
予夜讀書方疲,覷明月射我齋頭,疾呼門人啟戶。忽月影跌入室中,予掩牒而出,散步窗前。矯首望青天,見陰雲歸岫,巽二入山,疏星幾點,河漢通明,四碧晴空,一望無際。惟一輪皎潔,吐自在清光,落我懷中。予袒腹當之,展襟而月滿予之腹,斂衽而月浴予之衣,渾身如玉,可挹而不可餐。平視樹影橫斜,月之光倒穿樹隙,鋪地作花茵,此景堪入圖畫。微聞枝頭啞啞,灌木參差,儼若沙中偶語軍也。時促織傍草清吟,鄰家尨斷續狺狺。因縱步池邊,水光蕩漾,與月光相映,亦天地相連氣象也。予俯首窺池中而問之曰:爾即天上月乎?池中月不答;復仰問天上月曰:爾即池中月乎?天上月亦不答。始惺然悟曰:先儒有言:"月印萬川,處處皆圓。"此之謂也。予得月之趣,趨入齋中,見月光徘徊送我,予不忍舍。乃滌盪塵胃,大收拾於胸中,尋閱簡編,在在皆池上章也。興逼更闌,竟相忘疲,隨為之記。
崇禎二年,以明經除福建尤溪令,政績卓著。後因離家數千里,父母無人照顧,思"報劉之日短矣!"遂致仕歸。
幾年後,雙親去世,服滿,擬赴任湖廣岷藩理正。時逢天下大亂,義軍四起,土匪橫行。遂請示安慶知府黃配元,召集良家子弟成立人和社。在王之慶的統領下,多次擊退來犯之敵,保衛瞭望江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祟禎十五年(1642),張獻忠部義軍壓境,圍困攻打縣城三晝夜沒有攻破,後終於退去。
十七年(1644),李闖王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殺,明朝滅亡。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王之慶痛哭欲死。
順治二年(1645),清軍英親王阿濟格部左夢庚(左良玉之子),領兵數萬攻打望江縣城,王之慶率領望江軍民奮起抵抗,時間長達兩個多月,在左軍沒有辦法攻占縣城的情況下,報告英王說:“望嚴邑難降,終必負固;請即屠之。”阿濟格聽後大怒,調集大軍,準備屠城。城外刀戟搌列,摩擦有聲。城內諸人見大勢已去,驚慌失措,都勸王之慶投降。王之慶說:
"我生為明臣,死為明鬼,決不賣城求生!你們取下我的首級去投降吧!"
眾人大哭道:"公若不去,則全城人命在頃刻之間!我們情願死在您的面前!"
王之慶不忍,即出城赴英王營,直立不跪。
阿濟格怒道:"我已命大兵屠城,你竟敢負隅頑抗!"
王之慶反駁道:"我為國守城,何謂之抗?你大軍初到,德威未著,就如此大肆殺戮。奮起反抗的恐怕遠遠不止一個望江!"
"那么你又來乾什麼呢?"
王之慶仰天大笑:
"我來尋一明白死所耳!屠城之虐,古有赫連、石曜,近有李自成、張獻忠。我望江人原不惜死!可惜的是你呀!後人一定會說你英王的殘暴勝過那些兇手百倍、千倍!"
當時,阿濟格身邊的一個叫徐勇的將軍也極力勸說。
阿濟格醒悟,謝道:"要不是聽了你一席話,差一點就背上了嗜殺的千古罪名!"即傳令撤兵。又愛王之慶的才華,遂任命王之慶為黃州守。王之慶笑而不言。為救全城百姓,只得隨軍去黃州。
閏六月十六日,行至九江府,寄示子書一封曰:
我前慷慨一去,為合邑大事,事濟矣。此徐大將軍之賜,通邑之福,而忍因此謀仕進乎?親墓不廬,國恤不憂,何以為人!待吾懇辭,辭不獲,吾將卜居汨羅矣!大節不修,死者不能成禮,復何恨。吾父吾母春秋慎勿匱祀,爾宜善事爾母。一切細事都不題,是在爾隨事處分而已。
十八日,寄合邑書一封曰:
徐鎮台活望數萬生靈,而人不感,亦不深知;慶知且感,而以不孝,故自取速死,不能報。然雖莫報,即在泉壤不能忘也。尚望合邑知且感之。丈夫不輕灑淚,即大別無心細事。余故不及。
又附示子書曰:
前書已論者,今不再示。獨是親墓不廬,壽石不立,萬世而後知為誰人之親也。九泉之下,吾親將不以我為子也。今故辭不克,已決志歃盟於屈大夫也!忠孝兩虧,以青蠅為弔客,以魚鱉為棺槨,足矣!骸不必覓,魂不必招。古有三不弔,此其一也。私哭之堂上,不應設位。兒其聽而從之。
次日清晨,王之慶穿上明朝官服,步至琵琶亭後之碧水池邊,駐足良久,縱身跳入池中。
當時有一軍士,叫洪瑞宇的,聽到落水聲,大呼來救。但為時已晚。池水雖不過兩尺,但池底滿是淤泥。王之慶一心求死,自沉時頭先入水,以致口鼻都被淤泥塞住,最終窒息而死。三軍將士皆舍戈泣拜。
洪瑞宇乃用小舫載屍,以手代槳,往望江而來。
王之慶以身殉國之舉,引起瞭望江及周邊各縣的強烈震動。數日之內,有成千上萬的人前去弔唁,都稱他為“忠節先生”。
當時,望江名士龍之珠作了一首《哭盡節潯池》,把王之慶比作愛國大詩人屈原。詩云:
公亦今之人,印須誼素篤。晨夕話生平,惟以專愚勖。貌僅及留侯,官未逮典屬。為支千古天,來此潯江曲。長笑不深言,煙波供枕褥。志潔鬚眉光,此身何待浴。夜月出其心,早潮抱孤旭。水底萬怪朝,蛟龍求一矚。公魂誰敢招?或者許宋玉。
墓初建在望江城北,後遷葬於太湖。順治二年,全縣公建忠節祠於望江城西街。安慶府亦建祠,將他與左光斗、雷縯祚同祀,名曰:“三賢祠”。(裔孫勤 恭撰)

