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先祠

林氏先祠

林氏先祠又名忠義侯祠,位於湖南省靖州縣城32公里處的甘棠鎮寨姓村。西南林氏祖籍福建莆田,始祖林端"南征"時歿,敕封為忠義侯。其妻蔣老太君襲夫職(敕封忠節助國夫人)留守靖州,助民開墾。林氏先祠於明朝洪武年間建成。清康熙末繼修。祠堂的石砌門牆足有三層樓高,豎題“敕封忠義侯”,左右飾人物、龍鳳、魚獸的泥塑,祠堂裡面為木結構,一共兩進,為湘西一帶少見的閩南風格。 《林氏通譜》所載:“祖祠居龍寶之中,喜其地勢平坦,山川秀麗。前有尖峰挺秀,後有寶馬呈樣;左有半山聳翠,右有老寨晴嵐,東有鑽天化鶴,南有睡龍護身,西有洪溪夜月,北有小橋環拱。其間星羅雜處,水繞山環,有不可勝言者矣。” 林端,字開遠,林蘊之十四世孫,世居興化莆田賢良港。林端生於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面對南宋國力日弱,民族危機日重,他少時決心效法祖逖,練好武功,報效祖國。嘉定十三年(1220),林端赴宋都臨安參加會試,得中武進士,宋理宗寶慶時(1225—1227),官京湖宣撫副使。寶佑五年(1257)三月,他奉命征討楚粵紅苗,為國捐軀,靈柩歸閩,葬於興化城西化龍橋,贈封忠義侯。夫人蔣氏,祖籍迎仙橋,有武功,善打仗,人稱之有“仙術”。這年九月,蔣氏化悲憤為力量,率領八子思難和九子思義,奮勇殺敵,獲得大勝,完成了丈夫未盡之業。訊息傳到臨安,宋理宗大悅,當即敕封她為“忠節得道助國夫人”。卒葬湖南甘棠鎮。生九子:思明、思聰、思溫、思恭、思忠、思敬、思向、思難、思義。

祠堂介紹

我國大西南6省市林氏宗祠,肅穆、安閒地坐落在湖南省靖州甘棠鎮下圳(夏郡)寨姓村。這兒離縣城32公里,是個典型的山間小盆地

該祠共占地553.94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57.3平方米,四周築圍,門牆高9米。條石門樓。門樓有眾多歷史名人、神話傳說、龍、鳳、龜、獸、鳥、蟲及"八蠻"進貢的泥塑裝飾,工藝精巧。祠分前後兩進,後進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前廳廳堂為純木結構,硬山式屋頂,月梁規整,屋脊雕塑有雙龍寶葫蘆,兩端塑龍頭,形象逼真,活靈活現。1987年被縣人民政府行文批准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9月被懷化市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已經申報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拾階進入祠廟正堂,屋檐下高高懸掛的匾額有“忠孝傳家”、“祖德流芳”、“世代榮昌”、“富發和祥”、“林海聲濤”等,琳琅滿目。屋內粗大的立柱上,楹聯文句有“揮師浩浩浴血討苗亂忠烈耿耿公捐軀”、“端公太婆助國定邊功不朽”等等,內容貼切感人。

林氏祖祠全稱“林氏先祠”,又名“忠義侯祠”。湘黔桂、雲南、四川、重慶6省市二十餘萬林氏後裔尊其為共同祖祠。據湖南林氏宗親會的林先生介紹,南宋忠義侯林端乃林蘊第14代孫,現在西南6省市二十餘萬後裔,都是林端之子思難、思義的後人,他們也都尊稱媽祖為“祖姑”。

原先“祠內置有圍大銅岩一個,眾目共睹,前人相傳,始知乃祖妣自閩中抵囊而來。其形如卵,其色晶瑩,經年從未徙遷。”據載,端公八子思難之妻蔡氏,還是蔡襄之孫女。林端殉國後,蔡氏因思念故鄉,後來還回鄉居住。林氏譜牒還刊載,林端殉國後,其妻蔣氏(祖籍迎仙橋,可能在今江口一帶)襲夫職。她精通武藝、法術,敕封“忠節得道助國夫人”,留守靖州,助民開墾。後人慕其德,明洪武年間建成“太婆廟”以祭祀,清康熙繼修之。鹹豐五年(1855),林氏子孫將其改為“林氏先祠”。戰亂、商幫、仕宦,種種原因的遷徙,才造就一個個遙遠的村莊、城鎮。造一座祠堂紀念先人

先祠正門前聯:籍屬莆田原是福建望族,祥發夏郡仍然湖南名門

先祠石柱門聯 先祠石柱門聯

歷史沿革

林氏先祠 林氏先祠

林氏祖上原是福建莆田的名門望族。林家的上代祖宗兄弟九人,到靖州的這一支屬於第六房。開派太公叫 林端,南征時戰死沙場,皇帝封他為忠義侯。太婆姓蔣,承襲夫職,留守靖州,幫助當地百姓開墾,撫養兒女成人。【林氏先祠】於明洪武年間建成。到清朝鹹豐五年,林家後代把這裡做祠堂,依然供太婆為祖宗。門樓上的泥塑“八蠻進貢”,講的就是太婆的功勞。湘黔邊境林家後人二十幾萬,都是太婆的後代。

武將林端系九牧林六房林蘊之後,屬媽祖同脈宗親。南宋時,林端自莆田賢良港應詔赴湖南懷化靖邊。在一次激戰中,林端戰死沙場,夫人蔣氏繼承丈夫遺志,率9個兒子繼續奮力拚殺,最終取得勝利。之後蔣夫人命兒子護送林端靈柩回莆,水路陸路,千辛萬苦,自不必說;自己率林思難、林思義繼續留在湖南靖州,維護邊疆安寧。一門忠烈,可歌可泣!在靖州一處山坡上,我們瞻仰了蔣夫人墓,墓碑峻刻:“敕封忠節助國夫人蔣太君之墓”。衰衰荒草之中,我們能感受到當年血濺沙場,悲壯慘烈的情景!在靖州“林氏先祠”對面不遠的公路旁,那裡有林思義墓,墓碑峻刻:“敕封千戶

林氏先祠久經滄桑 林氏先祠久經滄桑

侯林公思義之墓”。此外,從靖州林族家譜上獲悉,林端是中國西南六省市(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四川、重慶)的林姓開族先祖,如今繁衍生息在6省市林氏宗親有近20萬之眾。

林端夫婦生前十分重視子女親職教育,教他們既學文,又練武,成為有用的人。九子長大後,有五人中舉人,三人中進士:思明、思恭中武舉人,思聰中進士,思溫、思敬、思向中舉人,思難、思義中武進士。

思難,字懲吉,生於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淳元年(1241)會試中武進士,因隨母征南有功,敕封定南尉,因家湖南靖州。思難娶宋代名臣蔡襄的孫女為妻,生三子:進祥、進祉、光景。公卒,蔡妣因思念故里,率子回莆田生活。進祉後來由武舉升四川敘州府千總。

思義,字廉吉,生於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淳四年(1244)會試中武進士,寶四年(1256)升任都督府宣武副使。次年,因隨母征南有功,特命鎮守渠南軍,甚得民心。後年老辭官,遂家湖南龍寶夏郡。元世祖在位時,追念先朝有功之臣,思義被追封為征邊千戶侯。夫人陳氏生進祚。進祚生定輔……

明洪武五年(1372),思義的七世孫溢,隨營從戎,率部克服貴州黎平府草坪、上黃、銅關等處,立下戰功,被封為江陰侯,賜名榮甫,奉承郎,世襲洪州、泊里軍民長官司官銜,因而就定居黎平洪州司,成為黎平洪州、泊里、錦屏、婆洞、榕江、八開、塞稿、審團等地林氏起祖。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洪武三十年(1397),林溢的曾孫寬率貴州省古州、上婆洞等十二司四十八寨侗族民眾十數萬起義,反抗明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暴政,攻克貴州、湖南、廣東十多個縣城,聲勢大振,後因朱禎親率三十萬京衛軍鎮壓而失敗,被誅。現政府列林寬為民族英雄領袖之一,芳名永垂不朽於貴州。