佩山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世芬堂

王氏宗祠,又稱世芬堂。始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建於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毀於文化大革命中。

琅琊王氏望江世芬堂楹聯

大門聯:
琅琊世澤;
伊洛家聲。
祖宗龕聯:
忠貞報國;
孝友傳家。
上大門聯:
冰鯉躍;
灑淚柏枯。
註:上聯指王祥臥冰事,下聯指王彥洪。
中大門聯:
祠建佩山旁,敢忌風水;
族衍雷澤岸,願紹箕裘。
(清·王協和)
祠上重聯:
族衍銀潢,顯於晉,盛於唐,繼繼承承俎豆千秋傳鎬洛
人宗玉璽,優者龍,劣者虎,蹌蹌躋躋冠裳百代甲東南。
(清·王謙)
祠中重聯:
華胄最忌遙遙,縱才雄四傑,秦將漢公,漫向遠年夸顯宦;
大家逼真落落,看棋列石盤,花排木筆,全從本地見風光。
(清·王國士

佩山王氏派語

永信志得守,彥本從之道,
應時自大興,萬年常克紹,
學業征官符,文章啟榜兆,
敦修源裕世,雲仍由茲肇。

《王氏族譜》源流

家譜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的歷史圖籍,是由記載古代帝王諸侯世系、事跡而逐漸演變而來的。先秦時,有《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秦漢以後,又出現了《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牒著作。至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制度盛行,“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譜學於是大興。隋唐五代以後,私家修譜也盛行起來,以至遍及各家各族,往往是一修再修以至多次重修和續修,修譜也成為各宗族活動中最重要的大事。
早期譜牒
我族最早一部家譜修撰於何時?是官修還是私修?因為歷史上缺乏記載,現在已不得而知了。但東晉太元中(公元376~396年),員外侍郎賈弼之曾為天下十八州七百多個著名家族作譜傳,名曰《姓氏簿狀》,其中也必然包括在此以前已名揚天下的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等等。至劉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又多次引用《王氏譜》(分別為《琅琊王氏譜》和《太原王氏譜》),說明至少在南朝初年,我族已有自己的家譜。其後,梁朝人劉孝標註釋《世說新語》,又十五次引用《琅琊臨沂王氏譜》,八次引用《太原晉陽王氏譜》,一次引用《王氏家譜》、一次引用《王氏世家》,說明我王氏家譜在當時已經廣泛流傳開來了。
我族先人多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譜學大家,當時公認的有兩個以研究譜學而聞名的家族,一曰賈氏,一曰王氏,稱“賈王之學”。所以,後人也把譜學稱為“賈王之學”。如三十二世弘公,對《姓氏簿狀》素有研究,他當朝理事,可以“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三十三世僧綽公任吏部郎,“究識人品,諳悉人物,”譜學上也有很深的造詣。特別是三十四世儉公,在精通譜學的基礎上,對世代的《百家譜》“復加去取,得繁省之中,”編成《百家集譜》十卷。其後,三十七世褒公撰《王氏江左世家》二十卷。至唐代,四十世綝公,字方慶,撰《王氏家牒》十五卷,《家譜》二十卷,《王氏著錄》十卷,等等。
遷皖後譜牒
我族遷皖後譜牒,草創於北宋端拱二年己丑(公元989年),刊於大元元統三年乙亥(公元1335年),入明後,又凡四修:宣德二年丁未(公元1427年),正統四年己未(公元1439年),正德十年乙亥(公元1515年),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公元1560年)。