福建林氏始祖為兩晉時的【晉安郡王】 林祿。【十六世孫】 林披遷居莆田,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中進士,官拜太子詹事。他的三個妻子共生子九個,取名為 林葦、林藻、林著、林薦、林曄、林蘊、林蒙、林邁、林蔇。後來九人都考上科舉,並且都做了州刺史。由於州刺史又稱州牧或牧守,兄弟九人合在一起,被稱為“八閩世澤,九牧家聲”,極為榮耀。莆田九牧林家的後代,分衍到東南各地,並遠播海外,在林氏各支中影響最為深遠。而湘西這一支林家,與 媽祖林默娘一樣,同出自九牧六房。

遷徙淵源

地名 姓名 上承
河南   林堅 林氏受姓祖 比干世系
福建   林祿 開閩林始祖 長林世系
福建 福州林福 福州書樓 九牧長房
林廣 永泰龍陽 九牧長房
林亢 永泰馬石 永泰龍陽
林梅 長樂營前 九牧長房
林震 閩侯青圃 九牧二房
林恪 福清三山 九牧六房
林靖 長樂首址 陽泰林氏
林球 長樂黃石 長樂首址
林若鳳 福清熬峰 長樂首址
林希旦 閩侯尚乾 淘江林氏
林高德 福清玉融 九牧“文峰林”
林比 福州三山雲程 不詳
福建 廈門林美宗 同安潘土祖  
福建 莆田林既 莆田梨嶺長城金紫林祖 晉安世系
林英 仙遊金紫派 長城金紫林
林韜 闕下林家祖 晉安世系
林千之 莆田蒲坂祖 闕下林烏石三房
林應之 莆田陽城祖 闕下林烏石三房
林葦 九牧林長房祖 晉安世系
林伯材 莆田前埭司戶房 九牧長房
林國華 莆田前埭貢元房 九牧長房
林藻 九牧林二房 晉安世系
林薦 九牧林四房 晉安世系
林曄 九牧林五房 晉安世系
林蘊 九牧林六房 晉安世系
林蒙 九牧林七房 晉安世系
林邁 九牧林八房 晉安世系
林蔇 九牧林九房 晉安世系
林圉 莆田忠門 九牧六房
林理 仙遊養志里 九牧九房
林選 仙遊象運 仙遊養志里
福建 泉州林敬宗 安溪蟠龍祖 闕下林世系
林源孫 安溪虎丘祖 闕下林世系
林度宗 安溪仁宅祖 闕下林世系
林公孫 安溪赤石 闕下林安溪仁宅
林慶宗 安溪西頭祖 闕下林世系
林六 安溪後厝巷祖 闕下林世系
林勛 德化朱紫祖 闕下林宋九牧
林自誠 惠安南埔祖 闕下林烏石員外房
林坤 惠安林內祖 九牧長房
林銑 南安圭霞 九牧長房
林旦 惠安槐山 九牧長房
林茂字 永春雲峰祖 九牧二房
林謚 德化金山五口林 九牧二房
林翹 晉江錦馬 九牧二房
林錫昌 晉江西濱 九牧二房晉江錦馬
林同宗 永春美山 九牧二房晉江錦馬
林視 惠安外厝 九牧六房
林泰 惠安嶺頭 九牧六房
福建 漳州林侯孫 長泰林墩祖 闕下林安溪仁宅
林偉佑 東山蓮峰 九牧長房
林棟 南靖直街 九牧六房
林隱奄 龍海莆山 九牧九房
林昌 漳浦游洋 游洋林家
福建 龍巖林翱 連城壁州 九牧二房
林千四郎 龍巖平在坊 九牧四房
林瑞富 龍巖聖坑口 九牧五房
福建 三明林季昌 明溪紫坑祖 九牧長房
林減 尤溪霞川 九牧六房
林文德 寧化石壁 九牧六房
林華一 三明三元 九牧六房寧化石壁
林順 沙縣夏茂 長樂首址
林載惠 大田梓溪 九牧九房或闕下景淵派
福建 南平林子山 浦城珠林 九牧六房
福建 寧德林暈明 古田林洋 九牧八房
林奉禮 古田橫溪 九牧八房
林泗 古田談書 古田林洋
浙江   林菁 浙江平陽鑑湖 九牧五房
江西   林茲 江西於林祖 晉安世系玉鍾派
林玄興 江西會昌祖 晉安世系孝寶衍
林秀谷 江西贛州少石埠 (九牧長房)廣東蕉嶺
林均政 江西太乙祖 (九牧長房)廣東蕉嶺
林恭寬 江西贛縣薴州 (九牧長房)廣東蕉嶺
林良圭 江西贛郡 (九牧長房)廣東蕉嶺
林翊 江西瑞金黃安 九牧長房
廣東   林則祖 廣東潮州祖 闕下林世系
林昭 廣東揭陽金坑祖 闕下林烏石三房
林評事 廣東蕉嶺 九牧長房
林根德 廣東饒平祖 (九牧長房)廣東蕉嶺
林評宏 廣東峽里祖 九牧長房
林岳 廣東海陽 九牧長房
林壯父 廣東南港 九牧長房
林盛 廣東獅石 九牧九房
林逢春 廣東澄南 晉安38世(九牧?)
海南   林裕 瓊州西關 九牧長房
林暹 瓊州始祖 九牧六房
廣西   林景華 廣西五峰 九牧長房
湖南   林三郎 湖南茶陵白水 (九牧六房)寧化石壁
林端【忠義侯】 湖南夏郡 九牧六房

台灣   林心果 台灣桃園大溪鎮 九牧八房

媽祖傳說

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晉代【晉安郡王】 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是當地的望族。她原名 林默,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王氏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便懷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將近分娩,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又聽得四周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動,媽祖於是降生。因生得奇,甚為疼愛。她出生至滿月,一聲不哭,因此,父親給她取名“默”。[6]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 林默,還通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

媽祖 【畫像】

,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

常得到 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測吉凶,

必會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民間傳說

媽祖誕生在福建莆田湄洲島。關於媽祖,最早史料記載於,南宋

妙法蓮花經

廖鵬飛於紹興廿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

姓林氏,湄洲嶼人,能預知人禍福……”

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望族莆田九牧林家後裔。

是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 林願,[5]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6]。

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媽祖曾祖父 林保吉,參加北宋軍隊,

林保吉參與了作戰指揮。[5]媽祖祖父 林孚,[5]媽祖父親 林願

[5]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口,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叫湄洲島。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媽祖。

中國人樂於“歸根”,乃至海外華人都望有生之年能往“根”處走一趟。根是一個中國人的相聚之本,因為如此,中華文化得以源遠流長,古今中外聞明。
吃完晚飯休憩之餘,突發其想,想知道關於自己姓氏的來源和輩分的排列,從網上搜尋,將心得體會帖於此,期待同胞族氏者會於網,網緣與共。
[目錄]
林姓來源:比干林派,林開派,鮮卑丘林派,建州蛇種派
遷徙淵源:目前先放部分簡單族譜
郡望堂號:西河,濟南,下邳,南安,晉安,九龍,十德,九牧
文化遺蹟:比干墓、晉安王墓、九牧祠、湄洲媽祖廟
宗親協會:海內外宗親協會情況