元統乙亥譜王謙修訂。王謙,字綜核,號敬齋,祁門大倉人。
宣德丁未譜,修訂於大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刊於宣德二年丁未(公元1427年),王振、王信修訂。王振,字汝烈,浮梁縣市北隅人,曾為臨安府教授。王信,浮梁查村人。
正統己未譜,王舜興修訂。王舜興,浮梁談口人。
正德乙亥譜,王寵主修。王寵,字仲錫,號岩溪,歙縣岩鎮人,賜進士出身,秋官員外郎。
嘉靖庚申譜,王應斗主修。王應斗,字司元,號石壇,彭澤人。
遷望後譜牒
據明·曹廷直《克寬翁述略》載:“翁又以自鄱陽遷望數百十年,恐後人忘所自出也,於今年九月纂成譜牒,是亦仁孝之思雲。”可見我族入望後譜牒,草創於大明嘉靖九年庚寅(公元1530年),由王彥洪主修。
但真正獨修,以四永為第一派的,卻是清康熙戊午(一修)譜。據童嘉莘《二修序》載:“然觀康熙戊午一修,溯得姓之由,則自伊洛始;溯祁門之派,則自大獻始;溯望江之源,則有四永始,洵可謂得所宗也。”此後,又於清乾隆癸丑、道光庚寅、同治壬戌、光緒戊戌、民國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九五年進行了六屆續修,共“七修”。現將“七修”梗概,分述如下:
一修,清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由邑廩生王應德主修。王應德(1633—1696),字以常,號嚴菴,蛇山人。本屆以四永為第一派,並確定“歐格”。王應德《一修序》云:“今居望族大矣,必首永富、永貴等。”又云:“爰仿歐格,五世一提。”
二修,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公元1793年),由門下婿童嘉莘主修。童嘉莘,號立齋,庚子科舉人,曾任太和縣教諭。本屆距“一修”,相隔115年。童嘉莘《二修序》云:“今年秋,王氏諸先生以今距戊午一百有十六年。其間故丁未錄,新丁未登,協定重修。謬委筆橐於余,固辭弗獲。”門下婿、壬午科舉人檀自蔭《二修序》亦云:“而掌修者,適為吾老友童立齋兄。”
三修,清道光十年庚寅(公元1830年),由邑庠生王大堂主修。王大堂(1762—1839),名大堂,字協和,號密菴,超老屋人。本屆距“二修”,相隔37年。王大堂《三修序》云:“屆新秋,族間諸董事聚議重鐫。因予嘗奉教於立齋師,粗知譜例,開系列派,委予為群季先。不敢任,亦不敢辭。”
四修,清同治元年壬戌(公元1862年),由奉直大夫王國梁、邑庠生王竹軒同修。王國梁(1805—1867),字彬然,號子材,又號棟材,超老屋人。王竹軒(1792—1870),名萬榮,字國交,改字輔賓,又字均然,號竹軒,王新屋人。本屆距“三修”,相隔32年。王國梁《四修序》云:“父老曰:‘敘天倫之樂事,實賴汝挈領提綱,與竹軒和衷共濟。’”
五修,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公元1898年),由邑庠生王化南、邑增生王豫、從九品王甘澍同修,知望江縣事何恩煌作序。王化南(1862—1908),原名萬鸞,字嘯樓,號堂卿,泊屋人。王豫(1858—1904),原名恩,字品璋,號法侯,又號省方,王四房屋人。王甘澍(1834—1917),名年永,字瑰奇,號少遜、晴嵐,王新屋人。本屆距“四修”,相隔36年。
六修,中華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由王茂如主修,望江縣長王維城作序。王茂如(1889—1972),名克森,字茂如,號介峰,亦號敏齋,王新屋人。本屆距“五修”,相隔35年。王維城《六修序》云:“癸酉秋,余來治茲邑,下車後,閱政至佩山,徘徊於十景之間,未忍捨去。其下有王氏祠,方修譜牒……”
七修,公元一九九五年(乙亥),第七屆續修管理委員會主任:王盛林,總編輯:王貫川。本屆距“六修”,相隔62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