人口分布:主要福建省漳州市各鎮人口情況
同宗關係:王、李、孔、柴、辜、尹、蕭、沈、葉、尤、鍾
綜合目錄:根據國家檔案局二處等編的,介紹林氏族譜綜合目錄
歷代名人:介紹從西周到清朝林姓名人
林姓來源
比干林
源於子姓。商朝末年,商紂荒淫無道,殘害忠良,使國家處在危難之中。商紂的叔父比干是個十分賢德的人,他冒死多次給紂王進諫,紂王惱怒之至,下令將比干剖心處死。比干死時,他的妻子陳氏懷著身孕,為了躲避紂王的迫害,帶著四名婢女逃奔到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衛輝西北)這個地方。後來在深山老林的一個石洞中生下一個男孩,名叫泉,字長思。周武五伐紂後,陳氏帶著堅投奔周朝。周武王因他是賢臣比干的後代,又出生在深山老林中,就賜姓為林,賜名為堅,稱為林堅,並拜林堅為大夫。林堅的後代就是林氏。
林開林
源出於姬姓。東周時,周平王有個兒子名開,字林,因為生母不是平王的正妻而沒有繼承王位。林開的子孫,為了紀念這位祖先,以他的字為氏,稱為林氏。本支現在也找不到了。
鮮卑林
源出於鮮卑族。北魏時,當朝的統治者出自鮮卑族,族人多為兩字或兩子以上的姓氏,至孝文帝時,為消除民族間的界限,下令把鮮卑姓氏改為漢族姓氏, 其中一些姓“丘林”(邱林)的人,便改為林姓。後來,來自鮮卑族的林姓進一步與漢族人融在一起,成為林姓的一個組成部分。
蛇種林
源出於福建建州。唐代時,福建建州(今建甌縣)生活在一些姓林的少數民族,以蛇為圖騰,被認為是“蛇種”。蛇稱為“小龍”,這支林姓人可能也是炎黃子孫的一個分支,特別唐代之後的史書再也見不到對他們的特別記載,傳說他們改為了林、黃等姓,可以相信,他們這時已經完全融入到炎黃子孫中。
滿族林
源於滿族。由滿族林佳氏、布薩氏改姓而來。
高山林
福建省漳州市生活著200多人高山族,是解放後由台灣遷入
郡望堂號
西河
林姓第二代祖先林堅被周武王封為西河或清河、又封於博陵(今河北安平),至子孫林載又賜爵為博陵公,以他出生地一帶作為食邑,子孫得以世代享有這一爵位。後來,人們習慣稱林姓為“西河林”
濟南1
秦滅六國,強行遷徙天下豪強,林姓被遷到齊郡鄒縣。後來齊郡又演變為濟南郡,林姓又被稱為“濟南林”
濟南2
九龍
戰國時代,有位名叫林皋的人,在趙國擔任宰相之職,權傾一時,德高望重。有字九人,依次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韶,受家風影響,也各有才能,被當時人稱為“九龍”,他的家族也被稱為“九龍門”。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見稱,他的家族也被稱為“十德堂”
問禮
林放,問禮於孔子,事見“論語”
下邳
西晉末年,中原板蕩,西晉黃門侍郎林穎不得不離開故土,來到曾經任職的徐州(今江蘇)居住下來,後來因長子林懋出任下邳郡(江蘇睢陽西北)太守,又隨他遷徙下邳郡。林懋任滿之後,時局已經十分動盪,便在郡中梓桐鄉定居。這支從“濟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稱為“徐州林”或“下邳林”。後來傳到第八世林國敏出任台州刺史而成為浙江台州、溫州林姓的開基祖。
晉安
來源於“濟南林”,林穎之子、林懋之弟林祿。西晉末年隨晉元帝渡江,後來出任晉安郡(今福建福州)太守,為林姓入閩第一人。他的後代除留居晉安,又有人遷居侯官、福唐、長樂、連江、溫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龍溪、漳浦、莆田等地。
忠孝
林悅為“晉安林”始祖林祿的二十四代孫以忠孝見稱,在宋仁宗時任侍御史。一日,向宋仁宗請求回家掃墓,宋仁宗便讓他呈上家譜觀看,最後有感於比干為國盡忠,林悅為死去的雙親盡孝,一門之中忠孝兩全,於是在家譜上提寫了“忠孝”二字,交回林悅手中。後來,這支林姓人因為有了御賜的題簽,便以此為榮耀,自稱“忠孝堂”。
九牧
唐代。閩林始祖林祿的十六世孫林披家於莆田,在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經及第,被授於太子詹事一職。他先後娶妻3人,即鄭氏、陳氏和朱氏。後來生子9人,分別為林葦、林藻、林著、林薦、林曄、林蘊、林蒙、林邁、林蔇。九人後來也都明經及第,並且都做了州刺史。由於州刺史又稱州牧或牧守,兄弟9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在“八閩”之地獨領風騷,因此被稱為“八閩世澤,九牧家聲”,或者稱為“莆田九牧”、“九牧林家”等,以紀念這段頗為榮耀的歷史。“九牧”後代,自唐宋由莆田分衍到福建仙遊、漳浦、福州、侯官、長樂、連江、泉州、漳州、永春、龍巖等地,以及廣東潮州、梅州、韶州、廣西橫州等地,明清及近代更遷居世界許多地方,在林姓各支派擁有較大的影響。
闕下
林攢,閩林始祖林祿的十八世孫,早年任福唐縣尉(今福建福清)。貞元元年(公元785),他的母親在莆田病重,他得知之後,急忙從福唐趕回,未到家母親便去世。他悲痛欲絕,回家後扶屍痛哭,幾次昏死過去,四五天也不吃東西。母親下葬之後,他又在墓旁搭一座茅屋住下,親自搬運土塊、石頭,為母親的墓葬添土築石。這樣過了一年多,都是如此。結果感動了蒼天和其他生靈,以至相傳有甘露三次降臨到墓旁的松柏上或其他附近地區,又相傳有白鳥兩次飛來。事情傳到朝廷,唐德宗專門下詔星表他的門閭,並在宅第前立下雙闕,他的家族也免除了徭役。家鄉以此為榮,把他的家族稱為義門,所居地稱為孝里,所在的林姓支派,稱為闕下林。
文化遺蹟
比干墓
位於河南衛輝市比干廟村,是林姓始祖比干的墳墓。墓前建有廟宇,稱為比干廟。比干墓及比干廟占地130餘畝。在比干埋葬於此並得到周武王封祭之後,很早便出現紀念性的廟宇,並在北魏、唐、宋、元等朝代多次修繕,至明孝宗弘治年間又進行大規模的重修。院落座北朝南,呈長方形,有大殿、拜殿、山門、石坊、碑廊。廟院保存魏孝文帝“吊比干文”、唐太宗“祭比干文”。後院即比干墓,墓前立有孔子所刻“殷比干莫”石碑。另外,在河南淇縣朝歌鎮,還有“摘心台”,傳說中比干要找回心臟的心地,為河南新鄉,在朝歌鎮南不遠;在騎馬奔跑中使腸子拖地的地方,稱為拖腸屯,今名常屯,在朝歌南十餘里;在腸子墩斷的地方,有村莊名墩腸斷,今誤為頓坊店,在衛輝市境內。還有,比干墓旁的“沒心菜”、“開心柏”等,與傳說相近。
文財神廟
台灣民間信仰。傳說比干被殺之後,他的為國盡忠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一則憐憫他的無辜,一則有感於他的心被挖而無法生貪,偏任命他為掌管財庫的官,與後來的關公(稱為武財神)一同擔任這一職務。廟位於嘉義西榮街(番社),新港鄉宮后街、玉山路六十巷、北門街林森東路,高雄前金區中華三路、苓雅區武智街十一巷,以及北京雍和宮、青島海雲庵。
晉安王墓
即“閩林”始祖林祿的墳墓,又稱晉安郡王墓,在福建惠安縣塗嶺龍頭山官路頂九龍崗。坐乾向巽。穴名“龍馬毓奇”,題額“林始祖諱祿公九龍穴墓”。墓前的各種碑刻,以林齊聖之“重修始祖晉安郡王墓記”為最引人注目。墓左側有郡王祠。
九牧祠
在莆田。清朝乾隆七年壬戌重修。刻有“重創九牧祠堂贊文”。紫霄岩有九牧墓。
媽祖廟
福建莆田湄州島上。媽祖原名林默娘,為“莆田九牧”之一林蘊的十一代女。據統計,信徒有2億多人,分布在南起福建、台灣、廣東,北至山東、天津廣大的沿海地區,以及日本、美國、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九十多個國家或地區。莆田媽祖廟、台灣北港朝天宮為最受媽祖信徒嚮往的地方。

林則徐紀念館
福建福州澳門路,為青少年教育基地,墓葬在福州北郊馬鞍山村金獅山麓。林則徐,福州侯官人,為九牧林派下福清玉融文峰林家之後。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有“虎門硝煙”描述的就是林則徐。
林祥謙紀念館
在福州。林祥謙,原名元德,尚乾鄉亭上村人,為陶江林氏派,為\"二.七\"烈士.陶江林氏另出有著名人物--林森,為國民黨省主席.尚乾枕峰山麓有\"祥謙陵園\"
林覺民紀念館
在福州。林覺民,閩侯人(今福州),福州鳳池林家之後,與族弟林尹民同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夫人陳意映,展覽館展有“與妻書”等。
林巧稚紀念館
在廈門鼓浪嶼。林巧稚,廈門人,我國首批婦產科醫師,為我國婦產科做出重大貢獻。
菽臧花園
在廈門鼓浪嶼,為林爾嘉所建。林爾嘉,字叔臧,又作菽莊,別號百忍老人,為“林本源堂”之後,出自福建開漳林氏林孔著衍派。為當地巨富,建有“林家花園”被台灣輿論稱為“台灣的阿房宮”。林爾嘉亦曾重修了晉安郡王墓。
梅妻鶴子
浙江杭州十八景之一,稱為放鶴亭,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為林和靖所建。林和靖,為晉安四世林鄱的後裔。林鄱在東晉是舉孝廉,遷居錢塘。
宗親協會
泰國
泰國林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 林文輝
泰國海南林氏宗祠 理事長 林鴻鵬
旅泰惠來林氏家族聯誼會 理事長 林松坤
旅泰佛統林氏宗祠 主席 林楚江
旅泰林氏東園鄉族親會 理事長 林榮坤
泰國林氏南山公總會 理事長 林東海
泰國林氏天后宮理事會 理事長 林連修
泰南林氏宗祠 理事長 林少錦
泰國合艾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錦鵬
泰國羅勇林氏宗親會 名譽理事長 林詩華
泰國夜功府林氏宗祠 主席 林啟來
泰國董里府林氏宗親會 名譽理事長 林貴德
泰國素叻府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耀錫
泰國北欖坡府林氏宗親會 名譽理事長 林炳添
泰國碧瑤府林氏宗親會 名譽理事長 林天鳳
泰國龍仔厝府林氏宗祠 理事長 林成和
泰國春蓬府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伯亮
泰國清萊府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甲元
泰國喃邦府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金莉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林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 林峇
馬來亞聯合邦瓊崖林氏公會 會長 林猷昌
馬來亞永春桃源林氏公會
柔佛福建永春雲峰內外鄉林氏家族會 會長 林峇
檳城林氏忠孝堂 理事長 林良耀
彭亨林氏聯宗會 會長 林耀聯
砂羅越林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 林積艾
新加坡
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龍堂家族自治會下屬福建九龍堂有限公司、廣東林氏公會、潮州西河公會、客屬林姓公會、長林公會、康美林聯誼會、九牧世家聯誼會、港西霞湖馬鞍五房家族互助會、西河上官路同鄉會、義順村西河公司天后宮、壁山青龍掘
星洲長林公會 會長 林炳祥
香港
香港旅港林氏宗親會
林氏家族互助會有限公司
西河堂宗親聯誼總會
旅港新會石咀同鄉會
菲律賓
旅菲西河林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 林珠德
南島分會 理事長 林安慈
納卯分會 理事長 林元書
三寶岩分會 理事長 林漢源
菲律賓
林氏各同鄉會宗親總會 會長 (不祥)
六蘭宗親會(林、蕭、沈、葉、尤、鍾)
印度尼西亞
印尼雅加達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聯興
日本
日本林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 林火秋
美國
美國金山大埠林西河總堂 理事長 林均田
美國檀金山林西河堂 理事長 林昆儀
美國羅省林西河堂 理事長 林振霸
美國紐約林西河堂 理事長
加拿大
加拿大雲高華林西河總堂九牧公所 理事長 林日文
汶萊
汶萊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德甫
越南
越南林氏宗親會 理事長 林德
台灣
世界林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 林嘉政
台北林氏宗親會
高雄林氏宗親會
板橋林本源宅
中和林氏敦本堂
永和林祿公祖廟
新竹林氏忠孝堂
台中林氏敦厚堂
宜蘭林氏追遠堂
雲林林氏家廟
中國大陸
河南衛輝比干學術研究會暨林姓宗親會 會長 林楷山
福建泉州南安武榮殷比干文化研究會 會長
福建漳州市比干廟文物修繕委員會 會長 林福琛
人口分布
林姓在大陸人口為1416萬,排在第16位,南方排在第4位,福建省全約472萬,占全省總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廣東省約311萬,浙江省約184萬,台灣地區約200萬,韓國約100萬,其他地區約500萬,在全球約2千多萬;人口密度最高為閩南、粵東,其次為閩北、台灣、粵中、浙江、江西東南、海南東南。
同宗關係
王 王姓的一支,自稱為比干的後代,姓氏的來源與比干的“王子”身份有關,後來與王為姓。
李 李姓與林姓的關係一直追溯到人類的共同祖先—黃帝;另外明代時福建晉江的一支林姓人為了避禍的緣故改姓為李,詳見“清源林李宗譜”。
柴 柴姓中居住在江西鄱陽的一支,原是在唐初由林姓改姓而來,至五代後周時又有一些人複姓為林。詳見《鄱陽柴林宗譜》。
孫 孫姓的一支,源於比干,子孫避難隱姓,以本為王族子孫,改子姓為孫,漢安平相孫根有姓源碑。
辜 據《桃源儒林辜氏》載永春林正,字達中,被誣害,囚於獄中,後為唐太宗賜為辜姓。
紀 據《九龍紀氏總譜》載紀為比干第三夫人所生,為周王賜姓,附葬於衛輝府北門外二十里處,殷太師比干公墓下。
尹 湖北漢川林秀一於明洪武間立敦本堂,為避軍籍,改姓為尹
王子 山東曲城(今山東掖縣東北)王姓為王子比干的後裔。
邢 據《萬姓統譜》,明代邢一鳳,字伯羽,龍江衛人,原為林姓,改為邢姓考入進士,其後裔為邢姓。
陸 據《萬姓統譜》,明代禮部尚書陸樹聲、順天府丞陸樹德,原為林姓,後改為陸姓,其後裔為陸姓。
孔 孔姓尊奉的祖先是商朝末年的微子啟,而微子啟正是林姓祖先比干的侄子。
蕭 蕭姓與孔姓一樣,源於商末的微子,自微子以上,則又與林姓同宗。
沈、葉、尤 沈、葉、尤姓同尊少昊金天氏玄囂為遠祖,而林姓同樣把玄囂的孫子高辛氏帝嚳當作在黃帝以下的另一位重要祖先。
鍾 鍾姓尊奉玄囂的孫子高辛氏帝嚳為遠祖,而帝嚳正是林姓始祖比干的始祖契的生父。
林、蕭、沈、葉、尤、鐘有“六蘭

2014年,湖南衛視自製網路劇《古鏡》在此地拍攝取景。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